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的文人元宵猜燈謎真賺錢,對得出一個就賺10萬塊

明朝的文人元宵猜燈謎真賺錢,對得出一個就賺10萬塊

在古代,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而元宵節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花燈、猜燈謎,如果不猜幾個燈謎,元宵節就少了許多樂趣。古代的很多大才子都擅長此道,也留下了很多佳話,比如唐伯虎,但這次說的是明朝大才子徐文長。

俗話說:「不過十五都是年」,不知不覺間,元宵節就到了,就來講講跟元宵節有關的故事。元宵節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賞燈猜燈謎,明朝大才子徐文長就是猜燈謎的高手。有一次,徐文長在杭州遊玩,正好趕上元宵節,西湖岸邊都掛滿了寫著燈謎的燈籠。有個人站在一盞燈籠前說:「我的這個燈謎從來沒人猜對過,有猜對的,獎勵一百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錢,關於明朝一兩銀子值現在的多少錢,眾說紛紜,一百兩銀子就是現在的10萬塊錢,確實不少了。

徐文長正好缺錢,就湊過去看看。這是一副燈謎對聯,上聯是: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要求打一件生活中必用的物品,而且要對的下聯,也是一個生活必用品的謎語,一般人確實很難對。徐文長要來筆,在燈籠上寫出了下聯: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下聯一出,圍觀的人都議論紛紛,但還是沒有人猜出來是什麼謎底,只好向徐文長請教。徐文長也很痛快,說:「上聯的謎底是油燈,下聯的謎底是秤。」

燈芯一般都是用白色的線做的,浸在油裡面,可不就像一條白蛇過江嗎?燈芯頭上就是火焰,可不就是「頭頂一輪紅日」嗎?至於下聯,秤桿一般都是黑色的,用完了掛在牆上,就是「烏龍上壁」,秤桿上的星點,在油燈的照射下,不正是「身披萬點金星」嗎?

在宋朝,元宵節也非常的熱鬧,李清照那首《永遇樂·落日熔金》:「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說的就是元宵節的盛世景象。

其實,寫詩有寫詩的規則,它講究押韻。寫對聯有寫對聯法門,它講究平仄和對仗。猜燈謎也有幾條約定俗成的規則。這次給大家看看,例如加火才好煮熟飯,謎底是堯。因為自大一點,惹得人人討厭,謎底是臭。是不是感覺挺有趣,古人也是才思敏捷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故事網 的精彩文章:

李嘉誠:想成為世界首富只需做到以下六點,不想掙錢都難!

TAG:創業故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