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夷山的三首詩

武夷山的三首詩

大中華旅行文萃第二部浪遏華南2武夷山的三首詩

我是個喜歡名山大川的人,尤其是中國的山水,總是浸潤著五千年文明的風骨,一草一木都附著著仙風道骨,一花一葉都滲透著詩性禪心。縱然在海外生活多久,研究西方文化多麼深入,心靈的最底層依舊是揮之不去的,濃濃的中華情結。每次回國,都要趁機在國內找個地方慢慢走走,在異曲同工的地方文化中尋找作為炎黃子孫的根。這根不在廟堂之中,而在江湖之遠,不是新聞聯播喋喋不休虛偽的口號,而是五湖四海生老病死平凡的日常。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總是可以在點滴之間,發現中華文明博大的堂奧。福建,作為同中原相比,「較晚」沐浴了中華之風的地方,保留下來的東西,卻更為純真和特殊,值得慢慢行走,仔細遊覽。

福建最有名的山,也許便是夷山了。福建號稱八閩之地,卻七分是山,而武夷山山脈橫亘福建北部,連綿不絕,險峻異常,阻隔了福建同外界的聯繫,這也許就是福建可以保有文明的特殊性的重要原因吧。福建東南部因為有台灣的覬覦,一直沒有修建鐵路,但是為了省會福州的發展,閩北卻在幾十年前就鋪通了鐵軌,在那個物力財力以及科技水平極端匱乏的年代,可以開山鑿洞,貫通南北,不得不說是中國困難時期的一個了不起的壯舉。也許是旅遊經濟的帶動,武夷山地區仿效黃山,成立了武夷山市,行政地位陡增,幾年前又通了高鐵,從北京之前要一天兩夜火車的路途,縮短到七八個小時,科技改變生活,更是改變了旅客的心情和錢包。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武夷山的美,那是什麼字呢?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始終想不出答案。如果用一個美字,似乎大為粗俗;一個秀字,又太過重複;一個怪字,未免以偏概全;一個靈字,更加管窺蠡測,似乎,難以尋找一個恰如其分的字眼,來概括武夷山這樣的錦繡山河,人間奇景。我蹀躞在鳥語花香,翠谷幽冥之中,想來想去,忽然妙手偶得。不如用一個「jun」字吧,似乎倉頡,恰恰把這個字音創造給了武夷山。

我所說的「jun」,不只是俊,險,駿,浚,甚至還有雋,總之,似乎一切四聲「jun」的發音,都是為武夷山量身打造,如果不信,那麼請先到大王峰來。看著「兩岸青山相對出」,你又會作何感想,會不會拿起手中的相機,對著如此壯美的景色多多拍照?忍不住喊出「多麼俊美啊」,如此俊秀江山,婀娜多姿,如三姐妹般娉婷曼舞,山舞青蛇,水漫枝頭,你的慧眼被滿目蒼翠絢爛的睜不開眼,你的靈魂被空谷禪音叩問的心思澄凈。聽著船槳在水中敲擊的清脆的響動,你的心扉逐漸打開,讓自然闖入你的心窩,你和自然終於融為一體了,這難道不是因為大王峰的俊秀嫵媚,才讓你有了如此浪漫的體驗,如此空濛的情懷?溪水潺潺,愛意拳拳,十方草木,公子多情。

但是步入天游峰的區域,景色為之一變。剛才滿目蒼翠,越過幾個深不見底的山洞,映入眼帘的就是徹天徹地一大塊光如明鏡的巨石,名喚鏡台。好像這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的巨石,被一把巨斧從上到下劈為兩段。你看這山峰寸草不生,被雨水沖刷的,似乎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樣,一道道褶皺裂紋,訴說著歲月蒼穹,滄海桑田,斗大的摩崖石刻,鐫刻在鏡台之上,嵌入了武夷山的靈魂。順著天游峰的陡峭的山路上山,雖然山勢不高,只有八百多台階,但是這短短的八百多級,卻要無數英雄競折腰。每一個台階深淺不一,高低不平,不僅蜿蜒曲折,並且有的兩級台階落差相差七八十米,而且狹窄異常,上下難以同時通行,而且欄杆之下就是深不見底的斷崖,而另一邊則是嶙峋怪石,若不是手腳並用,四肢前行,還真的寸步難行哦。但是遊人為了挑戰自己的底線,紛紛畢其功於一役,攀爬這石階迤邐而上,這樣陡峭的山麓,難道不可以稱之為險峻嗎?這個峻字,正是天游之妙啊。

