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隨筆】鄧稼先

【原創隨筆】鄧稼先

鄧稼先

【館主雲】《鄧稼先》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的第一課,本文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楊振寧教授。

這是一篇人物傳記,作者與鄧稼先既是同鄉,又是同學兼留學時的舍友,感情深厚,字裡行間充滿了真情實感。

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6個小標題,將文章有機的連綴在一起。這篇課文我教了不止一次,每次為學生播放《感動中國:鄧稼先》的視頻時,都無語凝噎。為鄧稼先,為偉大的中國夢,為梅花魂。

上周布置學生回家觀看電影《鄧稼先》,然後寫一篇評論,談談自己的看法。初一七班的王景煜同學也運用了這種寫法。孩子的作文並非完美的,但這種活學活用的意識,這種勤奮努力的勁頭值得表揚。

愛國心切,「死了也值」

鄧稼先,1950年從美國留學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那時他剛剛獲得博士學位才九天。1958年,二機部部長錢三強對他說:「稼先,咱們的國家要放個大炮杖,調你去做這項工作怎麼樣?」他笑了笑:「部長說的這個大炮杖,肯定小不了吧?」

「但你要從此隱姓瞞名,這工作保密性強,也許你的學術成就永遠不公開,家屬也不知道。」

於是鄧稼先回家對夫人說:「我要調動工作了,去哪裡、做什麼、多長時間不能說也不確定。但做好這件事,我的一生就有了意義,死了也值得!」

蘇聯撤人,全靠自己

那個時候,中蘇關係開始僵化,於是蘇聯撤走了所有專家。連原子彈的一張設計圖紙都沒留下,我們只能靠自己從頭摸起,中央給了鄧稼先他們8年時間做原子彈,並派王淦昌、彭恆武、郭永懷幾位著名物理學家去協助鄧稼先完成工作。

經研究,鈾原子在核裂變過程中,釋放巨大能量,為TNT爆炸釋放能量的二千萬倍。並以中子物理,流體力學,高溫高壓等物質性質主攻。一年多時間,鄧稼先帶領團隊經過九次用算盤晝夜不停地周密計算後發現,蘇聯專家殘留下的參數並不準確。他們最終經過計算完成了原子彈總體設計方案。

執著學習,終取成功

1962年,鄧稼先簽署第一顆原子彈研究計劃,最終成功爆炸。在12月28日,氫彈原理研究成功,在當時世界上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別是美國、蘇聯和英國。

我們從研製並成功爆破氫彈,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是其他發達國家所比不了的。

鄧稼先曾經說過,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

我不能走,你們先走

一次試驗意外發生了,核彈頭落地卻沒有爆炸,必須要找出原因,鄧稼先讓其他人留在原地待命,他自己第一個衝上前去上前撿起核碎片,最終找到了原因。

然而,這次意外使鄧稼先受到致命的核輻射傷害,在體內埋下了癌症的種子。

核武器實驗場條件惡劣,常刮大風,且卷著黃土沙石。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加重了病情。

永恆勝利,紀念元勛

在7月24日,我國成功進行了一次地下核實驗,這是意義非凡的一天,那也是鄧稼先去世10周年整。

從7月30日開始,中國停止一切核試驗。

1986年3月21日,中國停止大氣層核實驗,中國核技術無需再進行實驗。

愐懷前輩,永生銘記

我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鄧稼先爺爺這一代科學家的默默貢獻是分不開的,他隱姓埋名28年,去艱苦地區研究核武器,為祖國和人民獻出一切。最後卻因直腸癌離世。而不像同學楊振寧一樣能夠長久的進行科學實驗,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館主註: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和成人不同,可能在孩子的眼裡楊振寧教授的選擇是對的,而鄧稼先的選擇是偉大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這兩位科學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意義都非同尋常,不可以兩人的選擇不同而妄下結論隨意貶低。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先輩是偉大的,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感謝前輩!向您致敬!

2017.3.5

16中2017級初一·七班

王景煜

館主註:關於鄧稼先先生生病的原因,眾說紛紜,但與他長期從事核物理研究工作和積勞成疾也有關係,本文不做深究,望讀者諒解。

歡迎關注鴻雁尚文館,和姚老師一起親近母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雁尚文館 的精彩文章:

TAG:鴻雁尚文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