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州有一座特殊的墓,朱元璋嚴禁任何人破壞,卻被一紈絝子弟所盜

蘇州有一座特殊的墓,朱元璋嚴禁任何人破壞,卻被一紈絝子弟所盜

朱元璋在夾縫中生存坐大後,野心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重視軍隊紀律,他要給人帶來王者之師的氣象,而他本人自然就是未來的王者。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精兵,向張士誠發起最後的決戰。出征前,鑒於常遇春軍律約束不嚴,習慣放縱部下擄掠,朱元璋三令五申:卿等討張士誠,戒飭士卒,勿肆虜掠,聽說張士誠母親的墓在蘇州,務必禁止任何人破壞。

朱元璋這樣做,無疑是希望收攏人心,讓天下人都明白,朱元璋與其他義軍不一樣,他才是結束戰亂創造太平盛世的明主。徐達、常遇春接到朱元璋嚴令,在攻打張士誠期間,極力約束部下,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徐達軍攻城阻力減小,張士誠軍屢戰屢敗,最後,張士誠被徐達軍生擒。

押往應天途中,張士誠卧舟絕食。被押往應天府當夜,張士誠乘人不備,上吊自殺,始終不願在朱元璋面前受辱。時人評價張士誠:不失為大丈夫!

張士誠死後,朱元璋當時正塑造他明主的良好形象,倒也沒有對其舊部趕盡殺絕。尤其蘇州張士誠母親的墓地,在徐達出兵時,朱元璋就親自下令保護,如今更是不許人破壞,以免有人說他秋後算賬。

得益於朱元璋的保護,張士誠母親的墓一直保存完好,當地人甚至不敢到墓地附近砍樹,並稱該墓為「太妃墳」。說來,這座太妃墳若沒有朱元璋的保護,恐怕早已被盜得千瘡百孔,因為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張士誠這貨像個土財主,他母親的墓地埋有大量珍貴的陪葬品。

可是,正如明朝文學家皇甫錄所說:嗟乎!太祖之法能行於被甲荷戈之士,不能行於世祿紈袴之子,惜哉!一百多年後的弘治年間,蘇州有個大官的兒子,貪圖太妃墳中的陪葬品,居然派人將太妃墳洗劫一空。如他所料,這位紈絝子弟收穫頗豐,史稱:發之得其金寶鉅萬,益富橫吳中。」

有人痛恨該紈絝子弟的喪德之舉,向巡視蘇州的按察使舉報(按察使司相當於省級公、檢、法機關)。紈絝子弟得知,連忙向按察使行賄。按察使收了好處,居然將紈絝子弟無罪釋放,此事最終不了了之,成為當地人一大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知惟 的精彩文章:

縣官揍了皇帝的貼身太監一頓,皇帝沒有懲罰縣官,但說了4個字
作為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的武藝到底多高?哪來的錢闖蕩江湖?

TAG:周知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