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CALL!他們是山東警察,他們是新時代「雷鋒」!

打CALL!他們是山東警察,他們是新時代「雷鋒」!

齊魯網濟南3月6日訊他們有一張讓犯罪分子膽顫的「大黑臉」,又有一副全心付出幫扶群眾的「熱心腸」;他們像一匹紮根崗位不知疲倦的「千里馬」,又是老百姓心中無所不能的「百寶箱」,他們是公安隊伍里的正能量。

1、苦苦尋覓17載的恩人,就是咱濱海公安局的一名警察

「孫大哥,我找了你17年!」

苟娟娟緊緊握著孫公新的手,難掩激動的心情,17年的心愿如今終於實現了。

「如果當年不是孫大哥救了我,我可能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欲語淚先流的苟娟娟思緒回到了17年前。

「快救救我!」奄奄一息的苟娟娟向路人呼救著,慢慢的,她漸漸的失去了知覺。當時的場景苟娟娟現在依然清晰記得。那年她23歲,大學畢業完成實習後,接到新分配單位的通知去遞交個人材料。那天下著小雨,在她穿過馬路就要到達新單位的時候,突然被一輛疾馳的大貨車撞倒,劇痛之下,她昏厥過去……

當她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看到焦急等待的父母,原本以為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苟娟娟激動的大哭起來。「孩子,是個警察把你送到醫院的,等我們來的時候,他已經走了。」看到已脫離生命危險的女兒,苟娟娟的父母喜極而泣。

據當時醫生診斷,苟娟娟的頸椎、腰部多處骨折,大量失血,如果被送到醫院再晚一步,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一個多月的住院治療,苟娟娟康復出院,肇事司機也被警方抓獲,對苟娟娟給予了賠償。但是,善良感恩的苟娟娟和他的父母心裡卻裝進了一件放不下的心愿——找到救命恩人。

「人家救了咱們的命就是咱們的大恩人,咱們一定要找到他,哪怕只是當面說一聲謝謝。」父親在世時囑託的話,苟娟娟一個字也不會忘記。「當時他沒有留下任何個人信息,只知道是個警察,30來歲,所以比較難找。」

康復出院後,苟娟娟就和父親一起四處尋找。他們先是多次到就醫的醫院去尋找有價值的信息,然後又跑遍了事故地點附近公安局、派出所,還發動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幫忙尋找,但每次都是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隨著時間流逝,苟娟娟結婚生子,漸漸步入中年。父親去世後,苟娟娟和丈夫一直沒有放棄尋找。

在平時,只要有機會,苟娟娟就把自己被救的故事講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聽,儘力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同時,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找到那個救他的人,儘管它的概率非常小。

2017年12月的一天,苟娟娟又一次和同事聊起當年的故事。苟娟娟講完後,一位新調來的同事大聲喊道:「內容好巧合,不會吧!」

這位新來的同事名叫陳霞,她說,去年一次家庭聚會,家人討論「扶不扶」這個社會熱點問題,當大家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她的大伯哥說,我10多年前就救過一名車禍女孩,當時把她送往醫院救治,最後也沒有被訛詐。兩人仔細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模樣基本吻合。

當時苟娟娟情緒相當激動,便加了同事大伯哥微信好友。苟娟娟問:「您還記得十幾年前救過一名遭遇車禍的女孩嗎?」「好像有印象。」「我就是那個女孩」。

苟娟娟要找的人叫孫公新,是濱海公安局基地分局法制大隊的一名人民警察。當天,孫公新剛剛結束年底緊張的法制檢查工作,打開微信,看到一個名叫苟娟娟的新朋友申請添加,他以為是轄區需要諮詢幫助的群眾,便通過了對方的申請。事後,苟娟娟多次要到家中當面重金感謝,都被孫公新婉拒。

2018年2月23日,苟娟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濱海公安局基地分局,帶著錦旗向孫公新致謝。

談起救人的往事,孫公新一邊回憶一邊敘述著當天的情景。那天下著小雨,他和同事從派出所下班後開車回家,在路過北二路一個路口時,發現車輛都繞著走,走到近處才發現路邊一名女孩躺在地上,遠處散落著一雙鞋子。他停下車,快步跑到跟前,看到女孩嘴裡吐著白沫,傷勢很重,有微弱的呼吸,這名女孩被車撞了,於是連忙將她抱上車送往醫院。他告訴醫生女孩遭遇了交通事故,需要趕快搶救,並設法聯繫到了女孩的家人,一切安排妥當後,他便悄悄的離開了醫院。

面對苟娟娟和家人的感謝,在內斂低調的孫公新看來,這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基本職責所在,如果不是與家人爭論「扶不扶」,也許這件事他永遠不會提起。因為,在派出所工作的12年間,這樣的「小事」他和同事們做的實在太多了,但是,這些「小事」卻是普通老百姓的「大事」。

2、與時間賽跑,臨沂交警14分鐘護送斷指兒童就醫

  3月3日16點21分,臨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郯城交警大隊民警在執勤時,一輛白色小型轎車緊急剎車停在執勤民警岳元面前,車上下來兩人抽泣著求助:孩子的手讓鞭炮炸傷,請求警車開道就醫!

