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家導報》︱李遠見:《傾聽夜雨》

《作家導報》︱李遠見:《傾聽夜雨》

《作家導報》優秀作品選

底部可以給作者李遠見留言!支持作者就贊一個吧!

《傾聽夜雨》

作者:李遠見

半夜裡忽然醒來,滿耳是淅瀝的雨聲。雨點敲打著樹葉、房屋以及曠野中的一切,讓人倍感夜的寂靜。既然不能入睡,何妨聽聽雨聲?

聽雨之事,古已有之。歐陽修曾有「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描繪的是池上疏雨,沙沙颯颯,輕雷細雨,疏柳清荷,意態閑適,極盡其妙;而在另一首詞中,他又寫道:「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極盡思婦之哀怨愁思;更有「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之句,黃昏深院,本已寂寥,雨打芭蕉,更添綿綿愁緒。

豪放如蘇軾者,雖屢遭貶謫,但其豁達豪邁之態始終不改:「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雖中途遇雨,但物外之聲不足縈懷,僅此幾句,便可以看出他洒脫開朗的性情。

現代詩人戴望舒,撐一把油紙傘,獨自走在空寂的雨巷中,一邊聽取濺在房頂、傘面與地上的雨聲,以及自己孤單的腳步聲,一邊盼望著紫丁香姑娘的出現,又是何等的凄惶與惆悵。

——以上時間大都是白天,最遲也只是黃昏。但到了夜間,聽雨又會有何感覺呢?

瀟湘夜雨,凄苦萬端,不忍卒聞。但杜甫喜逢春雨夜降,大呼「好雨知時節」,春雨雖柔如絲,細如針,然而詩人還是以其特有的敏銳很容易的便能感知到,他在用心諦聽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並揣度著明早花開爛漫之景,喜悅之情從心裡噴發而出,豈止溢於言表,而且還瀰漫於整個春夜。

在白居易筆下,「夜雨聞鈴斷腸聲」是唐玄宗聽雨而思念楊貴妃時的感受。在唐玄宗看來,長安的失陷,唐室的瀕臨沒落比之楊貴妃之死還要輕微得多。這位聽夜雨而相思以致引起無限哀怨的皇帝,不愛江山愛美人,卻也是性情中人。然而,正是由於他的「重色思傾國」而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諷喻,為了博得妃子一笑,他竟讓人萬里狂奔從南方運送鮮荔枝到長安,實在鍾情之極。可是他卻沒有去想一想,大唐的江山不僅僅是他的,更是天下黎民百姓的!他的重色導致了朝政的腐敗,導致了安史之亂惡果的出現,導致了大唐統治的由盛轉衰,更導致了人民橫遭戰亂、流離失所。當流亡的人們倚著斷壁殘垣之時,一定都會聽過夜雨,而且心中一定是既憂心忡忡、痛苦萬分,又悲憤填膺!

李商隱傾聽巴山夜雨,陡增思念之情,寫下了「共剪西窗燭」之願望,聊以自慰。我敢肯定,他一定是像我一樣,在半夜被雨聲滴碎清夢,再也難以入眠。所不同的是,他聽雨而想起了嬌妻,不由纏綿起來,吟詩記懷;而我聽雨卻想到了他,想到了這位晚唐時期命途多舛的詩人。多虧了那一場夜半秋雨,使他為我們留下了這千古不朽的懷人之作。

而陸遊,這位愛國詩人,曾在無端被罷官之後,心情雖然悲憤,但是尚能隱忍不發,借一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聊以自慰。事實上,他曾不止一次躺在床上傾聽夜雨,即使在他年邁老朽之時,還長吟「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還在想保家衛國。無疑在他的耳畔,風聲、雨聲、戰鼓聲、金鑼聲、號角聲、馬蹄聲、吶喊聲、廝殺聲,夾雜著刀劍等各種兵刃破空之聲……如浪潮洶湧一般的不能遏止,他的心也絕不會平靜下來。英雄遲暮,報國無門,哪能不空遺余恨?彌留之際,尚叮嚀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國情懷!千年以後,尚能令人感受到他的這種激情。

自然,像陸遊這樣憂國憂民的志士在每個時代都不會少,但只有他留下了這振聾發聵、撼人心魄的不朽詩篇。無疑他是無數位愛國者的形象的代表。正是由於他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使得天下的黎民百姓免於夜半聽雨——畢竟半夜苦雨並不好聽,不信,你聽,歷經喪亂的張炎不是正在低吟「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的詩句嗎?他深感國破家亡之痛,不免經常傾聽夜雨,深解夜雨況味。是啊,那「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的聲音是寂寥而單調的,又怎能比得上繁華盛世的樂音呢?

龔自珍在吟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時恐怕也是在傾聽了一夜的雨聲之後,當天明看到了滿地紅雲落花無數時而發出的浩嘆。正是胸懷這種志向,才使他昂首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多難的舊中國,是到了應該改變的時候了!

一聲春雷,「一唱雄雞天下白」——新中國成立了,人民群眾從此徹底免除了夜聽苦雨的艱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生活幸福,真正沐浴在春天的和風細雨之中了……

——聽雨,從千年前一直聽到現在。想一想過去,看一看現在,望一望未來,不由心潮起伏,感慨萬端,感覺真有些累了。那就讓夜雨伴著自己走進夢中,去享受夢境的溫馨。

投 稿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作家導報微信公眾號

讚賞作者

可為作者提供稿費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導報 的精彩文章:

《作家導報》︱劉彥良:《書店的力量》

TAG:作家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