登得天游峰頂,舉目四望,但見青山迭翠,溪水環抱,層巒迭嶂,船過橋頭。前有群峰通幽,下有九曲競秀,左有怪石猛山,讓人不寒而慄,上有薄霧濃雲,讓人無限遐思。王母娘娘的瑤池幻境,觀音大士的南海普陀,也不過如此吧。春風拂面,默默拭乾身上的汗液,頓覺神清氣爽,寵辱偕忘。那些在山上出家修行的老道,真的要羽化飛仙,永絕塵世了。只可惜如此秀色可餐,清幽攬勝,估計肯定長命百歲,我自稱不按道人,卻在紅塵俗世之中摸爬滾打,倒不如隨了林逋梅妻鶴子,在此山上了卻塵緣。呵呵,如果一個地方的風景大為錦繡,也會阻住了成仙得道之路吧。

下得天游峰,去虎嘯岩一窺究竟,風景瞬間為之一變。雖然也是爬山,但是虎嘯岩卻沒有了天游峰的險峻,植被都平緩的從上面倒寫下來,就好像一道道綠色的瀑布,從山峰傾瀉而來,把你湮沒在滾滾「綠塵」之中。大自然就是群峰的工程師,她見山峰太過粗鄙,平日又大為無聊,創造出這麼多的綠色植被同山峰玩耍,既點綴了青山美景,又讓山峰不會寂寞的無人傾訴,綠色的植被同墨色的山峰相得益彰,成為世世代代永遠的朋友。遠方的綠色,似乎渲染的是墨綠,越到近前,越是草色煙輕,凝起了一層翠色的裊娜的霧色,真是絕美之處,溢於言表。如果綠色如瀑布,是自然為群峰點綴的景緻,那麼自然不就是疏浚了一條條綠色波浪,穿梭繚繞在山巒之中吧,怪不得九曲溪水都是清澈見底,倒映的永遠是綠色的波紋,這些溪水都是在向綠色的波浪獻禮哦。虎嘯岩半山之中,有一座十五米高的觀音石像,慈眉善目,保佑八方來客,空谷佛音,又添一道幽靜。南無普度觀世音,更無這錦繡河山,武夷盛景。

俊,峻和浚,都恰如其分,那麼這個駿字呢?是不是只有駿馬才可以用?那是當然,登上好漢坡,看虎嘯岩,確如猛虎下山,但是下了山,從下向上仔細觀之,更如駿馬嘶鳴,風馳電掣,所為橫看成嶺側成峰,更是山中本無景,風險謂遊人。我看它如駿馬般馳騁江湖,也許你看了就會如翩翩起舞的少女了。稼軒雲「我看青山多美麗,料青山看我應如是」,也許我看山如駿馬,那麼山也希望我駿馬騰飛,馬到功成吧。

一線天的景觀,真是鬼斧神工,渾然天成,讓人拍案叫絕,對於祖國的河山美景,更添一層愛意。誰又會想到,兩塊通天的斷崖,似乎可以通到天國,中間不偏不倚,只留下窄窄的一條通道,大概只有三十厘米寬,身材肥碩的人完全會卡在當中過不去。我們在天游體驗了天堂美景,那麼一線天就是地府遨遊,由於兩邊的斷崖太高,上面一定遮天蔽日,樹木橫生,我們在裂縫中穿行,真是伸手不見五指,如鬼魅在漫無邊際的在地獄中勞作受苦。我們並不知腳下的台階有多高,也看不清前面的道路通向幾何,真是摸著兩邊的石頭在費力前行,但是不會擔心會因盲目而摔倒,因為兩邊的斷崖把你的擠在中間,進出都有困難,何談摔倒呢?我心中暗暗地想,如果是傑克僧來了,一定會被後面的遊人罵死,因為他的肚皮軟軟的殼在斷崖縫隙之中,進退兩難,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呵呵,他一個得道高僧,還要受這輪迴之苦,妙哉!大自然的功力偉業,我們凡人只有嘖嘖稱奇,下筆成文,必然以「雋永」而為之,這個「雋」字,不也有「jun」的發音嗎?我假借如此,生搬硬套,也湊合的可以通假為「jun」吧,這武夷山,真的和「jun」字大有關聯啊。

戀戀不捨的出了景區,修整一番,於當日晚上觀看了張導印象大紅袍演出,可謂精彩絕倫,無與倫比,民族自豪感陡升500點,我再一次拜倒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家國情重,遊子情懷,糾結於心,似忍不住啼泣之,終於找回了失蹤多年的祖國正能量了,想到武夷之美輪美奐,不禁詩興大發,調寄《鶴衝天》詞一首,一為真情流露,二為紀念武夷山的一代詞宗柳三變先生:

