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者:奧斯卡平凡無奇,因為都被漫威「帶壞」了

學者:奧斯卡平凡無奇,因為都被漫威「帶壞」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梁鵬飛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結束,和前幾年一樣,頒獎結果沒什麼新意。近年來奧斯卡的收視情況一直不佳,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大多數觀眾喜歡的高票房電影難以進入奧斯卡視線。但是1990年代之前並不是這種情況。奧斯卡獲獎電影越來越和高票房電影絕緣,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近年來奧斯卡最佳電影大多沒有什麼票房

北京時間3月5日,第90屆奧斯卡頒出了各大獎項。結果中規中矩,既無驚喜,也無冷門。

奧斯卡頒獎晚會是一年一度全球最著名的電影盛典,但其近年來的收視情況,和獲獎結果一樣,毫無亮點。

奧斯卡頒獎禮收視巔峰是1998年,大熱門《泰坦尼克號》風光一時無兩,不僅北美票房超過6億美元(下文單位均為美元),還追平《賓虛》奧斯卡11項提名的紀錄,最終吸引了超過5000萬觀眾觀看了當年奧斯卡晚會。

但進入21世紀以後,奧斯卡的收視率一直堪憂,據不完全統計,只有2004年、2010年和2014年,觀眾人數超過了4000萬;其它年份觀眾人數只有3000多萬,尤其是近兩年收視率持續走低,2017年觀眾只有3200萬,和2008年同為史上最低。

為啥奧斯卡這些年收視情況如此糟糕呢?除了互聯網等其他因素之外,主要原因就是那些獲獎熱門,都不是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

1998年《泰坦尼克號》吸引了大批觀眾;2004年《指環王3》和《泰坦尼克號》同樣獲得11項提名,橫掃全球,這是迄今為止奧斯卡最後一部獲得最佳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

《指環王3》是奧斯卡最後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票房冠軍(圖/豆瓣)

2010年的《阿凡達》(年度票房冠軍)獲得了9項提名,2014年的《地心引力》(年度票房第6)則有7個提名,雖然這兩部大熱電影都沒有拿下最佳影片大獎,但畢竟都是獲獎熱門,對觀眾還是有足夠吸引力。

GIF

《地心引力》是奧斯卡近10年來最後一部有望問鼎最佳影片的高票房電影

而其它年份的奧斯卡頒獎禮,雖然也有一些高票房電影進入大獎提名名單,但大家都明白它們只不過是陪太子讀書的陪襯而已,根本沒有獲獎希望。比如今年被提名的《敦刻爾克》,2016年被提名的《火線救援》,雖然都是諾蘭作品,但頒獎之前沒有人看好它們。

至於這些年最終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票房不咋樣的小眾電影。今年的《水形物語》北美票房5500萬還算是比較高的,去年的《月光男孩》只有2000萬,2016年的《聚焦》2400萬,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奧斯卡最佳影片票房最低的要算2009年的《拆彈部隊》,票房只有1700萬。

總之,在21世紀以後,不要說那些最終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就算是獲獎熱門電影,有一個越來越顯著的特點,就是和高票房沒啥關係。

你是想拍一部賺錢的商業大片,還是想拍一部能拿大獎的藝術電影?似乎這兩者在奧斯卡越來越難以兼容,你只能從中選擇一個。

1990年代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讓人懷念

似乎現在的奧斯卡越來越排斥那些商業大片,但曾經的奧斯卡並非如此。

在奧斯卡早期,能夠獲獎的電影大多是高票房電影。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亂世佳人》、《教父》都拿到過最佳影片。尤其是《亂世佳人》在1939年全球累計取下3.9億票房,那可是1939年的3.9億。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話,這個數字在今天恐怕相當於100億以上。這真是一個票房神話。

《亂世佳人》費雯麗經典造型

太久遠的奧斯卡歷史大家可能不熟,不過一直到1990年代,能夠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大多都是票房佳作。前面提到的《泰坦尼克號》就不用多說了,其它獲獎電影也都是大名鼎鼎的年度現象級作品。

1995年獲獎電影《阿甘正傳》北美票房3.2億,年度冠軍,全球累計6.7億,年度第2;

1994年獲獎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北美票房9600萬,年度第9,全球累計3.2億,年度第4;

1992年獲獎電影《沉默的羔羊》北美票房1.3億,年度第4,全球累計2.7億,年度第5;

2000年獲獎電影《美國麗人》其實算不上大片,但北美票房也有1.3億,年度13,全球累計3.5億,年度第9。

整個1990年代,最終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其全球累計票房沒有任何一部低於1億,而且大多數都是3億以上。

