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分鐘看懂比特幣,矽谷密探帶來區塊鏈最強音

十分鐘看懂比特幣,矽谷密探帶來區塊鏈最強音

1.比特幣是如何轉賬的?

我們先看看現實生活中,我們是怎樣轉賬給朋友的。假設你準備轉賬給朋友1000塊,一般你會先讓朋友把銀行卡號發給你。你朋友可能給你一張建設銀行的卡號,而你自己的銀行卡可能是招商銀行的。於是,你登錄招商銀行的網銀,找到轉賬菜單,輸入你朋友的建設銀行的卡號,然後再輸入金額1000元,屏幕上可能會顯示2元手續費,這時候你點擊確定,然後提交給銀行後台處理去了,銀行處理完畢,你的賬戶會減少1000元,你朋友的銀行卡里會增加1000元。對比這種轉賬方式和行為,其實和使用比特幣轉賬的過程體驗是差不多的。假設你手裡有非常多的比特幣,你想轉給你的朋友。到底有幾步呢?

第一步,你需要登錄你的錢包,類似登錄招商銀行的網銀;找你朋友要一下TA收幣的錢包地址,就相當於你朋友的銀行卡號。錢包地址就相當於你實體錢包里的一張張銀行卡,這個地址符號是一長串30位大小寫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元串,有點像我們的銀行卡賬號。

第二步,你先選好要從自己哪個比特幣地址轉幣給你的朋友,也就是你自己的銀行卡號。

第三步,填寫好朋友收幣的比特幣錢包地址,寫入轉給朋友的數額,比如1萬個,然後寫下你想付出的交易手續費金額,簽上你的比特幣簽名,提交給比特幣網路,然後就等礦工們來打包處理了。和我們使用銀行轉賬不一樣的地方是,你可以自己選擇轉賬手續費是多少,也可以不給轉賬手續費。不過,不給手續費,可能不會被礦工記賬確認,或者比較晚延遲比較多被礦工記賬確認。這就是比特幣的轉賬機制,很容易吧,恭喜你已經獲得了第一個知識點。

2.什麼叫「礦工」和「挖礦」?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個知識點,以比特幣為例,學習區塊鏈所需要掌握的7個基本名詞。這7個基本名詞是後續學習區塊鏈中常用的名詞,所以非常的重要。

先看第一和第二個名詞:「礦工」和「挖礦」。為什麼叫「礦工」呢?大家一定記得,我剛剛說的當你給比特幣網路提交了轉賬的請求,需要等著礦工來打包處理。在比特幣網路中,因為競爭計算能獲得新生的比特幣獎勵,很像開採埋在地底下的礦物的過程,所以大家把爭相計算獲得記賬權的過程形象地比喻成「挖礦」,競爭挖礦的記賬權的過程形象地比喻成「挖礦」,競爭挖礦的人或組織,稱為「礦工」。

3.什麼是「算力」?

第三個名詞是算力,略微有點複雜,待我慢慢給你講來。

我們剛才說到礦工和挖礦,礦工就是在比特幣世界裡記賬的人或者組織,那麼礦工是怎麼記賬呢?在比特幣的網路世界裡,這個網路給每一個礦工一道超難的數學題,那個礦工最先解出這道數學題,那個礦工就能獲得記賬的權力,誰獲得記賬的權力,誰就能獲得比特幣新發行出來的獎勵。那麼,TA是否能夠計算出這道數學難題,其實取決於TA的計算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算力。TA計算出這道數學難題的概率等於他所掌握的算力佔全網算力的百分比。

那麼什麼是算力呢?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計算能力。解答比特幣的數學題,只能靠計算機做隨機的哈希碰撞。哈希碰撞是哈希演算法的一種稱呼,哈希演算法是一種偉大的密碼學數學演算法,對密碼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每秒能做多少次哈希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目前主流的礦機為10T左右的計算量級,即一台礦機就能每秒做至少10的13次方哈希碰撞,我們可以說,這一台10T的礦機就有10T的算力。

