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母乳是最純粹的信任與依賴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母乳是最純粹的信任與依賴

昨夜,兒子突然帶給我很大感慨。凌晨起夜,回來在黑暗朦朧中看到兒子端坐床上並且喃喃自語。我心中一沉,這是醒透的前兆……媽媽們都知道,娃兒夜醒必要嗨上至少一小時不罷休,並且兒子是個母乳寶寶,逢夜醒必奶睡。我只得在心裡哀嘆一聲,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我知道他定是感覺到我的離開才會從睡夢中醒過來,沒辦法,小娃兒就是如此的機警。我攬過兒子,輕聲安慰他,告訴他媽媽只是出去一下,並沒有離開。這時,奇蹟發生了,他沒有哭鬧,沒有要奶,就這麼安靜的在我的懷抱里重新睡著了。

忽然間我意識到,我的兒子真的長大了,他似乎聽懂了我的話,他的客體永恆性的觀念正在慢慢地建立。(客體永恆性:兒童在生命的頭兩年內形成的外界客體不依自己的知覺而永久存在的觀念。即當客體從視野中消逝時,兒童知道該客體依然存在,並未消失。)為什麼絕大多數的母乳寶寶如此依賴奶睡,他們和媽媽朝夕相處緊密相連,他們把母乳當作了媽媽存在的標誌,吸吮乳房才能夠感知媽媽的存在,從而獲得充分的安全感。母乳是嬰兒來到世界上的第一份給養,是保證他們能夠存活的必要條件。所以母親的乳房對於嬰兒的意義不僅是「飯碗」更是全世界,它是嬰兒對這個世界最初的信任。

這讓我忽然想起了賀敬之的一首詩《回延安》,這是一首言語樸實接地氣但是感情真摯的詩,詩中有一段這樣寫到:

分別十年又回家中。

樹梢樹枝樹根根,

親山親水有親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詩人賀敬之用羊羔吃奶時對母親的深情凝視表達了他對家鄉延安的一片赤子之情。多麼親切而又真摯的情感啊!只有當過母親的人才能夠深切地明白這樣的感情。家鄉對他的養育之恩就像母羊哺育它的孩子一樣無私而又自然,而遊子思念他的故鄉,就像孩子對於母親般一樣的信任與依賴。自己像吃奶的羊羔一樣,對養活自己的故土的依戀、熱愛、感激之情,這份感情即便與故鄉分離十數載亦不能撼動分毫。

我的孩子,多年後,當我們一起回憶起那短暫的哺乳時光,我能想起的一定不會是皸裂的乳頭、堵奶的疼痛、夜奶的煎熬,而你也一定早已忘記了乳汁的味道。但是每一次哺乳的深情凝視,那份本能的愛護與信任將伴隨你我一生。

還記得第一次吸吮的感動嗎?那樣的感動撫平了一切生育的痛苦,那麼弱小的小生命卻在用生命的力量努力地找尋媽媽的乳房,這是初為人母的媽媽第一次如此真實的感受著自己的孩子。哺乳,這是生命最自然的法則,那麼離乳應該和哺乳一樣,都是最天然的事情。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們要的並不是那一口奶,對於已經嘗試輔食的寶寶來說,哪一口食物不比乳汁更滋味無窮。他們要的只是媽媽在身邊的安全感,只是他們還不夠成熟,還沒有意識到沒有了奶,媽媽也不會消失。對於那些被強制斷奶而與媽媽分離的寶寶,難以想像,本來每天好好在吃的奶突然沒有了,就連最依賴的媽媽也突然不見了,這對於幼小的他們是怎樣的恐懼和崩潰。

當然,每一個將要斷奶的媽媽都有她的思考,也許是孩子自然的選擇,自然離乳當然是最皆大歡喜的一種結果,但更多的可能是無奈、掙扎和糾結。但是,請不要辜負一個孩子對母親最純粹的依賴,請認真地問問自己為什麼決定斷奶,請耐心地去了解孩子是否已準備好斷奶。斷奶不是意味著一段養育階段的結束,而是母子關係的升華,當他們的客體永恆觀念完全建立,當他們對母親有了足夠的感知與充分信任,自然就不會再需要依靠母乳這一媒介來感受媽媽的存在。

看著兒子熟睡的小臉,我想我已經準備好了斷奶這個自然而來的情況。我不會再因為「再見媽媽的奶」而失落和悲傷。反而我認為這是值得慶祝的,因為我們的關係已經不再需要靠母乳來維繫。所以斷奶的決定權在於我的孩子而不在於我,只要你需要,只要我還有,我將哺育到你不再需要的那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思九萬里 的精彩文章:

TAG:九思九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