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亂燉魏晉南北朝:魏武帝武定江山,曹孟德歌以詠志(上)

亂燉魏晉南北朝:魏武帝武定江山,曹孟德歌以詠志(上)

第二章 文豪天子

第七節魏武帝武定江山 曹孟德歌以詠志

建安文學的代表除了建安七子以外,最重要的就要屬「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了。今天我們就接著建安七子先講講曹操的詩歌和文學成就。

《毛詩》序中提到:「詩言志」,也就是說詩詞是志向的表達,這種觀點在《左傳》《尚書》《莊子》和《荀子》等書中也有相同或類似的記載。

毛詩,指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詩》,即《詩經》

我們首先賞析下曹操的詩歌,看看這位梟雄懷揣著怎樣的志向

之前在第一章將東漢末年人口暴減時,提到過曹操的一首詩《蒿里行》。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兩句,至於為什麼造成這樣的局面,還要從他之前的一首《薤露行》講起。

《薤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盪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曹操在詩中回答了澤然剛剛的問題,為什麼?因為沐猴而冠的奸臣當道,何進、董卓一干人等先後把持朝政、倒行逆施,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年輕的曹操看到被董卓焚毀的洛陽城,想到了當年看到殷墟的微子,那麼的感同身受,內心悲傷不已。

微子啟,商紂王帝辛的長兄,周滅商後封之於商舊都,建立宋國。

平心而論,曹操不是一個傷春悲秋的文人,悲傷過後更重要的是做點什麼,於是便有了《蒿里行》中的描寫,關東義士會盟,興兵討賊,劍指「咸陽」。

然而事情再次事與願違,「軍合力不齊」,爭權、奪嗣、稱帝的鬧劇接連上演,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也就不足為怪了,曹操的理想再次落了空,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的理想到底是什麼?

一統天下、南面稱孤,可能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曹操的理想,並不完全正確,其實曹操的初心是掃平喪亂、匡扶國家,我們繼續沿著「詩言志」的思路去理解曹操的理想,這裡澤然君選擇的是《短歌行》

《短歌行》(其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以其名紛葩。

曹操在詩里提到了三位古人的事迹,周文王、齊桓公晉文公。曹操對周文王的「聖德」大加讚賞,並強調周文王在取得天下三分之二時,仍然能恪守「臣節」。

周文王姬昌像

推崇齊桓公的「德行」,並強調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車……其德傳稱」,以德行而不是武力匡扶天下,甚至在天子下令免去齊桓公下拜的禮儀時,齊桓公仍然不敢接受。

齊桓公姜小白

與齊桓公齊名,同為春秋五霸的晉文公卻不怎麼招曹操待見,雖然晉文公的功績不亞於齊桓公「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但是他在河陽之會上「詐稱周王」,以至於名節被人議論紛紛,這在曹操看來是僭越的行為,故而對其不恥。

晉文公姬重耳

曹操作這首詩的目的很明確為的是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心緒——絕沒有對天子的不臣之心。除了這首《短歌行》曹操還在多個場合、多篇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志向,最出名的就是《述志令》,又稱《讓縣自明本志令》

(未完待續)

往期連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澤然史觀 的精彩文章:

亂燉魏晉南北朝(16):噴子嘴炮先驅者,大V公知祖師爺(下)

TAG:澤然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