風華錦繡,拂漫涼初透。提筆滿花嵠,新雨後。丹崖爭蔥翠,九曲競通幽。香浸紅塵袖,殘雲薄霧,豈在玉宇瓊樓。

三杯淡酒,何計白髮衰朽。幸作有緣人,醉蒲柳。粉蝶扮霓裳,舞春光,禪音叩。青春誰能夠!再把功名,換了淡茶慢缶

之前學詩弄文,總是免不了背誦王維的詩句,那些淺顯易懂並且禪味十足的詩歌,對於我這種心思龐雜並且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總是沒有太多感同身受,日日在都市中躲進小樓成一統,或者在澳洲青天白日的環境中兩點一線,很少有時間給自己放空,思考人生,參禪打坐,並不是壓力太大放不下,也不是忙忙碌碌沒有閑暇,而是因為閑暇太多,已經迷失了人生的本心,同禪道佛理漸行漸遠,更加沒有王維行走于山水之中的感悟。早晨漫步於武夷山中,渾然忘憂,我不覺驚呼,王維之古意,終於被我尋到了,三十年未睹之美風景,也許我悄悄闖入了上帝的後花園,同古人心有戚戚焉。

當然,要尋找古意,當然要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如果漫山遍野都是人頭攢動,再好的風景都會視而不見。在大紅袍的中心景區的後面,有一條被稱為「慢活」的山路,可以直通水簾洞,全場大概三公里,也許是因為周一遊客較少的緣故,並且山路崎嶇,團隊絕不可能行走此中,我一個人淡然一笑,就鑽入了深山老林之中。剛剛翻過一座低矮的山包,景色為之一變,剛才的大紅袍都是開闊地帶,遊人如織,沒想到一道山樑之隔,這裡就林莽密布,綠草叢生,兩旁遮天蔽日的大樹密不透風,本來就氤氳的天氣,這一下近乎黑暗了。似乎仍可以聽到旁邊後面傳來的遊人的喧鬧聲,但是卻凸顯了此地的幽靜。真是兩重世界,我躡手躡腳的走入林莽之中,貪婪的呼吸著舒爽的空氣,因行路爬山而浸出的涔涔汗液,瞬間被風兒吹乾,風景雖然簡單,但是卻頗為自然真摯。

走過這片林莽,風景又是一變,突然兩座怪石大山攔住去路,再也看不到林莽,只是在那怪石之上偶爾生長出一些綠色的苔蘚,看上去更為突兀。這怪石就好似凶神惡煞的剪徑賊人,張牙舞爪的向我撲來,我心頭一驚,腳下加緊,晃過這座巨石,眼前就是一望無際的茶園,茶香瀰漫,沁人心脾,泥土中散發著淡淡的幽香,悠遠綿長,讓人不知不覺放慢腳步,背起手來,蕩漾在香霧之中不願離去。拌和著深谷之中的鳥鳴之聲,真是絕美的享受,忽然一陣微風,震動的茶葉莎莎作響,輕輕叩響你的心弦,就好像剛剛做了一個甜美的夢,所謂茶禪一味,有清茶的地方,禪音自然繚繞心中了。

再往前走不遠,道路忽然變得狹窄異常,山路彎彎,抬頭仰望,一邊是高聳入雲的斷崖,旁邊則是低矮的灌木,我獨自走在斷崖的旁邊,似乎只能隱約看到從斷崖上空偶爾掠過的應雁,不必擔心會有落石,因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這座斷崖就是一塊孤兀的巨岩,並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脫落,岩石的縫隙中,人工開鑿了石桌石椅,供遊人休息。如果是在炎炎夏日,在這樣清幽的地方煮茶論英雄,什麼竹林七賢,什麼商州四皓,其意境也不過如此吧。

耳邊忽然聽到了淙淙的水聲,再往前走幾步,腳旁忽然衝出了一道娟娟溪流,緩緩的在身邊歡歌而過。溪水將周圍的植被浸潤的更加嫵媚多情,就好像一個個娉婷少女,在我的身邊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偷窺,我對著植被緩緩一笑,漫無目的的蹀躞在古道深澗之間,任清風拂面,葉落沾衣,怎一個快慰了得。

當然,古道自然也有險峻之處,有一處地方,左邊是懸崖峭壁,溪流穿胸而過,而右邊就是光滑的石板,微微翹起,所謂的道路,就是要扶著這些石板,踩在幾塊凸起的石頭上迤邐通行,其險峻可想而知,雖然沒有兇險之處,但是如果稍有不慎,雙腳就會滑在溪流之中,打濕鞋子也是不雅,我手腳並用,扶著石壁慢慢而過,溪流濺起的水花,輕吻著我的腳踝,如果是古人,穿著寬袍大袖,側身而行,衣袋飄飄,帶走水霧浪花,此等雅興,今人難尋也。在這樣的古徑之中,相傳就是柳永曾經走過的道路,至於王維先生有沒有來過,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他那「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不正是如今的寫照嗎?雖然此刻是白日,沒有「明月松間照」,但是漫山遍野都是「清泉石上流」啊,此刻「空山不見人」只有「鳥鳴深澗中」,淳樸原生態的自然,才是真正的佛法無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不外於此。摩佶之詩得道羽化,後人無出其右者,都是得了這山水自然地滋潤啊。

