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臭豆腐地圖

全國臭豆腐地圖

臭是一種惡趣味,諸如酸筍、豆汁兒、霉千張、臭鱖魚、螺螄粉……

那到底有沒有一種臭能抵得過臭豆腐?

說到臭豆腐,人們的站隊向來分明,愛吃臭的人,和愛吃甜、辣、酸、鹹的人不一樣。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你們永遠get不到臭餚的美——它的美和「香」是要在一口下咽的食道和腸胃裡綻放的。

GIF

捂著鼻子漸行漸遠的人們要問了:「臭豆腐它到底是什麼(屎)做的?」「臭豆腐是不是壞掉的食物?」「為什麼人們要吃壞掉的食物?」

答:「黃豆,滷水。」「不是。」「因為想證明自己到底會不會拉肚子。」

於是,在臭豆腐地界上插旗劃分板塊的北京、南京、徽州、浙江、湖南、雲南、香港、台灣紛紛來拉票。

傳說帝都的王致和臭豆腐緣起於一個美麗的意外——康熙年間,臭豆腐支撐起了一個進京趕考的舉人的全部生計。

本來是做多了賣剩下的豆腐被腌制起來,後來因為潛心苦讀而被遺忘。等到再次開壇,便發現豆腐已經變質發酵成了另一種惡臭但味道鮮美的品貌,也算是一個歪打正著的美談了。

王致和第一家店面

又依靠著近水樓台的地理優勢傳到宮中,受太后賜名青方,不僅成了宮廷御膳,也在皇城根兒下成了全國臭豆腐的開山鼻祖。

「聞著臭,吃著鮮」是一位在皇城根兒下長大的朋友給我介紹的。

我倆的相識也是源於在國外一起留學,而她送了我一瓶「珍藏」的王致和臭豆腐——真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將這種東西帶出國境,走向世界的。應該算是真愛粉。這也讓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原來留學黨出國必備乾貨list里,不只有老乾媽!

從我打開臭豆腐罐子的瓶蓋到吃上第一口,都是在這位朋友熱切地注視下完成的,明顯眼神里還期盼著我讚歎的回應。那也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的土地上品嘗著京城的臭豆腐……

「嗯,的確很鮮美,有家的味道!」

好奇去查了一下,原來那因為發酵後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分解了蛋白質,形成的氨基酸所致。那一頓我吃了很多,因為王致和臭豆腐還很開胃。

臭味星級:★★★★

調味:黃漿水、涼水、鹽水等腌制,配合窩窩頭、玉米貼餅是老北京的傳統吃法

做法:腌制豆腐乳

到哪裡吃:毛家臭豆腐(地安門店)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小吃店旁

「惡臭但純粹,讓人躁動不安同時又無比可口」,這是美國人(美國美食雜誌《Saveur》評論)對紹興臭豆腐的評價。

可我總在想,煙雨樓台、堪比西子的秀麗可餐才是浙江的正確打開方式吧,實在難以和臭豆腐這麼「油膩」的食物聯想到一起。

「紹興遍地都在賣油炸臭豆腐,只有吃過這裡的臭豆腐才算真的來過紹興。」

這一實錘般的解答來自「紹興土著」的閨蜜小青,她在錘醒我的同時還伴隨著些許傲嬌的眼神。據她說,與其他地方不同,紹興的臭豆腐屬於「醉、糟、霉、醬、腌」菜系中的「霉」,是利用霉莧菜梗鹵浸泡豆腐製成的。而且不止豆腐可臭,千張、毛豆、冬瓜、乾菜皆可臭。

「紹興的臭豆腐縱然好吃到欲罷不能,但也絕對不會在約會的時候吃。」

據說這臭味、霉味讓人慾罷不能的原理在於發酵過程中會產生氨氣,使人吃得到霉中獨特的鮮味和清香。而這讓人遠遠的聞臭而來的臭豆腐,一口下肚也足以讓人「口齒留臭」,這是小青說不能在約會時吃的主要原因。

臭味星級:★★★★★

調味:青蒜、蒜末、酒、辣豆瓣、糖、醬油

做法:炸吃

到哪裡吃:倉橋直街臭豆腐

地址:浙江省紹興市倉橋直街72號(拾三人對面)

雲南人是鍾情於臭豆腐的,其中屬建水、石屏、硯山、呈貢的最為有名。在這裡,臭豆腐有臭的,也有不臭的,臭的其「渾然天成」的味道可以從街頭傳至巷尾;不臭的則是拿近了細聞還要不禁感嘆:怎麼很香啊!

在雲南的建水、石屏、硯山和呈貢,雲南十八怪不是特色,豆腐才是。

黃豆自然是臭豆腐不變的原材料。特別的是製作豆腐漿的水是井水,並且做好後還要用小塊紗布包精心地一塊一塊包起來,這樣製作的豆腐會更加潔白細嫩。如此精心製作的豆腐做出來的臭豆腐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做法,吃法也別有講究——雲南臭豆腐要烤著吃。幾個人圍坐在架著鐵箅子的炭火盆邊,直至臭豆腐在上面烤得焦黃,蘸上用甜醬油、鹵腐汁、椒麻油、蒜泥、辣椒面勾兌的醬汁,再放上芫荽末或薄荷末,邊燒邊吃,也就別有雲南風味了。

這裡只做臭豆腐的水是雲南的地下井水,而製作過程也是靠淳樸的工人一擔一擔地挑上來,這份精心與特別使得製成的臭豆腐有著寒中益氣的保健功效——更是讓人無法不為之鐘情排隊。