上述電影,除了都是高票房電影,也都具有很強的藝術深度。比如《辛德勒的名單》聚焦納粹屠殺事件;《阿甘正傳》對美國現代史的另類解讀,這些電影不僅僅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也都成為了當年的文化現象,引發了觀眾的廣泛討論。

《辛德勒的名單》劇照

換句話說,那個年代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往往都是集商業賣座和學院獲獎於一身,既能獲得廣大觀眾的追捧,也能被學院派接受,是不折不扣的優秀電影。

其實我挺懷念199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那個年代湧現了一批經典作品,既有《勇敢的心》這種古代戰爭題材,也有講述二戰史的《辛德勒的名單》,還有講述美國當代史的《阿甘正傳》;既有《泰坦尼克號》這種愛情災難片,也有《沉默的羔羊》這種犯罪驚悚片,還有《美國麗人》這樣聚焦社會問題的劇情片。

除了這些奧斯卡獲獎電影之外,還有一大批沒有獲獎的電影同樣非常經典。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等等,這些電影涵蓋了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百花齊放,競相爭輝。

那個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值得我們尊敬。

好萊塢何時開始失去活力和創新?

好萊塢商業大片和奧斯卡獲獎電影逐漸分道揚鑣,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上文說過,在2004年的時候《指環王3》還能夠以年度票房冠軍身份加冕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21世紀的頭10年,雖然電腦特效愈發成為大片的標配,但或許是延續了1990年代的慣性,最初那些好萊塢特效大片也很好地解決了娛樂性和思想性兼容的問題。

其實在《指環王3》獲獎之前,指環王系列的前2部《魔戒再現》和《雙塔奇兵》都獲得了包括最近影片在內的多項奧斯卡提名,只不過學院派對電腦特效營造的大場面多少有點抵觸,因此都只獲得了一些技術獎項,直到第3部《王者歸來》才最終贏得了評委們的青睞。

在指環王系列之後,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同樣獲得了票房和口碑。其中《黑暗騎士》幫助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斬獲2009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GIF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最經典的反派小丑

在今天,很多觀眾依然認為諾蘭的蝙蝠俠系列電影不同於後來那些無聊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至少沒有人會認為黑暗騎士三部曲是純粹的爆米花電影,它們還是具有很濃厚的社會深度。

那麼是什麼時候好萊塢大片失去了這種深刻性,只剩下娛樂性呢?

也就是和《黑暗騎士》同年上映的《鋼鐵俠》,拯救了當時一度破產的漫威影業,也改變了後來的好萊塢大片格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漫威、DC和星戰系列毀了好萊塢大片的創新。

《復仇者聯盟》漫威超級英雄群相,幾乎每個英雄都有自己的獨立系列電影(圖/東方IC)

如今漫威影業是這個星球最成功的電影品牌。從2008年開始,不算最近全球熱映的《黑豹》,漫威用了9年時間製作了17部電影,全球累計票房達到驚人的130億美元。

如你所知,這些電影每一部看起來都是一個新故事,但每一部的套路都是那麼的相似。

漫威並不是唯一這麼玩的玩家。它的老對手DC也推出了幾乎相當的漫改大片。另外還有星戰系列、變形金剛系列、加勒比海盜系列……

而在1990年代,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經典電影,很少拍出了續集。指環王系列雖然有3部,但和如今的續集系列完全不是一回事。那個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創新性十足,也具有題材的多元化和多樣性。

但現在的好萊塢大片還剩下什麼呢?大概只有各種續集了。

所以,恐怕也不是奧斯卡刻意要迴避票房大片,而是這些年來,所有取得高票房的電影,基本都沒有什麼藝術性可言。

當然,另一方面學院派的評委們越來越保守的觀影品味,也是造成如今奧斯卡和高票房電影如此割裂的原因。事實上,如果學院派更大膽一點,2014年的最佳影片完全可以頒給《地心引力》,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充滿了想像力,也因為深刻揭示人類內心孤獨和恐懼具有了思想深度。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好萊塢這幾年的獲獎影片越來越講究美國政治正確性。這一點,無論是《拆彈部隊》和《逃離德黑蘭》這些涉及美國對外軍事戰爭題材影片,抑或《聚焦》和《月光男孩》這些關注美國社會內部關係的電影,都充滿了濃厚的政治正確味道。

不管好萊塢和奧斯卡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反正如今這就是現實,而且短期內恐怕都沒有改變的跡象。

不過,這對中國電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果好萊塢一直保持著1990年代那種創新性和多樣性,那咱們就沒有多少希望追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中資收購半導體測試公司Xcerra 遭美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