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彥宏:這次中國再不領先世界,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李彥宏:這次中國再不領先世界,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島 君 說

去年一年中,看到關於人工智慧的演講,就很少不見到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見到李彥宏,就很難不聽到他關於人工智慧的見解。

這不,在兩會剛開始的第一天,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提出的4項提案中,就有2項與人工智慧相關——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慧的開放平台和無人駕駛產業發展。

李彥宏認為,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如果這次再不領先世界,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近年來,人工智慧很火,業內普遍將其視為「新時代的電力」,不僅締造出眾多新興產業,也將使製造業、服務業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

其實,這並非人工智慧的第一次「亮相」,誕生於上世紀中葉的人工智慧,曾在全球掀起過多次熱潮,都因沒有破解應用的「最後一公里」而淡化。

「我在美國讀書時很喜歡這門課,老師卻告訴我說,工業界不看好這個。」李彥宏說,受限於當時信息技術水平和產業環境,人工智慧「坐」了長達幾十年的「冷板凳」。

人工智慧,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眾所周知,這已經是李彥宏連續第4年提出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提案。

從2015年的「中國大腦」計劃,到2016年希望「加快制定和完善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政策法規」,再到2017年的三項提案全部聚焦在人工智慧,今年李彥宏帶來的4項提案中,有2項就與人工智慧相關——希望國家出台政策鼓勵人工智慧的開放平台和無人駕駛產業發展。

一方面,這與去年人工智慧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技術的動能逐漸釋放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百度是國內人工智慧行業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李彥宏的關注也是百度戰略布局的核心。

而這背後更為重要的原因則是,人工智慧早已被視作是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計算力決定著發展潛力,建立在數據、運算基礎上的人工智慧,也因信息技術、數據和計算力的提升加速從「高冷」墜入凡間,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爭搶的產業高地。無論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還是對用戶畫像的把握等都在最近幾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來自應用端的需求,正在促使中國人工智慧產業不斷向成熟邁進。統計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智能監控、生物特徵識別逐步進入實際應用,在語音識別、視覺識別等多個領域世界領先。

李彥宏認為,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毫無疑問美國是第一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中國相媲美。

就中美對比來看,李彥宏認為,美國人工智慧在人才、基礎理論的研究有優勢,演算法的創新絕大多數是在美國發生的。而且美國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對人工智慧的重視程度也普遍比中國互聯網公司更高,所以他們的投入也更堅決、更大……這些都是美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優勢。

而中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於數據上。人工智慧對數據比較依賴的,李彥宏認為擁有7億多網民的中國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我們也有很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技術要想往前推進,它需要有大量的數據積累進行訓練,全世界沒有一個市場是有7億多的網民,說的是同樣的語言,遵循的是同樣的文化、法律和道德標準,你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市場了,在這樣的市場中,在人工智慧方面真的是如魚得水,我們不領先世界真的是說不過去。」

注意,移動互聯網的機會不多了

李彥宏在2017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的演講提到,人工智慧時代的思考方式跟互聯網時代是非常不一樣的。雖然智能手機仍然會長期存在,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已經不多了,今天創業者再想幹個什麼事,並依靠移動互聯網能夠起來,這個已經非常困難了。

他指出,進入人工智慧時代,軟體和硬體的結合會越來越明顯,用AI的思維做互聯網產品,會有非常大的優勢。

我們必須爭取把握人工智慧的這種廣闊的前景,因為它可以改變任何一個行業,它會改變醫療健康行業,改變教育行業。人工智慧在個性化的這種學習和教育上,會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金融方面也廣泛地在應用人工智慧的這種技術,幾乎每一個行業,在製造、安防都會受到人工智慧的很大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未來人工智慧時代很殘酷,最後機會都會變成大公司的,全球可能有七家公司是真正能夠從人工智慧時代獲益。對此,李彥宏表示不同意,人工智慧時代,不是某一家公司或者某幾家公司的專利,相反它是很多公司合在一起來做的一個事情。

比如,百度是國內最早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之一,積累了很多技術,但僅僅依靠百度一家公司依然是做不成功的,百度需要把更多的廠商引進來,也需要把汽車製造商引進來,也需要把各種各樣的共享出行的運營商都引進來,加強晶元的層面合作等等,只有大家一起合作了,才能把智能技術推向一個產業化的高潮。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現實,李彥宏在此次兩會上提出了關於開放平台的提案。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時代開放平台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有足夠多的數據,只有把更多的數據彙集在一起,演算法也好、技術也好,才能夠展現出來更大的影響力。

