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告別單調,add some colors and a metallic trick!

告別單調,add some colors and a metallic trick!

加心的第204篇原創作品

希望可以陪伴更多

致敬歷史,探索未來。

No Glamour In The Hammer

 The Fate of the World Depends on This Kiss

Whitehorse 

00:00/03:05

(Hamilton沒什麼非比尋常,但卻是夫妻樂隊Whitehorse精神故鄉。)

又一次起了中英混雜的標題,沒什麼特別理由,第一反應就想用add some colors,可以直接指單調衣著的改變,也可以有為生活增色的念想。而a metallic trick,則想分享我對金屬色單品的一些思考。

如果非要用中文標題,我大概會譯為「告別單調加點色,用上亮閃閃的小妙招」,有些長,和想表達的還差了點,所以保留了最初的靈感。即便我滿意的中文標題,也有遺憾,所以,英文原著,如果能讀懂,就盡量讀原版,我是翻譯,所以懂這種略帶遺憾的藝術;當然,如果是有作家功底的譯作,多半是值得信任的。

誒呀,怎麼又說偏了呢,本期的穿搭思路,是想分享給你兩個有歷史感的單品。

(圖片可點擊看清晰大圖)

Ski Sweater

Ski Sweater-滑雪毛衣,很多人會對下面的紋樣眼熟,濃濃復古風和北歐感,讓人溫暖;但一不小心,也可能穿得老氣。

不妨試試漸變色的條紋Ski Sweater,為整體造型添一抹色彩。

滑雪起源於挪威和瑞典,挪威軍方曾將其作為訓練項目,到19世紀中期,滑雪競賽向大眾開放,並逐漸作為一項娛樂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尤其受上流社會追捧。

彼時時尚界本身也在發生變化,開始出現針對馬術、帆船、網球等不同運動設計的服飾。

20世紀初,雪山上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身影,一開始她們穿裙子滑雪,到了20年代,大部分人已換成褲裝(雖然1938年的Vogue依舊有女性著裙裝滑雪的內頁)。

Photo by Roger Schall, Vogue, December 1938

這種變化趨勢,體現了Skiing對服飾設計的第一個影響,要求保暖舒適,兼顧靈活

另一個影響是,它需要有經濟效益。時尚基本是,引導上流的追逐,再追逐上流的喜好,如此往複。因此要為上流社會追捧的新興運動,設計出讓有能力的人「趨之若鶩」的服飾,還需要在功能性上,加上足夠賣點。

簡而言之,就是要實用且fashion。

1927年,攝影師Edigio Scaioni拍攝了Lucien Lelong 品牌滑雪服照片,圖中利落的波波頭,社交新手一般的少女感,加上微微的駝背,都是當時流行。

而微帶圓形輪廓的剪裁上衣,融合了Art Deco風格的漸變式彩色條紋,則成為數十年的流行,也就是條紋Ski Sweater的雛形。

Ski outfit by the couturier Lucien Lelong, photo by Egidio Scaioni, 1927.

Art Deco風的條紋

隨後,越來越多的彩色條紋出現在雪場。

這種色彩明快、帶有戶外氣息的條紋,尤其以漸變式的條紋元素,最為百搭。一款經典的彩色條紋Ski Sweater,線條在胸口和上臂處橫排,其餘為純色

細節處可以有不一樣的設計,比如領子高低和袖口織法。

條紋的寬度,也可以有粗有細,比如韓劇《今生是第一次》中女主這款,條紋較粗。

搭配上,配素色的褲、迷你裙就足夠,只要和彩色條紋中的任一顏色靠近,都不突兀。

它的妙處還在於,一些無趣的外套,穿在它外面,都稍微好看了點。

一直穿黑白灰的人,偶爾想試試彩色,拿不準主意時,準備一件彩色條紋衫,可以拯救很多素色單品。

即便不是傳統的Ski Sweater,也可以單穿,或做背帶褲的內搭,比純色更有活力。

此時已經不是一件Ski Sweater的好,而是所有在它基礎上的改良,都不錯。

一件只有局部條紋的T恤,一個復古明快的夏天;

