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三十年戰爭,使德國死了六百多萬人,200年的發展化作了白骨

一場三十年戰爭,使德國死了六百多萬人,200年的發展化作了白骨

十七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各諸侯國以宗教矛盾為幌子,相互爭奪地盤。歐洲各國出於不同的目的,分別支持新舊教國家。比如,法國是一個天主教即舊教國家,它為了削弱西班牙與德意志的實力,加入了新教國家,與舊教國家作戰。

歐洲列強推波助瀾,使原本只是德意志諸侯間的內戰,演變成了全歐大戰。史稱「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是一場在歐洲歷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戰爭,可以說三十年戰爭對於後來歐洲政治格局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幾乎整個歐洲的國家都參與其中,長達三十年的戰爭對於歐洲各國的影響極大。在這些國家中又要數德國的影響最大,在後來的時候有人統計說道,在這場三十年的戰爭使德國損失過半。

由於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德國,因此可以說在這場長達三十年的戰爭中,德國的方方面面都是飽受摧殘。而對於統計出來的三十年戰爭使德國損失過半,則是根據以下方面得出的。首先是由於德國是這場戰爭的主要場地,因此可以說這對於德國的人民來說是極為的殘忍的,在戰爭期間,德國人民一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在死去,這使得德國的人口在以飛快的速度下降,在戰爭之前德國的人口數目大約是在1600-1700萬之間,但是在戰後已經是降到了1000萬左右。

其次是由於德國被作為主戰場,每天都有戰事發生,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軍費來作為支出,進而加強對於戰事的防禦和抵抗,除此之外,軍隊的規模也是急需擴大,而士兵的來源,則是德國人士佔了大多數。這也就導致了德國經濟的危機此起彼伏。導致很多的工商農業在戰爭的影響無法發展和維持,使得德國的經濟遭到嚴重的迫害。

德國農民成為大量僱傭兵

現代早期的歐洲戰爭不再是封建騎士主導的小規模戰爭。14世紀的步兵革命後,良好組織的農民步兵也可以戰勝騎士。相對於裝備昂貴、訓練周期長因而數量有限的騎士,步兵的長矛和防護甲胄價格低廉,而且培訓簡單,擁有幾乎取之不盡的兵源。從1450年到1600年,歐洲人口增長一倍,而軍隊人數則翻幾番地增長(詳見下表)。到三十年戰爭期間,歐洲主要國家的總兵力之和達到一百萬,其中來源於德國的士兵占近一半。

17世紀上半葉火藥武器普及,加農炮機動性提高,輕便的滑膛槍取代了原來的火繩槍,長矛等傳統兵器逐漸被淘汰。火藥武器尤其是加農炮的製造、維護、修理、消耗和運輸等費用明顯高於冷兵器。義大利戰爭時期(1495-1559年)的城防堡壘令早期火炮的威力大減,後來發展成更複雜堅固的棱堡防禦系統。八十年戰爭(1568-1648年)初期,西班牙軍隊在尼德蘭的荷蘭省幾乎寸步難行,就是因為這種城堡遍布荷蘭。三十年戰爭不乏著名的野戰戰役(白山戰役、呂岑戰役等),但是各國軍隊無不在功城(防)戰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源。進攻武器和防禦手段的互相競爭導致歐洲軍費猛增。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軍隊進入德國,三十年戰爭升級,現金的缺乏導致索取、偷竊和強征取代了購買,上述採購體系失效。加之很多僱傭兵本就指望劫掠發財,軍民雙方敵意加深、關係惡化,僱傭兵的行為從純粹的搶劫變成惡意的破壞、縱火、甚至屠殺。1632年在巴伐利亞某地搶掠的士兵遭農民殺害,結果當地的很多村莊被毀,居民遭屠殺。30年代以後,在歐洲曠野遇到軍隊的農民只有死路一條。早期著名軍事企業家曼斯菲爾德伯爵效力於新教聯盟,他幾起幾落,每次被擊敗或解散軍隊後都能東山再起,重新招募一隻規模相當甚至更大的軍隊。擁有地產、藝術品、銀器、糧食和葡萄酒等資源的天主教教堂和修道院,是曼斯菲爾德熱衷敲詐劫掠的對象之一。1622年夏天,曼斯菲爾德僅從斯佩爾地區的教堂就強行徵集了5000浦式耳的穀物和500馬車的酒水。新教聯盟的另一個將領布倫瑞克的克里斯蒂安在法德邊界和尼德蘭肆意縱火劫掠,曼斯菲爾德於1622年參與了對前者尼德蘭的破壞。

職業生涯達到頂峰的華倫斯坦控制有十五萬僱傭兵,他的部隊被稱為「蝗蟲大軍」,所經之處無不坐吃山空、破壞殆盡。1630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率軍登陸德國之初,建立起一系列有良好防禦和管理的倉庫,制定了新的軍需制度。瑞典軍隊深入德國境內後,後方補給無用武之地。國王親自統帥的部隊和私人軍事企業家的軍隊一樣靠劫掠謀生。從古斯塔夫的行軍路線來看,補給始終是他考慮的首要目標,他要麼向著有補給能力的地區轉移,要麼沿著易於運輸物資的河流移動。諷刺的是,到1632年古斯塔夫戰死時,他十多萬人的軍隊里只有不到10%是瑞典人,剩餘大部分是德國僱傭兵。三十年戰爭中,僅瑞典軍隊就摧毀了德國2000座堡壘,1.8萬個村莊和1500個城鎮(佔德國城鎮總數的三分之一)。

德國在三十年戰爭中得道的只有累累白骨和大批寡婦

如開戰前諸侯們所願,他們都獲得了想要的地盤,同時也削弱了皇權。但是,這場戰爭的最大受益者不是他們,而是被稱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政治家」的首相黎塞留。就是大仲馬小說《三個火槍手》中被大仲馬戲說一把的那個紅衣主教。黎塞留雖然死於戰爭結束之前,但以戰爭削弱德意志的目的完全達到了。德意志諸侯如同馬戲團的動物,馴獸員扔點食物,它們就做出精彩的表演。諸侯們被黎塞留玩弄於股掌之中,自己被賣了,還在感謝黎塞留。

當時的德意志人處於邦國混戰時期,完全沒有「國家」的概念,不具備統一的條件;各邦國實力大致相當,即使有心也無力統一。

恩格斯指出:三十年戰爭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使德國有200年不見於政治積極的歐洲國家之列」。

三十戰爭使德國錯過了工業革命的頭班車,200年的發展時間化作了瑩瑩白骨與寡婦的眼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名狂客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不值錢的貨幣,一千萬都吃不起盒飯,你的小目標能實現了
朱元璋當了皇帝為何沒有休了馬皇后?因為他們才是患難夫妻啊!

TAG:無名狂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