道路似乎越來越難行,自然擔心會有毒蟲猛獸來滋擾,不免有些小心翼翼,但是這漫山遍野的美景,讓我漸入佳境,前方一眼望不到邊的林莽深谷,不知要通向何方,忽然一聲鐘聲,更添山中之恬靜,禪音裊裊,響徹整個山谷,這寂靜凄清的深山,難道也有寺廟嗎。穿過一片松林,果然有一座小小的寺廟,傳來兩三個和尚誦經的聲音,哦,我的心終於放下,走進一看,佛寺沒有什麼雕樑畫棟,佛像也頗為簡陋,在這樣的空谷幽冥之中,才是大德高僧的隱居之所,也許,這幾位和尚,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走過這間寺廟,不多遠就看到了稀稀落落的遊人,因為水簾洞就要到了,很多人也會從水簾洞方向逆向而行,終於不會再擔心孤身一人而涉險,但是適才那綿綿的古意禪音,卻再也尋不到了。

不知不覺到了寫詩的時候,今日為了紀念王維,斗膽寫一首五言律詩,越是樸實無華越好,東施效顰之時,請儕輩莫要恥笑

五律游武夷山古意致王維

塵網難自在,山水最從容。

茶沁千峰外,心眠一夢中。

岩罅掛瀑冷,深澗映春紅。

本疑無歸路,恰聞山寺鐘。

武夷山安排三日游最宜,勞累了兩天的筋骨,可以在第三天漂流的旅途中得到放鬆,穿行於青山碧水的倒影之中,似乎真正走入了山水的魂魄之中,同武夷山山人合一,此種境界,非個中遊客,不可會意。漂流於武夷山,不比桂林,風景總是那樣綿軟,似乎甜蜜的讓你的眼眶都酥麻了,武夷山卻是險中疊翠,既有少女的芳菲,又兼具少年的孔武,陰陽調和,讓你目不暇接。在漂流之中,粗筆一現代詩,對於我這個長於辭藻而短於潤筆的人來說,現代詩絕對是我的弱項,還請大家不要見怪。

書上說道,漂流可以忘記憂愁。

是嗎?我奇怪的問道?

當然,你看這蔥鬱的山巒

靜謐的空谷,清澈的水流;

還有那嶙峋的怪石,舒爽的空氣

以及被春意親吻的杏花枝頭,

什麼憂愁不可以放下,

哪點相思不可以遷就?

浩瀚的江湖,

再沒有閑言碎語,

你彷彿脫離了鄙俗的塵世,

避難在夢中的綠洲。

隱隱約約的山歌嘹亮,

伴著影影綽綽的日影瞳瞳,

沉醉的,是生命的甜酒;

稀稀落落的鳥影橫斜,

吻著點點滴滴的碧波蕩漾,

微笑的,是仙女的明眸。

再見,上一個鐘的煩惱,

我要將你沉到天游谷底,

我不屬於江海,蒼穹,日月,

我只守護著我寧靜的宇宙。

凝起的飛瀑,

如纖塵般撫摸我的臉龐;

搖動的茶香,

似露水般浸潤我的衣袖。

點上一支古舊的煤油燈,

聆聽著山中悲切的傳說,

在這槳聲燈影的歲月里,

同禪音完美的邂逅。

雖然短暫的不足一個時辰,

卻在天堂中睡了一遭,

書上說道,漂流可以忘記憂愁,

是嗎?我不再奇怪的問,

心中再沒有車水馬龍,高樓廣廈,

只有鳥鳴翠谷,曲水通幽

感謝武夷山,讓我留下三首頗為心儀的詩,在這個被古人的妙筆點綴得繁花似錦,璀璨星辰的地方,還可以為我留下一點微小的墨滴,溶化在前輩大師的汪洋大海之中,讓我的筆觸都沾染了武夷山的日精月華,成就了我如此快慰深情的三天。世界上有些景緻,雖然鍾情,但是卻不用再去第二次,武夷山便是這樣,她就如一位名滿江湖的才女,每當走過她的帳房,只需留戀的張望一陣,她散發出的濃郁的書香詩韻,就會讓你情不自已,卻又自慚形穢的,不覺望而卻步。

————2018年3月6日晨修改於澳洲忘言草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田野親歷的遠方 的精彩文章:

夕陽的余徽——徽州

TAG:田野親歷的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