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違背劉備遺命,導致了蜀漢走向下坡路

諸葛亮違背劉備遺命,導致了蜀漢走向下坡路

一首《出師表》就能讀出來,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蒼天可表,而他更是成為千古忠臣典範。可是即便如此,諸葛亮在他的一生之中也做過違背劉備遺命的事情,主要體現在重用馬謖這件事情上,不但導致街亭慘敗,也使六出祁山徒勞無功,這不得不說是他一生中的大敗筆。有人說,其實諸葛亮只是善於守,而不善於攻城,細心的讀者無論是從書上還是從影視劇裡面都可以看出端倪。其實,很多時候把諸葛亮神化了,他搞經濟建設確實有兩把刷子,但是論軍事有時並不怎麼靠譜。而關於他不善於識人用人上,劉備更是早已把他看得通透。

說白了,諸葛亮在那個時代,論詩文比不過曹氏父子,論書法比不上鍾繇,而至於傳說中的木牛流馬似乎會自己行走,現在也沒有找到他的科學原理,極有可能又被誇大化了,而諸葛弩只是他在前人基礎上進行的改良,並不算原創發明。

但這些並不影響他和荀彧張昭成為一個級別的政治家。而曹孫劉三家更是不相伯仲識人用人毒辣,不然早就被對方幹掉了。劉備深知諸葛亮的本事,所以不管入川還是東征,諸葛亮一直扮演著在大後方蕭何的角色,而打仗劉備一直是親自上陣的。曹操和孫權也是如此,但是孫權打仗有周瑜、呂蒙、陸遜等人,如果三家都換諸葛亮、荀彧、張昭去打仗,估計三國早就結束了。如果劉備按照劉邦的標準評定戰功,諸葛亮當屬於蕭何,而關羽張飛就成了樊噲之流了。成為帝王的,並非依靠某一個人就能成功的,而是具備許多素質,而劉備的各項素質明顯要高過諸葛亮。若不然,諸葛亮為何不成為一方霸主呢?

再有,就是諸葛亮在外交上確實有一套,聯孫抗曹確實是他提出來並促成的。事實也證明,這個決策是對的。赤壁之戰的成功,側面也說明諸葛亮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這一點確實是一位成功外交家該具備的素質。再後來,夷陵大敗,諸葛亮能放下大仇主動交好孫權,更說明了這一點。

接著開篇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其實劉備的地盤大部分是自己打下來的,取西川帶著龐統去的,奪漢中,法正多謀善斷,做的參謀長。即使到了劉備快死的時候,白帝城託孤也是有著自己的深謀遠慮。他是託孤給諸葛亮和李嚴的,李嚴管兵管將,諸葛亮負責後方錢糧,這樣的安排不言而喻,是讓他們二人相互制約。一旦天下有變,李嚴就要領兵出征,而諸葛亮負責後方錢糧。

但是後來,李嚴到底沒斗得過諸葛亮,被諸葛亮奪了權,然後顛倒了位置,結果第一次出征,又重用了馬謖,街亭慘敗,張郃一個人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而那一會李嚴也倒霉,偏偏糧草運輸出了問題,正好替諸葛亮背了黑鍋,分分鐘被諸葛亮趕回了老家。

這樣一來,劉備的深謀遠慮徹底被諸葛亮瓦解,諸葛亮在朝中完成了自己的獨裁,軍政一把抓。丞相府幾乎成了另一個小朝廷,連諸葛亮丞相府小小的長史楊儀都可以隨便欺負作為一方大將軍的魏延,你說當時已經成了啥局面?

不過也不能說諸葛亮在軍事上一無是處,最起碼在三國時期屬於中上游的,但是和司馬懿、陸遜相比,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七擒孟獲,平定南方,把南方蠻夷之地變成了蜀漢的兵員和糧草補給地,這一點確實也有獨到之處。

據史書記載,諸葛亮兩次違背劉備遺命:第一就是奪了李嚴兵權,使自己大權在握;第二就是重用說話不靠譜,言過其實的馬謖,從而使北伐大計開門黑,六出祁山無功折返。

任何一個團體的成功就是團結與配合,必定得有兩個出類拔萃的主心骨存在,這也正是應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假若,當時的李嚴帶兵出征,自己督導後方錢糧,讓馬謖就留在自己身邊做個小參謀,說不定北伐就成功了!

而諸葛亮有時候是過於自信,對別人不放心的,這種性格的接近點就是自大,當一個團隊領導如此自信,任何事都想親力親為,那麼還要團隊幹什麼?

諸葛亮真心坑了劉備的大好基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的精彩文章:

薩達姆的家族政權是導致他被民眾遺棄的主要原因
《水滸傳》林沖在禁軍教頭的級別,竟然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臨時工

TAG: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