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曼施坦因說某人在軍事上太業餘,才致德軍吞下「失去的勝利」

曼施坦因說某人在軍事上太業餘,才致德軍吞下「失去的勝利」

原標題:曼施坦因說某人在軍事上太業餘,才致德軍吞下「失去的勝利」


帥氣的軍裝,元首激情的咆哮,千餘萬高素質的普魯士將士,可以在坦克歷史中當做標杆的虎式豹式……第三帝國給予歷史愛好者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多了。所謂愛屋及烏,大家在重溫二戰歷史的時候,相當一部分讀者們都帶著對德國失敗略有惋惜的感覺去品味那段烽煙四起的歲月。


相比於西線戰場秋風卷落葉般的勝利,第三帝國在蘇德戰場的失敗就顯得頗有無奈。希特勒、曼施坦因、莫德爾以及古德里安,這些原本是戰爭歷史上最出色的組合,最後還是輸掉了戰爭。以至於無數人都認為,如果在1942年,曼施坦因能夠成為東線總司令,那麼戰局將會有相當的可能性出現轉機。


這樣的猜測是有充分理由的。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正是曼施坦因一連串的反擊讓德軍穩住了戰線。如果不是希特勒的過度干預,庫爾斯克會戰很難說鹿死誰手,曼施坦因提出的「彈性防禦」也沒有得到實施,以至於戰後曼施坦因給自己的自傳起名為《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滿含著對於戰爭失敗的不甘心,對於希特勒的埋怨也躍然紙上,甚至出現了無腦「甩鍋給元首」的結論。


那麼希特勒和曼施坦因,到底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兩人出現「1+1小於2」的情況呢?從曼施坦因的角度來說,希特勒確實是他的伯樂。在1940年,曼施坦因只是龍德施泰德元帥手下的小參謀,但是他制定的入侵法國的計劃成為了希特勒最終敲定的方案,儘管後來曼施坦因沒有參加對法國的作戰,但是他在希特勒心裡的地位應該是很高的,這在一年以後的蘇德戰爭得到了證明。


蘇德戰場初期,曼施坦因在塞瓦斯托波爾大放異彩,直接被希特勒提升為元帥。要知道,在戰爭初期,整個德軍都打得不錯,古德里安延續了在法國的亮眼發揮,一直是德軍攻城拔寨的先鋒,甚至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在基輔表現得十分出眾,但是希特勒卻只是提拔了曼施坦因,可見對其的信任。


然而,兩人的關係卻逐漸出現了裂痕。曼施坦因是普魯士貴族出身,其姨夫是希特勒上台之前的競爭對手興登堡。作為一個一戰老兵,希特勒對於舊普魯士是有一些看法的。從日常交流的角度,曼施坦因並不能成為希特勒的朋友,同樣,曼施坦因對於希特勒的政治主張並不感冒,他認為自己就應該是純粹的軍人,甚至不願意加入納粹黨。


這對於希萊姆、戈林等納粹高層來說,曼施坦因完全成為他們的眼中釘。所以在曼施坦因提出設立東線總司令一職的時候,納粹黨領導人紛紛跳出來詆毀曼施坦因。對於希特勒來說,把東線大權交給一個看上去不認同自己政黨的人,等同於放棄了槍杆子,曼施坦因所表現的政治覺悟,似乎不太符合希特勒的口味。



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結束以後,德軍在東線已經無力進攻,曼施坦因一直是一個進攻強於防守的將領。留給他的表現空間,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以防守見長的莫德爾則在此時成為了希特勒最倚重的將領,曼施坦因最後被棄用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從政治角度看人的希特勒,感覺曼施坦因不靠譜;從軍事指揮角度看人的曼施坦因,覺得希特勒太業餘。這大概也是德軍的無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了 的精彩文章:

自作孽不可活!德軍投降蘇軍後有多慘?要自相殘殺才能獲取食物
中國歷史上最牛的馬,綽號「龍驤將軍」,赤兔、的盧也不如它

TAG:歷史大爆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