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駁殼槍情緣!

中國人的駁殼槍情緣!

無論是個人、 軍閥、 山大王, 只要提到手槍第一個想到的準是盒子炮。 記得小時候學的課文中,有一老一小的兩個紅軍,那個老人腰間就插著這把駁殼槍,後來不論是李向陽還是雙槍老太婆,標配都是駁殼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扒一扒這把中國人的情結駁殼槍——毛瑟手槍。

毛瑟軍用手槍。 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 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也有盒子炮, 也稱駁殼槍。 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速射型,在1931年5月量產。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無論是個人、 軍閥、 山大王, 只要提到手槍第一個想到的準是盒子炮。 記得小時候學的課文中,有一老一小的兩個紅軍,那個老人腰間就插著這把駁殼槍,後來不論是李向陽還是雙槍老太婆,標配都是駁殼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扒一扒這把中國人的情結駁殼槍——毛瑟手槍。

中國的仿製史

中國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戰爭中使用較廣。20響的「駁殼槍」和「盒子炮」就是指這種手槍。稱之為速射型,在1931年5月量產。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只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

在北洋政府陸軍部檔案中, 有一份文件是1912年9月, 陸軍部與德商禮和洋行簽約, 購買: 「七密里六三自來得毛瑟手槍二百桿, 連有木匣手把, 每桿連子彈五百粒, 價計京公砝足銀五十八兩。 共計京公砝足銀一萬一千六百兩。 在天津碼頭交貨。 關稅在外。」 這是自來得手槍一詞, 在民國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證, 可能是最早見諸於公牘之一例, 而速射型要在將近廿年之後才會出現。

在美國, 因為握把的形狀, 一般稱之為掃把柄, 也有由中文翻譯而稱之為盒子炮的。 許多人稱速射型為712型, 並說這是毛瑟廠的型號, 事實上這是德國GECO公司的目錄號碼, 與毛瑟無關。

許多人也稱盒子炮為C96, 這是在歐洲常用的一個名稱, 原先專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 與Bolo一樣, 也即是有人所謂的警用型。 所謂的Bolo, 來自俄國的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蘇聯共產黨及其黨員的別稱), 因為3.9寸的盒子炮當時為其大量使用之故。


基本參數

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鐘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

盒子炮非常有趣的一項特色, 是它的槍套, 倒裝在握柄後, 立即轉變為一枝衝鋒槍, 成為肩射武器。 這是當時非常留行的一種作法。 傳到中國後, 成為一種慣例, 不論是白朗寧(8寸1900型)、 轉輪槍、 毛瑟(1912-1914型), 通通都賦予這項功能。


缺點

駁殼槍的最大缺點,就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在德國、比利時有不少槍械設計師和專家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來改進這點,比如增加連發控制機構和其他各種各樣的一大堆附件,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

後來此槍到了中國人手裡,中國人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連發射擊時,手腕轉90度!這樣,子彈正好成了一個扇面潑過去,對於當時自動武器稀少的中國軍隊來說,這方法起到了強大的火力壓製作用。中國的高手們 兩支駁殼槍 一支立著用 一支側著用 能打點目標也能掃射 十分風騷。

後來,中國人的這個使用方法被輾轉反饋回歐洲,據說,歐洲那些槍械設計師們,和各種專家、軍官們,眼鏡片掉了一地。

這是自動狀態的20響駁殼槍。那速度 彈夾一會就完,他的槍機高速射擊狀態下往複運動也很容易打傷人的手指 。

喜歡的朋友歡迎訂閱和分享,並與我進行討論,如果有什麼想要了解現實中軍事歷史或者遊戲中的軍事歷史,都可以給我留言評論。我會儘可能的為大家做出整理,謝謝大家。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的精彩文章:

歷代馬克裝甲一覽!屬於漫威的榮耀,更屬於鋼鐵俠的榮耀!
世界槍械大典!自動手槍篇,最終輯,美式手槍槍械!

TAG: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