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新」獨角獸IPO政策或將於兩會後落地

「四新」獨角獸IPO政策或將於兩會後落地

近日,有關證監會將對新經濟領域的IPO企業開啟快速通道的傳言不脛而走。

2月28日,多家媒體援引券商人士的消息稱,證監會發行部將對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這四大新經濟領域的擬上市企業中,市值達到一定規模的「獨角獸」企業,放寬審批時間和盈利標準,走「即報即審」的特殊通道。但由於該通知還處於向下傳達的階段,僅少數部分券商投行人士反饋已收到通知,多家券商仍然不了解具體情況。

《中國經營報》記者向證監會發函求證上述傳言的真實性,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不過,多位券商、投行人士及經濟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官方對此未公開說明,但上述消息的可信度較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邏輯性。有專家稱,相關政策或將於兩會結束後落地。

信號強烈

國內某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合伙人張柯鋒向記者表示,相關政策很有可能先以「定向註冊制」的形式推出,也即是定向上述四類新經濟企業。

所謂「定向註冊制」,張柯鋒的解釋是,也可理解為綠色通道,這不一定對全部企業開放,會針對某幾類企業,比如上述四類科技企業。

經濟學家孫飛教授向記者表示,人工智慧、雲計算、生物科技、高端製造這四類新經濟產業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這也表明上述消息的可能性;另外,就是時間問題,目前正值全國兩會,這段時間可能不會推出相關政策,兩會結束後具體措施或將落地。

值得指出的是,近日,一些政府官員及官方媒體也開始就此事件頻頻發聲。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副主席姜洋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監會支持國家戰略,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產業,重點支持創新型、引領型、示範型企業。

對此,孫飛表示,姜洋的表態與上述傳言相符合,也是官方所釋放的信號。

2月26日,新華社發文稱:中國資本市場的「BATJ夢」該圓了。報道稱:「沒有了源源不斷湧現優質企業的根基,資本市場就是無源之水;跟不上創新經濟發展的步伐,資本市場就難有大的發展。能否抓住當前的機遇,不僅關係到我國資本市場的未來,更關係到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國家戰略。」

3月1日,經濟參考報刊文稱,我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發行體制,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新經濟新業態的能力和水平嚴重不足。這一情況已經持續了多年,已經到了迫在眉睫必須要解決的時候。

早有先例

事實上,IPO特殊通道的開啟,在國內早有先例。

記者注意到,2016年證監會就發布消息——資本市場將大力支持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全國貧困地區企業IPO將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2016年9月9日,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對註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者註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後三年內不變更註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近期,富士康IPO得到監管層「特事特辦」也是典型例子。2月1日,富士康招股書申報稿上報,2月9日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同時披露,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一般情況下,預披露半年後會做出更新,而富士康卻只花了兩周的時間就走完了其中的流程。業內人士預測,富士康3月將拿到IPO批文。

公開資料顯示,富士康2017年度營收3545億元,凈利162億元,如果按照30倍左右市盈率,加上發行新股募資,市值很有可能超過5000億元,或成為A股科技股龍頭。富士康由被稱為「世界最大電子產品代工廠」的台資企業鴻海精密間接控制,若此次成功IPO,將成為台資控股企業A股上市的標杆。

張柯鋒表示,富士康不出意外就是新經濟企業中第一家享受快速通道的企業,富士康與高端製造、雲計算、AI都沾得上邊。

益於A股?

張柯鋒表示,總體而言,上述四大新經濟產業對A股是利好,利於價值投資回歸,更有利於對新經濟產業的支持與發展,同時讓投資者分享新經濟紅利。但是考慮A股估值與美股、港股的差價,短期A股估值價值中樞承壓,可能會向下調整(本身也是價值回歸需要),這個具體取決於釋放的節奏與配套政策。

不過,也有報道提及,監管層不是對上述四個行業內的所有「四新」獨角獸都敞開發審大門,不僅法律框架不允許,現行規則制度也難以逾越。

記者注意到,國內互聯網等新興行業,諸多公司難以達到國內盈利門檻等規定。相較而言,境外市場對盈利要求相對寬鬆,更看重企業的成長性。

業內認為,當下要改變這一狀態,讓一些優質的中國企業能夠在境內快速上市獲得融資支持,就需要提高IPO標準的包容性,應當考慮設定多元的IPO標準,適應不同類型企業。對於新經濟輕資產類的公司,可以考慮設立淡化凈利潤和有形資產、強化營收高增長的指標。同時可以考慮設立不同的上市通道,提高發行體制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表示,在吸引創新型企業回A股上市時,需要改變監管規則,不能用傳統上市規則來要求創新型企業,比如盈利要求方面,連續滿三年盈利才能上市這一項要求就不適合創新型企業,因為很多創新型企業前期是不盈利的,他們的目標是投資未來,而且投資者也不希望他們現在盈利,投資者看重的是未來的增長潛力。增長比盈利還重要,只要保持增長,以後的盈利總會有的。目前支持獨角獸企業回A股,通過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更符合實際。

張柯鋒表示,代表未來的新經濟企業幾乎都去美股、港股上市了,之前一級市場最早還是靠美金基金推動,現在人民幣基金唱主流,所以本次定向註冊制或綠色通道對新經濟是大利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股票頭條 的精彩文章:

樂視網澄清:嘉睿匯鑫已按協議約定支付完畢全部投資款項
賈躍亭美新物種FF91試乘 稱資金問題正在緩解

TAG:財經股票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