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認為這件事能決定抗日戰爭的成敗,歷史證明他的話有道理

蔣介石認為這件事能決定抗日戰爭的成敗,歷史證明他的話有道理

原標題:蔣介石認為這件事能決定抗日戰爭的成敗,歷史證明他的話有道理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國民政府戰時經濟體制的建立在國家存亡的緊要關頭,如何把國家經濟體制從平時狀態轉入戰時運作,集中全國所有財力、物力、人力,為抗日戰爭服務,是中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於戰前中國的經濟體制運作已不正常,日本軍隊的侵略步伐又很快,故在全國抗戰之初中國政府只能進行部分應急的調整與轉變。


大後方國軍兵工廠


在淞滬會戰開始後,財政部即指示中央、中國、交通和中國農民四大銀行在上海建立四行聯合辦事處,嘗試著將國家銀行的某些功能合併;戰時最高機構軍事委員會內也增設了農產、工礦、貿易三個調整委員會,著手對全國經濟按行業進行適合戰時的調整。1938年3月,國民黨在武漢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制訂「抗戰建國」的各項方針政策。


大後方抗戰宣傳畫


大會最後通過的文件中,對經濟問題相當關注,在其綱領性文件《抗戰建國綱領》中既規定了抗戰時期「經濟建設應以軍事為中心」,又確定了達成這一目標的8項具體措施:實行計劃經濟,擴大戰時生產;全力發展農村經濟;開發礦產,鼓勵輕工業,發展手工業;推行戰時稅制;統制銀行業務;鞏固法幣,統制外匯,安定金融;整理交通系統;嚴禁奸商壟斷居奇,實施物品平價制度。在抗倭戰爭中必須舉國一致,一切建設以軍事為中心,以期完成國軍建設案》中強調,在「國防第一,軍事第一」的前提下,國家的物質建設「自宜以極精密之籌劃,行最嚴格的統制。一面使工業之發展,與資源之開闢,完全適應于軍事的要求,以充實其(指軍隊——注)儲備;一面使農村的生產,盡量增加,金融的流轉,益見靈活,以改善其生活,全國上下尤應厲行節約,以供軍需。」其他如《非常時期經濟方案》、《工業政策實施大綱》等議案,都強調了戰時經濟以服務軍事為中心內容。



四聯總處舊址


國民黨當局對抗戰經濟的發展也比較重視,蔣介石提出過第二期抗戰的原則是「三分軍事,七分經濟」,稱「我們以後經濟成敗就是抗戰的成敗」,經濟部門對於抗戰勝利所負的責任比軍事部門更大。國民黨歷次會議均有關於經濟的議案通過,如五屆五中全會的《改進財政系統,統籌整理分配案》,七中全會的《動員財力,擴大生產,實行經濟統制案》,九中全會的《確定戰時經濟基本方針案》,十中全會的《限價政策案》,等等。國民黨關於抗戰經濟的各項文件,奠定了戰時經濟體制的基本構架。戰前,國民政府內與經濟事業有關的部門很多,各守一攤,效率很低。1938年初,國民政府實行改組,設立經濟部,下轄21個行政單位,22個專業單位,包括了原來屬行政院領導的實業部、建設委員會、全國經濟委員會的水利部分和原軍事委員會下屬的第三部、第四部、資源委員會、工礦調整委員會、農業調整委員會的各職能部門。經濟部由此成為戰時總攬全國經濟生產大權的中樞機關。當局還擴充與改組了上年底建立的四行聯合辦事處,使其成為抗戰時期國家最高的金融、財政政策的決策機關。機構的統一,是建立戰時經濟體制的重要步驟。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在日記里稱蔣介石是「花生米」 還曾計劃暗殺他 這位美國人不簡單
丁未政潮中袁世凱曾經靠一張ps照片扳倒政敵?真的假的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