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德稻,我真的能從設計小白變成大師嗎?

德稻,我真的能從設計小白變成大師嗎?

我有一個做設計師的夢想!

從小在電視上、雜誌上沒少看到一些經典的設計作品,於是也幻想起了自己長大後的人生。謝天謝地,畢業後還在設計這條道上,只是畫風卻大相徑庭。

用盡周末力氣畫的圖,因為不爭氣的電腦,卡住了,卡住了!沒有及時保存,除了關機就是砸電腦,你說我能咋辦?

工資沒賺多少,回到家倒是簽了不少免費訂單,「小癖,你三姑的侄子的女朋友的弟弟要裝修新房,你幫著設計一下,隨便畫畫,很簡單的,也別要錢了,都是親戚,幫幫忙就行」……

要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一種存在叫做甲方爸爸,他們有些審美異常怪異。我想,工作中最糟心的就是把不錯的初稿,改成了自己都不想看第二眼的甲方版。

比如,有一天時間在給甲方解釋為什麼紅配綠就 low 了,終於在我的堅持下,他們妥協了,要求紅配藍……

這就是我現在的工作,我已經不知道這還是不是我追求的初心。

不過工作幾年,唯一後悔的不是選擇了設計,而是缺少了對設計的學習和用心。

想要成為一個設計師,思想里沒有儲備怎麼行?想創作出有趣的作品,那自己就要先成為一個有趣的靈魂。

很喜歡的一個作品是 2012 年亮相的「張家界玻璃橋」,這是張家界大峽谷的一座景觀橋樑,兼具景區行人通行、遊覽、蹦極、溜索、T 台等功能。橋面長 375 米,寬 6 米,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約 300 米。

這是世界上最長最高的一座玻璃大橋,首次使用新型複合材料建造,它還是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峽谷玻璃橋,被CNN評選為全球11座最壯觀的大橋之一。

不得不說這一作品背後的設計師了,作品出自德稻大師渡堂海( Haim Dotan )教授,他是一位生態建築大師和詩人,被譽為「創造了當代建築的新語言」。

一位外籍設計師,卻巧妙地運用了老子關於「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的哲學靈感,在 Haim Dotan 眼中,自然本身就是美麗的,我們要儘可能不去打擾她。因此,張家界玻璃橋儘可能進行隱形的設計,使它自然而然地消失在白雲中。

渡堂海大師工作室的作品還有很多,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看到人家的工作室,就一下點燃了上班的熱情?

不過更酷的是,在德稻,還有很多這樣高大上的大師工作室。包括近70間實體工作室,120餘間虛擬工作室。

德稻萬德倫設計工作室

雅各布延森設計 | 德稻上海工作室

德稻集團是一家知識型、創新型、國際化的本土企業,這裡匯聚了 30 個國家、500 多位全球行業領先人物和世界大師:奧斯卡獎、艾美獎,紅點至尊獎、iF 設計金獎得主,國際知名企業創始人……

為了幫助設計愛好者更好地學習和深造,德稻教育的學科專業集中在藝術設計、影視動漫、智能科技、生態環境、創新創業和文化傳播等領域, 學生一入校便投在大師門下,站在行業尖端了解世界。

就像很多設計學生會說,「我一直都很好奇外國人是怎樣做設計的,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我們有什麼不同,是不是有什麼特別先進的設計方法,才讓他們設計出那麼多優秀的作品?」

比起摸爬滾打式,能夠與大師對話也許是思想上的一種提升。

以下是德稻匯聚的優秀工作室作品,一起來欣賞下。

巴西Livraria Cultura書店——德稻龍百渡設計工作室

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形象與景觀設計——德稻王敏與博恩設計工作室

萬維雲視裸眼 3D 手機——艾斯林格大師工作室

希望與大師來一次親密接觸嗎?

圖片來源:德稻集團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同樣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洛可可、十八紙、指南創新在招人
2017十大設計工作室:iF大獎拿到手軟的十個團隊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