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歷史人物每日簡評——首任外交總長陸徵祥

民國歷史人物每日簡評——首任外交總長陸徵祥

以史為鑒可以正衣冠、知是非,雪峰居士以公開史料為依據,只為展現歷史人物的一生功過與是非。萬人讀史萬人有言,雪峰居士歡迎大家評論。

陸徵祥(1871-1949),中華民國首任外交總長,民國現代外交制度創始人,職業外交人員。

圖片截圖於網路

母親早逝,少時與父相依為命。時值中國中外思想激烈碰撞之時,地處上海其父深受西方思想影響。不過為未來生計想,送陸徵祥先補古文,考入廣方言館學習外文,後進入同文館攻讀外文。畢業即被清廷外務部外放,任職駐俄公使館翻譯,開啟職業外交之路。

國內辛亥革命爆發,唐紹儀、袁世凱相繼舉薦其擔任外交總長。回國履職外交總長後,改「外務部」為「外交部」。推現代外交制度革新,唯外交主事之人皆為專業人才。唐紹儀組閣失敗後,繼任民國第二任國務總理,奈何時局混亂最終以組閣失敗告終。辭國務總理後,被繼續委任外交總長之職。曾奉命參與談判、簽署「二十一條」,從此被打上「賣國賊」烙印。然,鮮有人知其奉命參與「二十一條」談判後,為國爭取了將其中最為關鍵之「第五條」予以取消。

袁世凱稱帝期間曾出任國務卿。袁世凱敗亡後,則繼續被委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之職,後率團代表中國政府出使巴黎和會。因巴黎和會無視中國主權,與代表團顧維鈞等人共同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其妻培德(比利時人)於1926年病逝後,因傷心過度辭去一切公職。送妻回國(比利時)安葬後,從此居住在比利時,專心基督教會事務,直至1949年病逝。

圖片截圖於網路

居士曰:

陸徵祥曾有言「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足證其一生職業外交的親生經歷和清末民初中國諸多重大外交事件。一生可謂對職業忠誠不貳、兢兢業業並開創外交制度之新風值得稱頌。然,簽署「二十一條」雖說奉命行事,但終是其一生污點。可國弱至此,已能爭取外交談判利益最大化實屬不易。

您的點贊、關注、評論將是雪峰居士繼續努力前行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峰居士 的精彩文章:

元朝相關影視作品較少之我見
晚清一樁野史趣聞,雖有待考證但有不得不說的理由!

TAG:雪峰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