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動時崴腳了怎麼辦?別急,這裡有你最專業的治療建議

運動時崴腳了怎麼辦?別急,這裡有你最專業的治療建議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自身的生活質量也逐漸提升,好多朋友開始關注運動健康,但由於生活節奏快,平時工作忙無休息,便有了周末運動員的之戲稱,加之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分,常常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腳踝的扭傷,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崴腳。小編本人喜歡鍛煉踢足球,了解到身邊的朋友對腳踝扭傷的科學康復知之甚少,所以今日藉此機會向各位小夥伴們科普下小知識。

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踝關節的結構,踝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端關節面和距骨滑車構成,脛骨的下關節面及內、外踝關節面共同形成「冂」形的關節窩,容納距骨滑車(關節頭)。踝關節的特殊生理解剖結構決定了這一關節穩定性相對較差,在我們在跖屈位(蹦腳尖)特別容易發生損傷,因為我們的距骨滑車關節面前寬後窄,綳腳尖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踝關節較鬆動能做側方運動,所以此時腳踝容易扭傷。

我們踝關節有很多的韌帶包裹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如果踝關節受到外界某方向突發暴力,那麼我們韌帶很容易損傷,因為我們的外踝比內踝深且低,可以阻止距骨的過度外翻,所以我們以內翻多見,主要傷及踝關節外側韌帶結構。主要是跟腓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距腓前韌帶。

實際臨床上依據損傷的嚴重程度及累及韌帶的情況,分為Ⅰ、Ⅱ、Ⅲ三級:

Ⅰ級:輕度疼痛伴有外踝輕度腫脹,韌帶輕度損傷,不影響關節穩定性。

Ⅱ級:中度疼痛伴腫脹、僵硬和行走困難,韌帶部分撕裂。可以是拉長後鬆弛。

Ⅲ級:疼痛嚴重,足底可見瘀斑,韌帶完全性斷裂,引起踝關節不穩。

崴腳後常見的錯誤

崴腳後回家熱敷:熱敷會使得血液循環加快,增加損傷部位的再出血,導致疼痛和腫脹的進一步加重。

崴腳後立刻使用活絡油等藥物:扭傷早期使用活絡油等含有活血成分的藥油,也會加重出血,組織水腫更嚴重。

崴腳後按摩揉按:扭傷後,在不明確是否有傷及韌帶和骨頭的情況下,按摩或者揉動可能會加重損傷,建議早期保護性制動。這裡說個題外話,我們一些劇烈運動中,有朋友摔倒後受傷,往往有很多熱心的隊友過去幫忙拉扶,作為醫生,建議先讓患者自己活動評估傷情,確保安全後方能外力介入,否則有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崴腳後沒恢復好隨便動:在崴腳後沒有足夠恢復的情況下,過早活動會引起創傷性滑膜炎,延緩關節損傷的恢復程度,從而形成慢性損傷,極易造成習慣性崴腳。

當我們運動時出現崴腳,首先要停止行走、步行等活動,取坐位或卧位,查看扭傷後足踝腫脹程度,如果嚴重,且無法自由活動,或者感覺到關節錯位,說明可能存在韌帶損傷甚至骨折,一定要儘快就醫。

如果崴腳程度較輕,康復醫學最新的研究提出很合適崴腳快速康復的方法為:POLICE原則

P:保護(Protest)受傷後,踝關節制動休息,有條件可以使用制動治具(費用太高),一般我們可以選擇用運動繃帶包紮,如果我們現場沒有工具,可以使用條狀布質品綁緊,盡量不讓踝關節活動。

O L:適當負重(Optimal Loading)我們以前的抱有養病的觀念,養病就是坐在家裡和躺在床上休養,這樣長期的制動和不負重會使我們患側的關節本體感覺減弱,周圍的肌肉萎縮,踝關節的韌帶柔韌性降低。所以小編提醒各位需要適當負重,但嚴禁轉動扭傷的踝關節以及行走。

I:冰敷(Ice)現在大家都知道崴腳後不能熱敷和外用活血通絡藥物等基本常識了,我們崴腳後要冰敷。冰敷能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減輕疼痛,有著消腫、降低新陳代謝的作用,故能達到治療急性運動傷害的目的,這個大家聽起來覺得挺簡單,我們崴腳受傷後第一時間應該進行冰敷,越早冰敷止痛消腫效果越好,在接下來2-3天內也可以冰敷,直到腫脹消退,如果傷害前幾天沒有冰敷,受傷部位腫脹仍明顯,也可以冰敷來緩解,但消腫效果將打折扣,後期消腫會很慢,另我們冰敷不能直接用冰塊接觸,這樣容易凍傷,有人用毛巾或其他隔層,小便本人親自嘗試過,冰敷效果不明顯,小便推薦最好的辦法是冰水浸泡扭傷的踝關節,如果覺得麻煩,也可以用家裡的一次性塑料袋,裡面裝冰水混合物,冰塊和水的比例為1:1,然後直接緊貼在受傷部位。友情提示小夥伴們要用自己的感覺倆斷定冰敷時間,一般建議維持15-20分鐘。(冰敷的科學操作及注意事項下次再和大家詳細解答)

C:加壓包紮(Compression)該做法主要是預防扭傷內出血加重,防止腳踝腫脹,傷勢進一步加重。加壓一般使用的方法是繃帶,現在已經提倡使用白貼加上重彈。效果棒棒噠。

E:調高患肢(Elevation)主要意義在於把患肢抬高,利於血液循環,淋巴液迴流。長期的把患者下垂,也會引起局部腫脹反覆,從而影響恢復進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康復言之有理 的精彩文章:

TAG:中西康復言之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