  只見孩子的右手被鞭炮炸得血肉模糊,此時已經有些昏迷跡象,時間成為挽救孩子右手的關鍵。岳元和輔警房蓄琦立即開上警車,拉響警笛帶領受傷孩子乘坐的車輛向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疾馳。

  此時正是出行高峰,為了趕時間,警車亮著警燈、拉響警報器在車流當中穿梭。在行駛中,岳元一邊駕駛車輛一邊讓輔警房蓄琦和大隊交通管理指揮室聯繫,指揮室通過交通智能指揮平台,調度從高峰頭鎮至郯東路至郯西路沿線警力車輛快速安全通過。經過14分鐘的一路疾馳,16時35分,救援車輛在警車護送下從高峰頭鎮安全到達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

  由於孩子傷勢嚴重,縣人民醫院無法救治,民警又配合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將孩子送到臨沂市人民醫院繼續救治。目前,兒童的傷勢已經穩定。

3、一張臨時身份證明,一份13年的牽掛,淄博警方助力走失男子回家團圓

4歲離家出走,與家人斷絕聯繫;13年音訊全無,四處打工為生。3月4日,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民警在長途客運站為一名男子開具臨時身份證明時,意外發現,這名男子竟是一名德州籍的走失人員 。細心地民警緊急調查並與其家人取得聯繫,當天下午,離家13年的德州男子與家人團聚,並踏上了回家的路。

「您好,我的身份證過期了,馬上還要坐車去揚州,這可怎麼辦?」

3月4日早7點10分,張店公安分局昌國路派出所教導員李波正在淄博長途客運中心執勤,聽到一男子需要幫助,便熱心上前,帶領男子去臨時身份證明辦理窗口。

誰知,該男子在窗口前支支吾吾,最後竟然打算放棄乘車要離開,情況特殊,民警遂將男子帶至客運中心警務室進一步調查。沒想到由此解開一個13年的謎團。

在警務室里,男子自稱小劉(化名),細心的值班民警發現一個細節,每當與小劉談到其家庭情況時,他要麼沉默不語要麼情緒激動。於是,民警找准這個切入點,一邊同小劉不斷地聊天,一邊悄悄對其身份進行核實。

小劉最終向民警敞開心扉,說出了煎熬自己13年的秘密——自己14歲便從德州老家離家出走,與家人斷絕聯繫,已有13年之久。

民警當機立斷,馬上與小劉戶籍地孟寺派出所進行聯繫,輾轉找到小劉所在村的村委書記,「警察同志,麻煩你們千萬要留住他啊,他的家人已經找了他十多年了,我們馬上就趕過去接他!」村書記說道。

民警在與小劉交談過程中得知,小劉14歲那年因家中變故輟學在家,一心想改變命運的他只隨身帶了點生活費便離家出走,輾轉到了濟南、青島,最後來到了淄博,因文化水平受限,只能靠在建築工地打零工為生,又因多年來一直沒混出點名堂,便索性咬著牙不跟家裡聯繫。

160公里路程,兩個半小時車程。中午12點03分,昌國路派出所值班室的門被推開,三名男子沖著小劉就跑了過去,其中一名男子一把抱住了小劉,一邊用手捶打小劉,一邊抹眼淚,嘴裡還念叨著「你不知道我們在找你么,你咋就不回家了」。

經了解,三人分別是小劉的堂哥、舅舅與老家的村書記。13年期間,小劉的母親曾多次通過電視台及當地警方尋求幫助;小劉父親身體本來就不好,又因常年思念兒子,已於2013年去世,近幾年,其母親也因日夜思念導致患病在床。

小劉在警方的勸說下,已經答應跟隨家人回家。下午15:10許,在給派出所送了感謝的錦旗後,小劉跟著舅舅一行踏上了回家的路。臨上車前,小劉說道「謝謝警察同志,其實,我真的想回家看看!

4、菏澤警方接連發力,救助兩名走失老人

2月28日9時許,菏澤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接到市民侯先生報警,稱自家老人走失,請求警方幫助。開發區警方立即調取周邊視頻,幫助尋找。當日24時,民警歷時12個小時,最終在人民路大屯成功將走失的老人找到。目前,老人已經安全回家。

3月1日上午9時10分,菏澤市公安局單縣分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曹馬集北街有一名走失的老太太需要救助。值班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將老人接到派出所,並為老人端上了熱水,仔細詢問老太太的家庭住址。因老太太年事已高,總是答非所問,民警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談心,老太太終於說出了「周廟」兩字。民警立即通過微信群尋找老人的家人,很快濟寧市金鄉縣司馬鎮周廟的周先生聞訊來到時樓派出所。原來,老太太是周先生的奶奶,當天早晨從家裡走失,幸虧被時樓派出所及時救助。周先生對民警的救助感激不盡。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通訊員 劉貴增 濟南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網 的精彩文章:

62歲的老人摩旅跑了大半個中國 一封家書吐露心聲
魯能兩本土悍將因傷缺戰國安 超強新銳首發出戰

TAG:齊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