當然,這也面臨著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並不是每家企業都願意開放技術,因此李彥宏建議國家層面出台一些鼓勵措施。

開放平台在打通人工智慧產業鏈方面也能發揮非常大的作用,李彥宏強調。

無人駕駛,百度的重頭戲

隨著應用大幕的開啟,人工智慧正在加速進入各種各樣的場景,「點亮」更多領域和人們生活。

比如百度也嘗試著用AI的技術、用人臉識別的技術,去幫助尋找走失的人。李彥宏曾提到的一個案例就是重慶的一個孩子在4、5歲走失,27年以後他生活在福建,通過人臉識別比對找到了他的親人。

再比如,去年7月,李彥宏乘坐無人車上五環;剛剛過去的狗年春晚,百度Apollo開放平台率領百餘輛車跑上港珠澳大橋,完成無人駕駛模式下「8」字交叉跑的高難動作。

「在街上散步時,就有陌生人問過我無人車什麼時候出來,說他不想學車。」李彥宏說,未來人們或許不再需要學習一些工具的使用,複雜生活將變得很簡單。

他指出,美國已經有20多個州都推出了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國只有北京市、上海市推出了相關測試的規定:「這不夠,汽車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涉及到很多環節。比如說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無人駕駛車輛的反黑客問題。」

在他看來,政府不需要造車,但是在道路和基礎設施上可以有所作為,降低自動駕駛的技術開發難度。

李彥宏稱,無人車領域的技術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演進和提升,各種公司和資金都湧入:「無論他們選擇跟百度競爭還是合作,都是好事,競爭可以使我們有壓力做得更好;合作可以使得產業生態更加繁榮。」

目前,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台,已經成為全球最開放、最完整的自動駕駛生態,全球合作夥伴已超過90家,其中不乏國內外一線汽車製造商的身影。李彥宏透露,2018年,百度和金龍合作的無人駕駛小巴會量產,並在特定場景下使用。無人車如在完全開放道路上實現速度和躲避行人,技術要求很高。

他希望,在2018年底到2019年,技術上能夠實現從北京到上海只要開上高速,即可無人駕駛。

堅信技術是決定力量

回望過去6年的提案不難發現,李彥宏的關注點和百度技術戰略的逐漸明晰密切相關。

2000年1月,李彥宏創立百度,之後十幾年,一直靠搜索引擎立足。近2年,隨著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釋出,從自動駕駛到語音交互,百度重新「圈粉」,人氣慢慢回升。在極度不被看好、幾乎被踢出BAT陣營的危機中,百度靠人工智慧打了一場翻身仗。

2018年1月19日,李彥宏成為首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家,被稱作「中國的創新者」。當天百度市值888億美元,最危險的時候過去了。

在去年5月發布在公司內網的公開信上,百度的使命由「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轉為「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

李彥宏在信中說:「這讓我彷彿又看到當年的自己,站在山西小城的書店裡,隔著櫃檯望著書架上零零星星的幾本計算機書籍,而從心底萌生出最質樸的夢想,要找到一個辦法讓人們不管在哪裡,離信息和知識的距離,都是一樣的。」

這位山西小城青年當年的夢想引向後來的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

如今他希望帶領百度徹底轉型成為人工智慧科技公司,「讓機器獲得人的部分能力,也讓更多的人沒有門檻地使用技術、便捷地享受技術成果」。讓方向盤自己轉、機器自己說話,讓人更自由。

李彥宏提出的另外2項提案分別是希望雄安新區給予企業人才、稅收等優惠政策;大範圍推廣控制吸煙條例,「更加激進」地控煙。

參考資料:

《李彥宏委員:用人工智慧「撬開」未來的想像》 經濟參考報

《兩會名人錄 | 李彥宏:靠人工智慧挺過至暗時刻》 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和島 的精彩文章:

一生跌宕幾度尋死,曾國藩頓悟「六個字」,終成一代偉業!
巴菲特股東信爆猛料!最全十年投資內幕都在這裡,趕緊收藏學習吧

TAG:正和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