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封寫在牆上的留款信

一封寫在牆上的留款信

紅軍留款書

老闆:

你不在家,你的米我買了廿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觀泗老闆手禮(里)。

紅軍

在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鎮楊美村「朱德率紅四軍出擊閩中紀念館」中有一座昔日的蘇氏祠堂——「榮福堂」,「榮福堂」左邊輔厝第二間的內牆上,紅軍用黑色墨汁寫下的這幾個字是那樣引人注目。

1929年夏,正是國民黨軍隊調集福建、江西、廣東三省軍隊對閩西蘇區與紅四軍展開「會剿」之時。7月29日,紅四軍前委在今上杭縣蛟洋鎮文昌閣召開會議,制定了兵分兩路、粉碎敵人「會剿」的作戰計劃。

8月20日,朱德率紅四軍攻下漳平縣城後向大田縣進軍,進駐象湖鎮楊美村休整。當時楊美村只有十幾戶人家,由於地處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紅軍攻打漳平時,城裡一批土豪劣紳曾逃到這裡,散布謠言,造謠誣衊紅軍在縣城殺人放火。老百姓「談兵色變」,紅軍還未進村,許多鄉親就紛紛逃往村外。

為了購買糧食,戰士們跑遍全村,在一間陰暗的屋裡尋到一位身殘體弱的老漢蘇觀泗。一位紅軍戰士和氣地詢問他是否有米賣,老人嚇得只是搖頭,什麼話也不說。這時,朱德微笑著走進來,耐心向老人解釋紅軍是專門打土豪劣紳的隊伍,宣傳紅軍買賣公平的紀律,並請老人幫忙購糧。老人這才鬆了一口氣,帶著紅軍戰士來到蘇和家中。紅軍戰士在為主人留下充足的口糧後,從米缸中稱了26斤大米,並請蘇觀泗老人轉交米款二元大洋給不在家中的蘇和。紅軍臨行前,紅軍戰士在蘇和家存放大米的房中寫下了一封珍貴的「留款信」。

紅軍走後,鄉親們陸續回到村裡,蘇觀泗向蘇和講明了事情的經過,並將二元大洋交給了他。蘇和注視著牆上的「留款信」,感慨萬分,他見過不少路過的軍隊,卻從來沒見過這樣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留款信」一定要好好保存住,要是紅軍再次來到楊美村,一定要把二元大洋還給他們,向他們表達敬意。

8月28日這天,紅四軍從永春縣一都鎮回師,途經楊美村時在當地住了一宿。這一回,楊美村鄉親熱情迎接紅軍的到來。蘇和拿著二元大洋要還給紅軍,紅軍首長懇切地對他說,紅軍走到哪裡都必須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要買賣公平,這大洋您一定要收下。蘇和頷首稱是,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

要保護好紅軍的墨寶,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實屬不易,而且還要承擔風險。當務之急是做好保密工作,盡量不讓外人知道。蘇和夫婦經過再三考慮,將這間厝房改成睡房,在四方睡床架上掛起深藍色的麻布蚊帳,將「留款信」遮得嚴嚴實實,平時外出也總要將房門緊鎖。

歲月如梭,時光飛逝。1968年,福州軍區有一支拉練部隊經過楊美村時,在「榮福堂」外牆發現當年紅軍留下了不少完好的標語,部隊首長便向蘇和的孩子蘇廷友詢問這些標語為何保護得這樣好。蘇廷友告以實情,還將父母見紅軍的經過說了一遍,並帶他到房裡觀看「留款信」真跡。

當掀開泛白的麻布蚊帳時,這幅全文內容簡單明了、樸實無華的革命文物一下子驚呆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如今,這封保存完好的紅軍「留款信」的複製件,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和古田會議紀念館中,成為紅軍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珍貴物證。

(摘編自中國軍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