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故事 依法

佛教故事 依法

佛教故事 · 依法

圖 / 網路 編輯 / 顏紹君

佛陀成道後,一日在優樓頻螺聚落的尼連河岸邊菩提樹下靜坐,心中思惟著:『一個沒有恭敬心的人,自然無法恭敬、孝順師長,不願聽從教誨,所作所為無所忌憚,放縱私慾,任意而行,便失去受益、提升自己的機會,將為種種煩惱、苦難所纏縛逼迫。相反地,若人能以恭敬謹慎之心,孝順、侍奉師長,無有違逆,自身則能有所受益,常常處在安詳、喜樂的境界中。』

接著,佛陀進一步思惟:『世間若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優於我者,無論他是天人、人、魔、梵天、沙門或婆羅門,我都應該向他請益、學習,恭敬供養。』於是佛陀仔細地觀察諸世間,卻發現沒有任何人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能夠超越已覺行圓滿的自己。於是,佛陀心想:『我應親近、依止、供養、恭敬、尊重我所證悟的真理,因為過去諸佛皆是如此奉行,未來諸佛亦將如此遵行,所以我應效法過去、未來諸佛,親近、依止、供養、恭敬正法。』

此時,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綜觀世間之領悟,明了三世諸佛都是依法而住,自己也應跟隨三世諸佛之行,依法而住。於是天王來到佛陀的面前,恭敬地對佛說:『世尊,誠如您所開示,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都是真正覺悟真理的聖者,能夠破除一切煩憂熱惱,一切皆依法為師,所以時時親近、依止正法,就是三世諸佛所說的共法。我應要尊重佛陀的教法,時時憶念佛陀的教導,尊重供養無上法。』梵王深深地讚歎、禮敬佛陀後才離去。

典故摘自《別譯阿含經·卷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城市佛教協會 的精彩文章:

見性離相,無住生心
無上菩提戒為基,圓滿成佛智先啟

TAG:海城市佛教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