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奏響新時代教育強音

奏響新時代教育強音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

【報告原聲】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江西是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尤為突出,這裡面有區域間的不平衡,也有結構上的不平衡。面向新時代,江西教育面臨普及和高質量發展的雙重壓力,必須在公共政策上下足功夫。去年江西82.1%的縣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這個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比例。下一步我們考慮,對義務教育要抬高底部促均衡,啃下尚未通過驗收的「硬骨頭」。(本報記者 柴葳 劉博智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需要硬體軟體兩手抓。近年來,北京通過校園標準化建設、城鄉一體化學校建設、城鄉教師有序流動等方式促進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均等化。2018年,北京市將全面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進一步推動義務教育校長教師合理有序流動,努力使鄉村教師待遇穩步提高、崗位吸引力大幅增強。 (本報記者 施劍松 採訪整理)

關鍵詞 輟學率、「大班額」

【報告原聲】 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首先是壓實政府的責任,政府有責任把學校建設好,讓孩子能夠接受義務教育;其次,要壓實學校的責任,學校有責任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條件,讓孩子學有所樂;再其次,要壓實家長的責任,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家長有義務保障孩子完整接受義務教育。(本報記者 李澈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任月忠:我們制定了《山西省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並把消除「大班額」計劃列入全省教育「八大項目工程」,與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統籌推進。我們要求各地建立消除「大班額」的工作台賬,對「大班額」學校實行銷號管理,保證零增量,消除現存量。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共有76個縣(市、區)消除了「超大班額」。2018年,山西省將有27個縣(市、區)完成消除「大班額」計劃,28個縣(市、區)完成消除「超大班額」計劃。(本報記者 趙岩 採訪整理)

關鍵詞 課外負擔

【報告原聲】 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對學生課業負擔起著推波助瀾作用的校外培訓機構,政府要加大整頓和規範力度。要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考試製度改革,從源頭上解決學生課業負擔重問題。家長也應該理性對待孩子成長成才的問題,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長,與學校教育攜手,共同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本報記者 焦以璇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天津市河西區教育局局長郝奎剛:各類教育要形成合力,打好「組合拳」。堅持用豐富多彩的校內課程涵養學生的美好品德,引導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上下功夫;堅持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和有吸引力的內容安排好課後服務,採取多種模式有效解決「三點半難題」;堅持全面評價學生,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本報記者 徐德明 採訪整理)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報告原聲】 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教授劉昌俊: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學前教育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入托難、學前教育場所器材匱乏、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嚴重不足等,已成為困擾教育部門和家庭的大難題。我特別期待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幼師職業院校發展的支持力度。(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趙彩俠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重慶市江北區教委主任馬培高:江北區嚴格民辦幼兒園安全監管,建立了各部門分工合作、街鎮和社會監督員參與的多級安全監管體系,將全區148所幼兒園全部納入管理,嚴格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查,定期開展幼兒園督導評估、年檢、等級評審,逐步形成了「四公示」的質檢結果認定機制。江北區的幼兒園在「天眼」監控下,基本消除教育教學隱患,讓幼兒在園所內快樂成長。(本報記者 胡航宇 採訪整理)

關鍵詞 職業教育

【報告原聲】 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職業教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我們要把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特徵,開展不同形式的國際化辦學模式。藉助社會力量,與先期「走出去」的企業協作,開展職業技術培訓。還可以整合職業教育及行業企業優質資源,聯合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培養複合型技能人才,服務當地中資企業。(本報記者 鄭亞博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浙江省長興縣教育局黨委委員趙運武:目前,長興縣大力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一方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實行在校學生經費補助政策,另一方面通過選派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支教等方式,加強保障社會辦學的師資力量。此外,長興縣還加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助推企業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政府統籌、企業主導、職校融入」的現代校企合作模式。(本報記者 蔣亦豐 採訪整理)

關鍵詞 高中教育

【報告原聲】 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中校長唐江澎:高中教育事關國家大計。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總量和高中教育的整體質量,直接決定了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也直接決定著我們民族的核心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普及高中教育,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基礎工程,在整體提升民族素質和從人口資源大國走向人力資源強國的征程中,必以其偉大的意義而樹起一座豐碑。(本報記者 張婷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我們將積極扶持農村和教育基礎薄弱地區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不斷提高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促進城鄉、區域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均衡發展。著力加強高中階段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有序推進普職融合發展。到2020年,實現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結構更加合理。(本報記者 尹曉軍 採訪整理)

關鍵詞 「雙一流」

【報告原聲】 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海洋大學校長程裕東:同經濟一樣,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面臨著從高速增長轉向更注重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如何優化結構,提高發展質量,是我們每一個高校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問題,走特色化、內涵式發展道路必然成為高校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本報記者 李澈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上海音樂學院作為一所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的專業音樂院校,一切工作都以此為準繩,進行專業性創造,把成功經驗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建設一流學科一流高校,不光是對標世界,更重要的是引領性前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國道路的堅持,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學校將積極開展音樂教材編訂、遠程教育等工作,服務基礎教育,為更好體現教育公平、提升社會整體藝術文化水平作出應有貢獻。(本報記者 董少校 採訪整理)

關鍵詞 專項招生

【報告原聲】 繼續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包信和:讓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平等地接受優質高等教育,體現國家政策制定的價值取向。中國科技大學一直按照國家的計劃,積極支持農村和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的實施。而且我們在計劃實施過程中發現,雖然入學分數與其他考生存在一定差距,但專項計劃學生後勁很足,後續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成長勢頭。(本報記者 柴葳 劉博智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丁任重:去年,四川省提出要大力培養本土人才,計劃今年給予45個深度貧困縣專項招生計劃,同時要求地方選拔優秀的年輕人參加培訓,著力為貧困地區培養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人才隊伍。四川師範大學正為專項招生計劃積極準備,也希望國家對貧困地區的人才培養給予更多支持。(本報記者 魯磊 採訪整理)

關鍵詞 教師隊伍

【報告原聲】 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善竑: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中,教師隊伍建設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如有的地方對教育和教師工作重視不夠,師範教育體系有所削弱,有的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專業化水平難以適應新時代需要,教師管理體制機制亟須理順等。我們要敢於啃改革中的硬骨頭,抓住主攻方向,確保改革不偏離航線、不失去重心。(本報記者 柴葳 劉博智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華南師範大學校長王恩科:教師教育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華南師範大學將全力確保政策落地見效,聚焦主業,將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記在心裡、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直面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的「痛點」,鍛造提升教師素質能力的「利器」,引導教師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打造一支愛崗敬業的專業化、信息化、現代化教師隊伍。(本報記者 劉盾 採訪整理)

關鍵詞 成就夢想

【報告原聲】 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

【代表委員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政府工作報告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放到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的時代命題之中,充分表明教育改革發展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教育提高到夢想的高度,突出強調了教育事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根本性意義。同時,從築夢的視角看待教育事業,也充分反映了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本報記者 柴葳 劉博智 採訪整理)

【會外連線】

河北省邯鄲市教育局局長楊華云: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福祉。教育也是防止階層固化的重要抓手,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能讓每個孩子都有通過接受教育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近年來,邯鄲市義務教育已經從基本均衡向深度均衡邁進,我們會矢志不渝、踏實工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本報記者 周洪松 採訪整理)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06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加強綠色教育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再上新台階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