那麼一個礦工所掌握的礦機佔比特幣全網的總算力的百分比是多少,就代表TA在這10分鐘記賬競爭中能夠獲勝的概率就是多少。舉個例子,如果比特幣現在全網的算力是100,一個礦工擁有10的算力,那麼TA每次競爭記賬成功的概率為1/10。

4.什麼是「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

了解了算力,我們再來說說第四和第五個名詞:「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這是2個關鍵名詞。

一個礦工成功後,TA會把之前打包好的網路上的交易記錄到一頁賬本上,同步給其他人。因為這個礦工能夠最先計算出超難數學題的正確答案,說明這個礦工付出了工作量,是一個有權利記賬的人,因此其他人也會同意這一頁賬單。這種依靠工作量來證明記賬權,大家來達成共識的機制叫做「工作量證明」,簡而言之結果可以證明你付出了多少工作量,英文簡稱「PoW」。「權益證明」,和比特幣「工作量證明」相對應的另外一種共識機制。「權益證明」是根據你在這個網路里擁有幣的多少來競爭記賬的權力,如果你持有的幣越多,你的記賬的權力的獲取概率就越大,這種證明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共識的達成時間,也不再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挖礦。

簡而言之「持有越多,獲得記賬權力概率越大」,這種共識機制叫「權益證明」,英文簡稱「PoS」。

5.什麼是「區塊」和「區塊鏈」?

講完了「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下面來講的是第六和第七個名詞:「區塊」和「區塊鏈」,這就非常簡單了。

我們在第一講講到比特幣網路是一個巨大的賬本,平均每10分鐘網路誕生賬本的一頁,我們就把它叫做「區塊」;每個區塊被打上時間戳,按照嚴格的先後順序,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賬本,「區塊鏈」。

說到區塊,估計你一定會好奇,區塊中包含什麼信息呢?

大體來說包含兩部分信息,第一部分信息是這個區塊的身份信息。包括這個區塊誕生的時間、是第多少個、哈希值是多少、整個區塊大小多少。這些信息證明了這個區塊是正確的、沿著上一個區塊往下的區塊,也給下一個區塊提供了身份驗證的信息。

區塊的第二部分信息是這段時間內產生的網路里的交易,也就是這個賬本里記錄的每一筆交易。注意,這裡說的「交易」,是指你在給隔壁老王在某個時間點轉了N個比特幣的時候,這樣的轉賬信息,不是我們說的用法定貨幣兌換比特幣這樣的買入賣出交易。

6.區塊鏈基本概念總結

好了,來總結下第2講的核心內容。我們在這節課中講了比特幣的轉賬機制和7個區塊鏈的基本概念。比特幣的轉賬機制就像我們在銀行卡轉賬一樣的簡單。7個區塊鏈的基本概念說的分別是:

第一個是獲得記賬權的過程形象地叫做「挖礦」;

第二個是競爭挖礦的人或組織叫「礦工」;

第三個是「算力」,就是假設一台礦機為10T左右的計算量級,我們就可以說這一台10T的礦機就有10T的算力;第四個是「工作量證明」,簡單理解是,甶結果可以推導出你付出了多少工作量,簡稱「PoW」,在「PoW」模式下,干越多,能夠獲得記賬的概率越大;

第五個,「權益證明」,是區塊鏈的—種共識機制,TA不是比特幣的共識機制,簡稱「PoS」,在這種模式下,能夠獲得記賬的概率和你持有的幣的數量有關;

第六個是「區塊」,平均每10分鐘網路誕生賬本的一頁,我們稱之為區塊;

第七個是「區塊鏈」,每個區塊被打上時間戳,按照嚴格的先後順序,連接起來,就叫區塊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客安全 的精彩文章:

門羅幣大劫殺:黑客用病毒挖礦 爆賺1600萬疑似中國人
趨勢分析:當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碰撞在一起時

TAG:威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