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當代書法證明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話,純是扯淡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的談論:當下中國書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之呼應的還有:當下書法超過了古人,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證明。
我當然不認為當下中國書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否定當代書法的發展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復興。每每讀到這樣的文章,聽到這樣的講演,內心的痛楚,會讓自己十分憤懣。
厚今薄古或厚古薄今,都是權宜之計,離科學史觀十分遙遠。可是,這種權宜之計,始終左右著我們的價值判斷,影響著我們對某種事物的理解。比如對當代書法的認知,我們為什麼要厚今薄古呢,把當代人的粗淺筆墨,看成一個時代的文化標誌,是無知者無畏?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急功近利,嘩眾取寵?
在討論這一問題時,有人說,書法標準古今不同,兩種迥異的社會制度,決定了書法的變化,因此,我們無須仰視古代書法,更不能產生自卑心理。古人可以把硯台磨穿,我們卻能設計出N種表現形式。當代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我們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何況創造一個無與倫比的書法世界。
政治熱情和生命激情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僅憑此兩點,就大言不慚地揚言超越了古代書法,顯然是我們巨大的局限,甚至是無知、滑稽、可笑。
依我看來,書法標準無古今。並且,古代書法處於中國歷史良好的文化生態里,與中國人的智慧、審美、精神嚮往,達成了持久的默契,沉澱於我們民族的內心深處,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文化力量。
古代書法的人格跡化,使我們認識到,一種文化和一種藝術,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始終與道德倫理並行不悖。古代書法家,把書法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拈毫研磨,既是表述思想、感受,也是達情遣性,修持內心。中國人不僅將寫字從實用升華為藝術,用一枝筆,在白紙上羅織氣象萬千的『玄象』,這種創造,何其特殊!中國人在白紙黑字的書法作品前,流連忘返、津津樂道,這種趣味,又何其特殊!再沒有任何一種藝術現象,能夠如同書法這樣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了。
中國書法的表現,離不開書法家的識見、胸襟、抱負。因此,我們所看到的中國書法的傑出作品,無不是體現著中國文化的持久魅力,「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了」。
對於當下書法,我們需要進行客觀分析,盲目地否定和盲目地肯定,都是緣木求魚,離事實甚遠。以筆者之見,當代書法的主要成績,是依靠展廳開始的技法競技。書法藝術生態環境改變了,書法的生存方式自然需要調整。古代書法家沉浸書齋的典雅和純凈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展覽和一元化的技法錘鍊。
書法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書體樣式和書法風格具有複雜而微妙的象徵意義,並且始終與文化相伴,由此使關於書法藝術的所有內容,都必須凸顯在文化的背景上,以體現其價值」。
當代書法形式技法濫觴,其內容沒有凸顯在文化背景上,僅僅成為寫字者之間的技法角力,作者的思想深度、氣質、文化感受,沒有在這樣的「書體樣式和書法風格」中予以表達。因此,我對當代書法和當代書法家並不樂觀,也可以說很不樂觀,非常不樂觀。
所以我說,當代書法證明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純是扯淡。說當代書法把中華民族坑的不輕還是非常準確的。


※書法這個東西,為啥能把中國人「迷」得神魂顛倒?
※情緒來了,酒喝到位了,書法自然就出神入化了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