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具民國氣質的十首大學校歌

最具民國氣質的十首大學校歌

1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校歌創作於1938年,由國學大師馬一浮(1883-1967)執筆作詞,音樂家應尚能(1902-1973)譜曲。通篇引經據典,用詞典雅深沉,極具音韻之美,頗有古儒之風。2014年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公布了最受網友歡迎的高校校歌前十名單,《浙江大學校歌》榮登榜首。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惟學無際,際於天地。

形上謂道兮,形下謂器;禮主別異兮,樂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爾聽斯聰。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

習坎示教,始見經綸;無曰已是,無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開物前民。

嗟爾髦士,尚其有聞。

念哉典學,思睿觀通;有文有質,有農有工。

兼總條貫,知至知終;成章乃達,若金之在熔。

尚亨於野,無吝於宗;樹我邦國,天下來同。

2

杭州師範大學

杭州師範大學校歌是由高僧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譜曲,文學家夏丏尊作詞,行文通篇頗具詩性和藝境,最富文藝氣質和家國情懷,音樂舒婉悠揚,好似一位長者在諄諄教導後輩,聽來有醍醐之悟,實乃民國最具教化的校歌之一。

人人人,代謝靡盡,先後覺新民。

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潤心身。

吾儕同學,負斯重任,相勉又相親。

五載光陰,學與俱進,磐固吾根本。

葉蓁蓁,木欣欣,碧梧萬枝新。

之江西,西湖濱,桃李一堂春。

3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校歌創作於1916年前後,也是由李叔同先生譜曲,並有其首任校長江謙先生作詞。通篇氣勢雄宏,大氣磅礴,寫出了金陵帝都的無匹之勢;同時思想又根植於儒學的土壤,故而行文又顯溫雅敦厚之風,聽來如洪鐘大呂,聲沉且久遠,盪人心魄。

大哉一誠天下動,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聖會歸兮,集成於孔。

下開萬代旁萬方兮,一趨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東;

巍巍北極兮,金城之中。

天開教澤兮,吾道無窮;

吾願無窮兮,如日方暾。

4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校歌,雖僅有7言8句,但這首歌卻來頭不小,其雛形誕生於1903年。當年,四川通省大學堂更名為四川省城高等學堂,川大歷史上第一首校歌《四川省城高等學堂校歌》正式誕生。張瀾1926年至1931年期間,任四川大學校長,並促成了國立成都大學、國立成都師大、公立四川大學三所學校的合併,使得新四川大學成為全國最早的13所國立大學之一,這一時期也成為川大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1926年,校長張瀾在第一首校歌基礎上,修改部分歌詞確立《國立成都大學校歌》為新校歌,這也便成為四川大學的校歌。唯一遺憾的是,至今尚不知譜曲者姓甚名誰。

岷山峨峨開天府,

江水泱泱流今古。

聚精會神生大禹,

近揆文教遠奮武。

桓桓熊羆起西土,

鏘鏘鳴鳳葉東魯。

和神人,歌且舞,

領袖群英吾與汝。

5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校歌也就是前東吳大學的校歌,創作於1935年之前,歌詞頗具姑蘇地方特色和吳文化特質,道出了江南文脈的傳統,同時又不失天下情懷。

葑溪之西,胥江之東,廣廈萬間崇。

憑欄四望,虎丘金雞,一例眼球籠。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皇皇母校,共被光榮,羨我羽毛豐。

同門兄弟,暮雲春樹,記取古吳東。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天涯兄弟,一旦相逢,話舊故鄉同。

相期努力,敬教勸學,分校遍西東。

東吳東吳,人中鸞鳳,世界同推重。

山負海涵,春華秋實,聲教暨寰中。

6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校歌創作於1925年,是由由現代著名白話詩人劉大白作詞,著名詩人和畫家豐子愷(李叔同之徒)譜曲。1913年李登輝開始擔任復旦大學校長,一直到1936年。在他長達23年的校長任期內,復旦大學發展成為一所以培養商科、經濟、新聞、教育、土木等應用型人才聞名的、有特色的私立大學,形成了從中學到研究院的完整的辦學體系。這所學校的特色也是從這時形成,劉大白和豐子愷先生也就在這輝煌燦爛的美麗年華作詞作曲,為一代復旦開闢信華章。2004年11月,復旦大學恢復使用1925年由劉大白作詞、豐子愷譜曲的老校歌。

復旦復旦旦復旦,巍巍學府文章煥,

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

無羈絆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師生一德精神貫,

鞏固學校維護國家,先憂後樂交相勉,

交相勉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滬濱屹立東南冠,

作育國士恢廓學風,震歐鑠美聲名滿,

聲名滿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7

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校歌頗有楚風古韻,旋律尤為大氣磅礴。分別由上世紀30年代湖南大學校長鬍庶華先生作詞,著名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先生作曲。整個歌詞的文化底蘊甚為濃厚,引用經典也都是很具雅韻。如《詩?小雅?瞻波洛矣》、《嚴先生祠堂記》、《左傳?成公二年》和《廣雅?釋訓》等。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

宏開學府,濟濟滄滄。

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

華與實兮並茂,蘭與芷兮齊芳。

楚材蔚起,奮志安壤。

振我民族,揚我國光。

8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與五四運動頗有淵源,別的不說,就說南開大學的校歌,就是創作於五四運動前夕。1918年末,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回校,先請音樂教員孫潤生審定一歌,為「於聚會之時,千人合唱,以期神會而鑄就南開真精神」。經過一番斟酌,校歌於1919年春天正式確定下來。曲譜借鑒了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聖誕歌《Oh Christmas tree》,歌詞則短小而規整,旋律鏗鏘而奔放,很好地展現了南開學子「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精神風貌。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

汲汲駸駸,月異日新,

發煌我前途無垠。

美哉大仁,智勇真純。

以鑄以陶,文質彬彬。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開精神。

汲汲駸駸,月異日新,

發煌我前途無垠。

9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校歌是由前校長程演生作詞,中國現代音樂奠基人蕭友梅作曲。1933年由省立安徽大學校務委員會審定通過。2007年,此歌譜在復旦大學圖書館被意外發現。2007年10月24日,安徽大學正式確認將之作為安徽大學校歌。

潛岳蒼蒼,江淮湯湯。夏商肇啟,雍容漢唐。

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躋茲上庠。

潛岳蒼蒼,江淮湯湯。緬懷先哲,管仲蒙莊。

高文顯學,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躋茲上庠。

10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校歌創作於20世紀20年代,由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作詞,陳洪作曲。她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激勵和團結中山大學廣大師生員工和校友,為貫徹中山大學創辦人——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主張,勤奮學習,奮發自強,發揮過積極的作用。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樑。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圖片來源:網路 責任編輯:西北孤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北孤蓮 的精彩文章:

宋氏三姐妹之大氣宋美齡
宋美齡——愛情里是個十足的「小女人」

TAG:西北孤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