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天來了,6個習慣正在讓你染上濕氣,你至少犯了3條!

春天來了,6個習慣正在讓你染上濕氣,你至少犯了3條!

中醫上有句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濕邪不去,調理身體就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大家以為冬天那麼寒冷,濕氣一定是冬天染上的。錯了,多數濕邪,是春夏時侵入身體的。

那麼,有那些壞習慣容易使濕氣入體呢?

1、節食減肥,能量不足的女人怕冷

春天一來,愛美的女人們又要開始穿裙子了。穿裙子得身材好,所以不管胖不胖的女人都要開始減肥了。而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節食。這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使體溫下降,讓人覺得冷。

2、為了漂亮,春天急著減少衣服,寒濕入體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大家都聽過這條保健防病的諺語吧?然而養生君竟然已經在大街上看到穿絲襪穿裙子的女生了,包括那些冬天都穿船襪露腳踝的時尚達人們,寒濕不找你找誰?

3、空調、冰凍食品為寒濕入侵大開方便之門

南方的春天很短,一晃就到夏天,很多人進入辦公室或者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開空調,還把空調溫度開的很低,然後冰西瓜、冰糕、冰淇淋放開吃,殊不知過低的氣溫直接導致室內濕寒之氣過重,寒濕可通過皮膚毛孔、肚臍、頭部、手腳等部位侵入身體,耗損陽氣,降低人的免疫力。

4、性感露臍裝,讓腹部受涼,易宮寒

天熱的時候,很多女士忽略了腹部保暖,喜歡穿露臍裝,肚臍又剛好是最有穿透性的部位,這位寒氣進入人體大開方便之門。久之極易引發宮寒。

5、久坐不動,寒濕輕而易舉入侵身體

現代社會,很多上班族的日常工作離不開電腦,經常一坐就是一天。動則生陽,久坐則會使身體陽氣減少。陽氣不足,寒濕就有機可趁。

6、常生氣,壞情緒產生寒毒

現代社會,壓力大人情多,很多人老是生氣怨人,生氣怨人時身體就會產生寒毒,寒毒聚集在人的腸胃,腸胃就寒了。胃寒則引起多種腸胃疾病。

濕氣的具體表現,來對照下你濕氣重嗎?

濕邪作為六淫邪氣之一,若侵犯人體上部,則表現胸悶咳嗽,晨起咳痰,疲倦乏力,頭暈不清醒,一遇到空氣中濕度變大,就不不舒服;

若侵犯人體中或下部,則容易腸胃虛寒,出現腹脹,吃飯時沒胃口,吃下的飯不消化感;大便粘膩排不盡感,且容易粘廁所池壁,不好沖洗;舌苔厚膩;

若水濕泛溢肌膚,則會臉上油膩,還可能引起濕疹、皮炎、痤瘡等皮膚病。

寒濕如果集聚在小腹部,容易造成宮寒,宮不只指的子宮,包括整個生殖系統,由此引起痛經,月經量少,有血塊等等,嚴重的會導致不孕。

寒濕過多,容易造成陽氣不足,形成陽虛,從而手腳冰涼,畏寒怕冷,睡覺怎麼也睡不暖和。

一個祛寒濕的偏方:南懷瑾養生肚臍貼

祛濕,首先要從源頭上控制,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容易導致濕氣入侵的壞習慣要盡量避免。

這裡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道家的小偏方,是已故的佛教大居士南懷瑾大師講法時推薦給弟子,後收錄在他的《我說參同契 第54講》。方子如下,摘自書中原文:

「用桂圓肉一顆(新鮮的叫龍眼,乾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肚臍會吸收的!」

這三種材料,都是葯食兩用的天然材料,都是大熱之物,通過肚臍吸收它們的藥性,時間一長,熱進寒退,身體自然健康。

這個方子本來是調理脾胃虛寒引起的腸胃病,但其實脾胃虛寒就是寒濕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一些中醫臨床嘗試後,發現這個方子對幾個癥狀效果最好:寒濕重,陽虛怕冷,宮寒痛經,脾胃虛寒,以及體質虛弱者。

製作時,先將七顆花椒搗碎成末,越碎越好。再取一顆桂圓,去殼與核,放進去與花椒一起搗,至兩者充分融合為止。最後取少許艾絨(艾葉去掉小細枝,只留下絨毛似的細葉,揉搓成絨),量剛好使三者搗碎融合後,即不幹而又略濕潤,並且比較軟。

這是一次的量,其實做的時候可以多做一些,多用一段時間,不用那麼精準的講究量。做好後挑適量的放在肚臍,睡前用醫用透氣膠布貼上。天亮時再揭掉,不然容易引起上火。又上火現象的朋友,可以一起貼腳底的湧泉穴,引火下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體內濕氣重,每天堅持這樣做,讓你遠離高血壓困擾!
濕氣會不會和生活的環境有聯繫,比如南方的人是不是會比較容易濕氣重?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