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玉璞:軍民融合應堅持技術同源與資源共享

馬玉璞:軍民融合應堅持技術同源與資源共享

「軍民融合應做到『技術同源』與『資源共享』,不拋開軍工做民品,也不背離民品做軍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簡稱七二五所)所長馬玉璞如是說道。

在3月2日舉行的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為推動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進一步指明方向。馬玉璞認為,讓軍工技術實現「軍民共用」,從而提高科研效率、降低科研成本、提高軍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實現軍民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

七二五所專業從事艦船材料研製和工程應用研究。除保證海軍裝備和海洋工程裝備的研發,七二五所的軍工成果廣泛應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其經濟規模的90%以上來自民品,而同類軍工企業能做到50%已屬不易。

堅持「技術同源」與「資源共享」,七二五所不僅保證了自身科研經費的來源,同時也創造了經濟效益,為服務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2017年,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由七二五所打造的158個「橋樑關節」——特種減隔震耐蝕橋樑支座功不可沒。「將海洋工程中用到的合金材料與無油潤滑材料等有機結合,設計而成的特種橋樑支座,具有使用壽命長、抗腐蝕性強、安全係數高等優勢,提升了中國大型橋樑支座的技術水平。」馬玉璞告訴記者。

另據他介紹,應用同類技術,七二五所還研發了橋樑轉體支座,可跨越公路鐵路山澗,使橋體在幾小時內轉動90度實現跨越。「這為複雜環境條件下的橋樑施工提供了更多可能。」

軍工技術「軍民共用」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如將艦船上連接艇體與艙內設備的金屬波紋管,用於改善城市集中供熱系統。馬玉璞告訴記者,以往修建城市集中供熱管道時,每隔幾百米就要設置一段U型彎,以應對管道熱脹冷縮帶來的安全隱患。而在供熱網中使用金屬波紋管,不僅可節約建設成本,更可進一步降低輸送的能耗。

長期以來,七二五所秉持創新理念,不斷改寫由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據馬玉璞透露,在橋樑工業領域,承載量4.8萬噸的轉體橋樑支座有望於今年底問世;在海洋工程範疇,繼「蛟龍號」「深海勇士號」之後,服務於更大深度載人作業潛器的材料工藝技術也正在研究中。

「創新要結合市場,確保新技術、新工藝能順利落地。」馬玉璞表示,軍民融合的技術轉化也是同理,「藉由軍工技術開發民品,要契合市場需求、具備廣泛應用的前景,這樣才能實現軍民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法院網 的精彩文章:

韓朝商朝鮮藝術團參奧技術事宜 下午將繼續討論

TAG:中國法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