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武術中為什麼要動靜結合?

傳統武術中為什麼要動靜結合?

《形意拳經》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其意是相對靜止地修鍊身體與相對活動地運用技法。越女在談到「凡手戰之道」時指出:「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一動一靜反差極其明顯。而查拳強調「行如風,站如鼎」;華拳講究「動如本癩靜如潛魚」;意拳有「動如山飛,靜如海溢」的要求;翻子拳也有「行如風雷動似雨,坐似泰岳靜如山」之說。

實際武術的任何形式都離不開動靜體用的變化,動態是指套路演練運動過程中肢體在空間時的瞬間形態或構成的各種圖形,如弧形、折線、曲線和直線;靜態則指套路中動作與動作之間那短暫相對靜止的造型。

動態有快慢之分,疾緩之別,大小之差。快的動作似煙雲翻滾,而慢的動作如雄鷹在空中盤旋;大的動作要充分舒展肢體,小的動作要盡量收縮全身。在快慢、大小的交錯變化中,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充分展示出身體運動的整體效果。

靜態有高低之分,俯仰之別。高的動作如「提膝亮掌」,似青松立頂;低的造型,如「劈叉插掌」,似虎卧草叢;俯視姿態「探海平衡」,如潛海尋珠;「仰身平衡」猶如睡卧雲海。在動靜的變化過程中,可體現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

如器械演練更是如此,那優美絕倫的劍術,像仙女下凡翩翩起舞,飄逸洒脫;那猛虎下山的刀術,如狂風卷浪,勢不可擋;那蛟龍出海的槍術,如雲海翻騰,電閃雷鳴;那勇猛彪悍的棍術,如疾風驟雨,遍地開花等等。

總的要求:

動要迅疾,靜要穩定。

想了解更多散打賽事資訊、散打選手動態、武術散打知識等,敬請關注【散打王官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散打王官方 的精彩文章:

萬萬沒想到,中國古人在搏鬥前都是「嘴炮」!
中國式「巴西柔術」狗拳,地面技曾卡斷俄羅斯武士腳骨!

TAG:散打王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