V形條紋配暖色調,一種淑女氣息;

局部彎曲條紋、簡潔乾淨的款式,適合公路旅行。

更柔和的配色,則打造馬卡龍少女。

總之,Ski Sweater條紋家族,四季都值得擁有很多件。

在挑選的時候,謹慎選擇底色、過細條紋,和搖粒絨面料。

為什麼?因為一不小心,可能過於復古。

說完了上裝,再來看第二件「吸精」單品吧~

Sci-Fi Miniskirt

短裙是粗大腿的救星,尤其Miniskirt-迷你裙,微A字型的裙擺,中腰藏肉,提升比例。

臀圍大的人,夏季穿迷你裙,總有走光的風險,但另外三季則不同,尤其冬天,穿上厚厚的深色打底褲,行動自在。

上世紀60年代,英國時尚人物Mary Quant設計了miniskirt,鼓勵年輕人打破陳規著裝,穿出玩樂。1963年,英國戰後恢復期結束,社會更方面都有著革新。

1966年,倫敦月刊Encounter編輯Melvin Lasky用swinging一詞形容當時在倫敦發生的現象。同年4月15日《時代周刊》引用該詞,定義「Swinging London-搖擺倫敦」。

In a decade dominated by youth, London has burst into bloom. It swings; it is the scene.

這是由年輕人主導的變化,「搖擺倫敦」強調「新」「現代」,它是一場文化革新,崇尚積極和快樂主義

此時的倫敦,放眼望去都是短裙的形狀。

時尚是社會各方面的產物。60年代初,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和「太空」沾邊,總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與興趣。

而早在40年代,extremely short skirt-極短裙裝就已成為科幻電影中女性角色標配,甚至有人認為,那代表未來女性的穿著。科幻小說的英文是science fiction,簡稱sci-fi,將它和裙結合,也就有了sci-fi skirt.

科幻、未來感、金屬,逐漸在時尚界流行。Vogue雜誌的內頁,拍攝了身穿銀色太空服的女航天員。

女航天員雜誌中的造型是褲裝,夠酷,但時尚指南給出的流行趨勢,普通人出街,未必要照抄。一條sci-fi miniskirt更加易於搭配(雖然全身銀色有些帥)。

這metallic trick-金屬色小技巧,可以為整體造型增色不少。

最容易穿的,還是銀色,它向白色靠近,包容度相對高。像下面這種款式、材質,設計簡單,PU面料好打理,不一定要全皮。

選這一款,主要看中它銀色面積小,同樣材質的長裙,可能過於浮誇;但這一點銀色點綴,卻可以配出有趣的未來風格

它可以是純黑時的那一抹驚艷;

也可以是彩色花叢中的樸實襯托;露出一點邊,戴一副反光墨鏡來呼應。

一件針織polo,白色似撕裂紙張的設計,和露得稍多一些的銀色也合適。

我在旅行時,這一條裙子,做內搭,配米色風衣;或者搭配黑色羊絨衫,中和寡淡,都比較好穿,唯獨沒有它應該有的舞池感。

但下面這種反光反彩虹色的銀,駕馭起來就沒有這麼容易。過於跳,過於張揚,當然場合合適,或者你十分喜歡,也可隨心所欲。

從心底里喜歡「搖擺倫敦」那個年代,雖然也有過激,但向著快樂、嶄新過度,伴隨催生了音樂、藝術、時尚、政治等領域的變化,影響至今依舊微熱。

每次聽到swinging這個詞,總想起U2的這首Vertigo,swing是一個從音到意都充滿動感的詞,給我的畫面是個蹦蹦跳跳的快樂人兒。

送你這歌里的詞:swing to the music,一起隨音樂搖擺。

Vertigo

 How to Dismantle an Atomic Bomb

U2 

00:00/03:11

甩掉不愉快,甩掉塵埃。

With love,

Jiaxin

參考文章:

https://www.shrimptoncouture.com/blogs/curate/11703497-history-of-ski-wear-part-o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niskir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winging_Lond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心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2月推薦//戀愛遊戲、草莓補劑、發光面膜……在美國逛CVS的一些發現

TAG:加心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