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文化的「四三二一」

世界文化的「四三二一」

新文人 新章草

文明之光

上下五千年 文脈貫古今

情不為因果 緣註定生死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提倡科學文化 弘揚人文精神

文化微論

世界文化的「四三二一」

章劍華

世界歷史的發展脈絡和世界文化的重點內容,可以從多個角度、用多種方式來梳理和歸納,這裡我用「四、三、二、一」來作個扼要介紹:

四大文明古國:即古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

世界上文明古國的確認有不同的說法。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文明古國有三種:一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古中國。這是認同最多的說法。二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古雅典。這把古中國排除在外,是沒有道理的。三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加、古中國。

目前中國學術界公認的說法是,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四千零七十八年的文明史,也就是從夏朝建立開始。古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古希臘、古瑪雅不算呢?因為希臘文明局限於巴爾幹半島為中心的南歐洲,且時間短暫。我理解,稱之為文明古國,必須同時具備這樣幾個條件:歷史悠久、影響廣遠、獨特獨立,還有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對世界對人類有重大影響、作出過重要貢獻。根據這幾條,中國理所當然有資格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成為「四大文明古國」。

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上半葉。基督教形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他的經典是《聖經》。特點:博愛,人人平等。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產生時間為6世紀。伊斯蘭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它的經典是《古蘭經》。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創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是釋迦部落的王子。他29歲時開始修行,創立了佛教的教義。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他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俠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凈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二「哥」:即哥倫布、哥白尼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義大利航海家。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出現,許多國家競相尋找海外市場,地處東方的亞洲是他們探險的目標。許多探險家紛紛遠航,哥倫布在西班牙大金融家和國王的支持下,開始了尋找東方的航行。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由三艘小帆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巴羅斯港出發,向西航行,企圖橫渡大西洋,到達亞洲。從1493年9月開始,哥倫布再次進行探險,1498年8月,哥倫布來到南美洲北部大河奧里諾科河的河口,無意中發現了美洲大陸。

哥白尼創立日心說: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是波蘭的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立者,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哥白尼上中學時就對天文學很感興趣,曾跟著老師在教堂的塔頂上觀察星空。他相信研究天文學只有兩件法寶:數學和觀測。他不辭勞苦,克服困難,每天堅持觀測天象,30年如一日,終於取得了可靠的數據,提出了「日心說」,並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他的日心體系,即太陽居於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而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都繞著太陽轉動。他把統率整個宇宙的支配力量賦予太陽,各個天體則都有其自然的運動。他系統而明晰地批判了地球中心說,而且從物理學的角度對日心地動說可能遭到的責難提出了答覆。

一興:即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現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13世紀末期,在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14世紀時,隨著工場手工藝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關係已在歐洲封建制度內部逐漸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據已引起普遍不滿,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歐洲各國大眾表現了要求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從而在文化藝術上也開始出現了反映新興資本主義勢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認為中世紀文化是一種倒退,而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則是光明發達的典範,他們力圖復興古典文化——而所謂的「復興」其實是一次對知識和精神的空前解放與創造。

義大利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在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學藝術高度繁榮,史學和政治學名著湧現。在義大利,產生了著名的「藝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在英國,具有代表性的是莎士比亞的戲劇,它歌頌樂觀主義的生活態度,讚美友誼和愛情,主張自由平等,反對封建束縛和神權,反映了時代的要求。文藝復興並不是真正要「恢復」古典的文化,而是藉此抨擊當時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為建立新的社會制度體系造輿論。文藝復興以反封建、反天主教會的鬥爭為主要內容,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精神文明的創新為特徵,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個偉大的轉折。

章 劍 華 人 文 空 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劍華人文空間 的精彩文章:

用再多錢也買不到的真正的奢侈品
寒梅傲雪為君開

TAG:章劍華人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