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生孩子

為什麼要生孩子

好久之前,看到喜歡的作家這樣寫道:因為人的脆弱,所以孩子是真正的「神的禮物」。它幫助人類變得強大,讓他們從虛無中解脫,找到一個俗世的信仰。

小孩就像是神在世間的另一種形態:你生下他,養育他,帶著純潔高尚的信念為他奉獻,從而找到自我的出路,豐富自己的人生。

當然,你或許會獲得回報,但這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這種奉獻的心情,它抵擋了人類自私的本性,戰勝了人的卑微和脆弱,讓人變得完整。

從生育開始,新的生活形態誕生了。

也忘記了是哪一天,我突然問孩子爸:如果咱們沒生小孩,現在的生活會是怎樣?

孩子爸慎重了來了句:會不太理想吧,孩子的降臨至少改進了我們的生活狀態。

「可是如果我們現在沒有孩子,各自有穩定的工作,相對獨立的空間,每年再計劃幾次旅行,日子也會很充實啊」我補充說。

「幾年還行,時間一長,婚姻肯定是有遺憾的」孩子爸堅定地反駁。

「這麼看來,孩子還真是婚姻的粘合劑」

「至少是一樁理想婚姻的必要條件吧」。

我很欣慰的是,至少在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和孩子爸都有過思考,而且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倆思想步調上還算一致。

即使在有了第一個孩子後,這兩年身邊的人也還在不停地問:你們打算要二寶嗎?

可見大家對生孩子這件事多麼在意。

雖然二胎政策的放開迎來了新一輪的出生人口高峰期,(多數八零後九零後們也都當上了父母)。但是,與此同時,大城市裡的不婚主義者或丁克家族卻也有增無減,這些人中有很多其實是深入思考過婚姻,家庭以及親子關係的。

時代早已不同,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有很多其它方式可以休閑娛樂消磨時光,電腦族們,手機黨們甚至一天都不用和他人說一句話就把自己變成了自娛宅神。婚姻和孩子在這種時刻一定是大麻煩。

因為在現有的國情下,一旦選擇進入婚姻生兒育女,個體的獨立性受到侵入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你不得不消耗大部分精力和時間去應對雙邊家庭關係,如果有老人一起幫忙照看小孩的話,雙方還需要努力去化解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與摩擦,畢竟是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兩代人,育兒觀念肯定不一樣。

這個時候,良性溝通和友好協商的討論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不亞於亞瑟王的騎士圓桌會議。

而無論哪一方的老人加入其中,作為丈夫或妻子,其「中間人」的協調作用又是重中之重,是維持一個美滿家庭高效運轉的強力潤滑劑。

當然了,現今客觀的教育醫療環境不容忽視,育兒觀念的與時俱進已成為共識話題。而一些只知道生孩子卻完全不聞不顧孩子,(甚至有的落後地區還把孩子當工具賣錢,毒打毒罵,)仍在秉持老觀念,覺得小孩就跟雜草一樣,無須多費心力可以任其瘋長的父母,我只能說孩子攤到了你們也實在悲哀,(因為可憐的孩子在娘胎里無權決定任何東西,決定帶他們來這世界的只可能是做父母的),所以父母在撫育孩子的道路上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父母一旦不履行責任,結果多半就很悲劇。我甚至認為這樣的父母臨老了也不配接受孩子的回報。這樣的父母也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內。

能夠「絕對不生」孩子的人生當然是好的。看看徐靜蕾,雖然對外宣稱不婚,卻也冷凍了自己的卵子,平時沒事就寫寫微博,拍拍電影,學習各種繪畫技巧,閑時再讀讀書練練書法週遊世界,婚姻和生育在她那裡似乎已不再重要,她有足夠多的興趣愛好去抵擋洪荒歲月。

同樣,剛剛完成長篇新作《刺殺騎士團長》的村上春樹,20出頭就結了婚,至今也沒有孩子,但是他聽唱片,參加馬拉松賽,去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居住,到今年快70歲了,還是保持了旺盛的創作欲,以這樣一種狀態去過一生,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他的孩子。

但我們大多數普通人過不到這樣的生活,也只好通過生育養育孩子去充實自己。

而且,人類的孩子不像一些哺乳動物的幼崽,生下來不久既可以自己行走甚至覓食。人類的孩子,即使經過母親的十月懷胎、長達一年之久的哺乳,它還是個很智嫩的生物體,更別說跨出第一步的直立行走到大腦的發育完善,整個過程都是漫長且細碎的,需要付出太多的體力、腦力、時間去照料。

待孩子慢慢長大,你又不可能說會完全放開期待,畢竟那麼多年的心血在那兒,有哪對父母可以輕鬆地做到說:「孩子,生你養你是我和你爸的決定和責任,你只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即可,任何其它的不用管。」

在我們幾千年的養兒防老文化里,能這樣去想的父母已經算意識超前了,但真正能做到的寥寥無幾。

意外的是,往往有這種想法的父母,催生的是一種更寬鬆更友愛的家庭氛圍,孩子成長起來壓力相對較小,反而更容易體會到什麼是愛和自由,成材也更早。待孩子成人,也較容易生成愛人的能力,不用多說,他們自然懂得怎樣去感恩回報父母。

當我沒生孩子的時候,我會因為純粹的好奇-----自己的基因後代會長什麼樣呢?在肚子里的小生命真的會像個小外星人么?只在那個時刻,會很想要擁有自己的孩子。

或者是在看了《我們這一天》,溫暖的Jack(真的是位超棒的爸爸)和Rebecca共同撫養了一群有趣的兒女,其中還有領養的黑人孩子,看著他們倆把孩子們都教養得那麼獨立有愛,懂得把握生活的分寸(算是很經典的美式家庭教育吧),那個時候,我會莫名的有點心動,覺得多養幾個小孩也挺美好。

但看《告白夫婦》又嚇住了,可能我們亞洲文化里天生多了幾分壓抑吧,只會讓我覺得當一個母親是世俗任務,很累,手把手地帶大一個嬰兒,讓孩子在便溺之中扶搖著長大,幾乎磨去了女人身上大部分的靈氣。以致於看了2集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不管生與不生,生1個,2個還是更多,孩子終歸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而且他們遺傳了我們的基因,傳承了我們的意志,成為生命的延續,這種感覺本身也很奇妙吧。

不得不承認,有了孩子,我們都很快地過渡到了成年人的世界。

原來只想跟大家說聲「Welcome Adults !!!」

友情提示:

碼字不易,看字怡情。鼓勵別人,溫暖自己。

如果覺得筆者寫得不錯,那就動動你的手指轉發至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可粒可粒米 的精彩文章:

TAG:可粒可粒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