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量子爭霸,行百里者半九十

量子爭霸,行百里者半九十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量子」再也不是離我們十萬八千里,只存在於晦澀的文獻和高端的科學實驗室中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其應用於實踐的例子層出不窮,其許多理論上的特性也在實驗中不斷地被加以證明。

2月23日中科院團隊和阿里雲宣布,在超導量子計算方向,發布11比特的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這也是繼IBM後,全球第二家向公眾提供10比特以上量子計算雲服務的系統。

同日,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也宣布:其本源量子計算雲平台已成功上線 32 比特量子虛擬機,並已經實現了 64 量子比特的量子電路模擬,打破 IBM Q 的 56 位模擬記錄。

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要知道,去年11月,IBM 發布了 56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雲平台,就已經讓全世界為之震撼。

然而,現在,中科大的這一款量子計算機,比IBM還要牛:在相同的超級計算機設備條件下,中科大本源的 56 量子比特模擬電路只需要 987 秒(16.4 分鐘)就可以完成模擬計算,IBM 則需要兩天的時間。

2月27日,科技部公布「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本次入選項目完成時間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且絕大多數項目成果在《自然》、《科學》等國際頂尖刊物發表,得到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聯合《中國基礎科學》等5家刊物編輯部共同組織。經兩院院士等2200餘名專家學者投票,得票數排名前10位的科學進展最終入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其中量子通信相關成果入選兩條,分別為:

NO.1:實現星地千公里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

NO.7:利用量子相變確定性製備出多粒子糾纏態

我們再來認識一下令西方顫抖的「中國七傑」之一陸朝陽。

雖然只有35歲,

但未來十年,

他一定會是改變世界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或許你跟我一樣,

根本無法想像,

玻璃罩下面有著密密麻麻零件的

就是世界首台「超越級」光量子計算機。

而這台初具雛形的光量子計算機的研製者之一,

是年僅35歲的博導陸朝陽教授。

他留著寸頭短髮,

眼鏡片藏不住眼中露出的聰慧,

西方權威科學媒體讚譽他是

「操縱光子的巫師」。

當一個燈泡被點亮,

你看到的是一束光,

看不到的是萬萬億計的光量子!

經過12年的努力,

陸朝陽終於控制住了10個光子,

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計算機才就此誕生!

量子力學聽起來很高深,

陸朝陽說,如果沒有量子力學

今天人類使用的計算機、移動通信、

全球定位系統等都將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今天的計算機,

隨著晶元的集成度不斷提高,

計算速度越來越快,

現在,一個晶體管的尺寸

竟然比一個流感病毒還要小。

CPU已被逼至物理極限,

人類還如何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陸朝陽團隊的年輕科學家們

就是要利用量子世界特有的規律

不斷提升光量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如果成功,幾十萬年的運算時間

將縮短為幾秒鐘,

運算速度將是超級計算機的百億億倍,

他們的努力,

必將改變世界!

因為他們,

今天,在量子科學領域,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領先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技術應用 的精彩文章:

TAG:量子技術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