臭味星級:★~★★★★★

調味:鹵腐汁、椒麻油、蒜泥、辣椒面、芫荽末、薄荷末

做法:蒸吃/烤吃

到哪裡吃:老李正建水臭豆腐

地址: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硯華西路附近

湖南人是沒有不吃臭豆腐的。

要說非得和其他地區打個擂台賽,也能爭個外地人叫好的榜首。本地人為什麼順位到二三四五?因為好吃的東西太多了。

GIF

在湖南,臭豆腐以前並不叫臭豆腐,叫油炸豆腐。和江蘇的臭豆腐比起來,光是辣度上就起跑領先,外殼酥脆內里鮮嫩,淋一勺辣汁舀一勺蘿蔔乾,再一起吃下肚,百粒園、鹵土豆、豬蹄、刮涼粉這些也別落下,如此搭配才是內行的吃法。

吃臭豆腐的店,名氣最大的那一家還是火宮殿。進火宮殿的人就沒有不吃臭豆腐的,早在1958年,毛爺爺到長沙視察時,還專門去吃了一頓臭豆腐咧。

臭味星級:★★★

調味:辣椒油、香油、滷水、蘿蔔乾、蔥

做法:炸吃

到哪裡吃:李小二臭豆腐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鑽石路601社區

「南京」這個搜索條目一出來,下面緊跟著蹦出來「烤鴨」、「牛肉鍋貼」、「柴火餛飩」、「大包子」……一拉到底卻還是能找到臭豆腐的位置。

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在當乞丐的時候撿了腐壞的豆腐油炸之後食用,結果卻發現很美味,後來做了皇帝以後,對這個味道念念不忘,才有了南京臭豆腐。當然這個故事也被用在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典故里。

GIF

南京臭豆腐分兩種,一是嫩豆腐,白色,在油里炸至金黃就可以起鍋;還有一種灰黑的臭乾子,在油鍋里炸到浮起表面起泡即可撈出食用。

一個小貼士:在南京這座排隊大戶的城市裡,想吃的話請立刻站住腳。

臭味星級:★★★★

調味:辣椒醬、芝麻醬、蒜汁、香菜、蔥

做法:炸吃

到哪裡吃:老緣記緣來坊

地址:南京市獅子橋大排檔對面

王致和先生的家鄉小吃——徽州臭毛腐,實屬最別緻的那一派。

毛豆腐,顧名思義是長毛的豆腐。要想新鮮的豆腐生出白毛,得在豆腐水裡先泡它幾個鐘頭,再撈起發酵,急不得。而長出的絨毛,顏色不同長短不一叫法也不一樣,有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四種。

GIF

常規吃法,先切塊後油煎再紅燒,兩面齊刷刷裹上辣醬,出鍋。

徽州人有多愛吃這道菜呢?根據坊間傳聞,古時候便有一頭挑乾柴一頭挑毛豆腐的貨郎,走街串巷遇到買家,香油和辣椒糊糊一倒,別的都不誇。

臭味星級:★★★★★

調味:蔥、姜、糖、鹽及肉清湯、醬油、香油、辣椒糊糊

做法:燒吃

到哪裡吃:國足臭豆腐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長江中路與九獅橋街交叉口往西一百米左右

別說沒想到,臭豆腐也傳到香港去了。

被食客形容的倒也有趣,「好吃的臭豆腐外表似芝士,皮脆內軟,隔著幾條街也能聞見。」

香港臭豆腐的滷水需要兩種食材,一是老薑連皮,二是海蝦連皮,一同泡製,做起來濕手濕腳。

成品是厚厚的四方型,一份只售一個,紙袋裝著,有甜醬、豆瓣醬可選,從頂部的中間挖開倒入,小心燙口。再來點兒炸大腸,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臭味星級:★★★★

調味:甜醬、豆瓣醬

做法:炸吃

到哪裡吃:佳記小食(旺角店)

地址:香港島旺角登打士街41號

臭豆腐傳到台灣後演變出一個新的功效——治癒想家。

因為據說是1949年湖南籍的老兵隨蔣介石到台灣後帶過去的,那時候的臭豆腐是這些被解編的老兵養家糊口的工具,自然也就融進了家的味道。

與其他地方臭豆腐不同的是,那時候台灣的臭豆腐都是用豆腐乾製成的,下油鍋炸好後再剪成入口的大小。後來又入鄉隨俗地增加了一些台式小清新的調味,不斷改良逐漸形成今天的台灣臭豆腐,還衍生出毛豆蒸臭豆腐這道菜。

如今在台灣,最有名的是巨無霸臭豆腐。其表面酥脆,而裡面有很多孔洞。通常會配上清脆酸甜的泡菜,增加了幾分台式小清新的趣味。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演變,也不再專屬於當年那些想家的大陸人,成了遍地都有的平民小吃。

誰說臭豆腐上不了檯面?台灣臭豆腐要站出來為之正名!

臭豆腐火鍋作為臭豆腐的完美衍生物,被台北一家叫沸點的火鍋店帶入了大雅之堂,麻辣臭豆腐、臭臭鍋讓這家店門庭若市得很——「味之有餘美,玉食勿與傳」才是臭豆腐的優雅真諦。

臭味星級:★★★★★

調味:清脆酸甜的泡菜、蒜蓉、醬油

做法:炸吃/火鍋

到哪裡吃:沸點 鍋的盛焰

地址:台灣省台北市中正區懷寧街17號1樓

互動

你吃過最臭的東西是什麼?

在留言區告訴我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 旭旭子、天琪

攝影|劉一緯 敢於胡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食中國 的精彩文章:

江西老表,背著米粉鋪子闖江湖

TAG:悅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