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媒:大陸惠台新措戳到台當局死穴

港媒:大陸惠台新措戳到台當局死穴

自國台辦日前宣布31條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措施以來,在兩岸各界引起廣泛熱議。香港《大公報》3月3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31條惠台措施含金量高、操作性強、接地氣,表明了大陸各有關方面協同配合為台胞台商辦實事、辦好事的決心和誠意,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注入正能量。但台當局卻冷嘲熱諷、含沙射影,竟然說「不利兩岸關係正面發展」、「口惠而實不至」云云。台當局唱衰大陸惠台措施反而暴露了其心虛和害怕的心態。它擔心這些措施加深兩岸經濟融合、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台獨」再無立足之地。

評論摘編如下:

自國台辦日前宣布31條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措施以來,在兩岸各界引起廣泛熱議。尤其台灣輿論高度讚賞惠台新措,認為不僅含金量高,含情量更高,確確實實地表明了兩岸本是同胞、不再分你我,充分反映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這31條措施使台企、台胞在大陸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和更大提升空間,但台當局卻冷嘲熱諷、含沙射影,竟然說「不利兩岸關係正面發展」、「口惠而實不至」云云。此言論讓人錯愕。難道台當局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大搞「去中國化」,就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灣方面不核准部分兩岸春節加班機,令台商舟車勞頓,難道這就是「愛台灣」?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早前呼籲台商回台打拚,卻沒有公布任何優惠措施,連「口惠」也沒有。其實,台當局唱衰大陸惠台措施反而暴露了其心虛和害怕的心態。它擔心這些措施加深兩岸經濟融合、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台獨」再無立足之地。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始終是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要對兩岸同胞有利有益的事情,大陸方面都會不遺餘力地去做。這次送出的「大禮包」是由國台辦、發改委牽頭、會同29個部委和部門進行協商和協調的成果,其難度之大、工作量之巨,可謂前所未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惠台新措不僅在於數量多,而且實用,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這主要是因為大陸經過長時間反覆調研,深入了解台胞的現實需求和切身需要後才制訂的,並非無的放矢。例如,對於台商反映融資難、創業台青希望解決信貸問題等,大陸這次宣布台資銀行可與大陸同業協作,通過銀團貸款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對於兩岸影視界期待加強合作,大陸也進一步放寬兩岸合拍電視劇、電影在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等方面的限制。

大陸新一波惠台措施的另一大亮點便是「同等待遇」,包括12條涉及加快給予台企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和19條逐步為台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其中台企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於大陸企業同等政策,台企可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境、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台企可公平參與政府採購、台企可通過合作、併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措施最令台商振奮。今後台資企業將可與大陸企業一起在涉及政府採購、公共設施方面公平競爭,在國有經濟這塊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31條惠台措施含金量高、操作性強、接地氣,表明了大陸各有關方面協同配合為台胞台商辦實事、辦好事的決心和誠意,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注入正能量。

來源:中國台灣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馬英九、蔡英文這一點風格迥異 台學者:但效果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朱立倫接棒者競逐新北市長 綠營「天王」為何皆不迎戰 看這個就明白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