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歸迅速貶值,為何大量中國人還要去留學?

海歸迅速貶值,為何大量中國人還要去留學?

來源:公眾號【海外眼】

「海歸」大概是世界上貶值最快的東西之一。

近年來,時常湧現出一些關於「海歸」找工作難、起薪低的新聞。

海歸的「光環」從光彩奪目到黯然失色,人們對海歸的態度,也逐漸從羨慕不已轉變為冷靜對待。

有人不禁問:海歸光環淡化,競爭力逐漸變得與本土高校畢業生幾乎無異的情況下,你為什麼還要選擇出國留學呢?

對啊,感覺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考。

那麼,過來人是怎麼說的呢?


知乎用戶:雨露風聲(德國萊比錫讀預科t kurs在讀。當年參加高考,錄取學校是復旦醫學。)

德國的教育水平和水準比國內高……為什麼要在意海龜和鍍金,很有價值嗎?真正重要的是你學了什麼。

我不明白為什麼海龜不受重視就放棄出國讀書。

第一代出國讀書的人,比如季羨林先生,他有想過鍍個金然後就回來嗎?如果如此,他為什麼會選擇基本沒有就業前景的吐火羅文?

我高中所在的學校是上海某外國語學校,去德國留學參加的是dsd項目。什麼是dsd項目?就是要在高中三年完成基本文化課、高考考過211分數線的同時,學出德語。

這很難嗎? 這當然很難。一周的文化課里,英語課比其他班少3節,語文數學課少1節,同時趕上了上海高考改革3+3,德語一周11節課。在dsd考試之前,走著路腦子還在自行背東西,撞到過學妹……

而德國的學校在世界上的排名最高只有慕尼黑大學(第40),所有大學排名基本在200-500之間晃(因為德國沒有所謂的精英elite大學)。

現在我身在德國,捧著熱茶、碼著字,不禁會思考,值得嗎?值得。

德國的預科,比如我所在的萊比錫,預科入學率只有12%,成功畢業率只有60%。

在預科,複習高中知識的同時,需要學習諸多在國內大一都碰不到的東西。

而在大學,外國人準時畢業率40%和綜合畢業率60%也促使著你必須要學會真的東西,而不是混日子。這是一個大學不可能混著過去的國家。

至於畢業之後,回國工作機會是不是佔優?這個問題重要嗎?你學到的是別人的十倍!你不是一個只會google(百度)的大學生,這是你的優勢,是你在棺材板里也不會後悔的優勢。


知乎用戶:達海Tatsumi

因為留學的價值本來就不在光環上。

無論是幾年前對海歸的盲目崇拜,或是如今貶損海歸,這些觀點都是不理智,盲目的,過分追求效率而忽視公平的。

就生源上來說,單看學習成績,在我看來,美國top50大學的平均水平大概是國內985、211的保研水準,學生算是很優秀的一批人。但是就自身資質來說,國內好大學的好學生也完全不差。

差距在於教育,以及環境。

就我從事的計算機軟體行業,美國的公司鮮有對編程語言有具體要求的情況。

公司用java,你只會cpp或者c sharp?沒問題,面試沒差,來了再學。公司用python,你只會java?沒問題,面試演算法答好,基礎知識都懂,來了再學。我現在所在的組的同事幾乎都是java出身,大家來了很快就上手python了。

國內呢?即使阿里、騰訊、百度這樣的大公司,我看到的面試題也有非常多的集中於語言層面。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做特別要求性能,或者充分利用語言推論的職位,那些需要大量記憶的內容,用的時候隨便在網上查一下就好,何必要求面試者掌握這些很可能用不到的東西呢?

因為大學就是這麼教的。

我們的課本為了和噁心的考試匹配,生怕漏過任何一個可能考試出到的細節,用詞考究嚴謹,但讀來乏味無趣,重點不清晰。因為大量的知識細節的插入,導致知識組織不系統,因果脈絡不清晰。

而且計算機科學行業的一個永遠的核心就是,某項技術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某個痛點,有需求才有發展。可是我們的課本永遠不會去解釋面向對象解決了什麼痛點,template到底用來幹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const,我們為什麼要把頭文件和源文件分離。

只是把東西拿出來,告訴你,記住就好,考試會出。

然後我們整天被科研和辦公室政治綁架的老師,也不得不省下心力照本宣科。

而在美國,教科書各種賣萌搞笑就不說了,什麼北極熊踩電門之類的,也不糾結於細節。我們有一門課一學期下來,html,css,js,python,angular,mysql,database什麼亂七八糟的都要用。放到國內呢?大概買一本厚厚的書,然後一學期css那些有的沒的style都背一遍吧。

當然美國大學也很累,非常累,我一學期只有四門課,但是每天幾乎都要兩點才能睡。因為作業很難,project很難,你還不能抄,作弊可不只是考試,還包括作業。

我們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一批學生,可惜我們的教育系統,真的很懶。


知戶用戶:矽谷IT胖子

第一是開啟移民模式。早點登上美帝的快車,最差最差,也能過一個平庸但山清水秀的生活。

第二是學習知識和文化,這個是很書生氣的回答。有人見多了海歸感覺「不過如此」,是的,是因為學得真正好的不可能回國。採樣問題。

第三是一種教育經歷。受海外教育就像以前的大學文憑,有了也沒什麼,但沒有總容易被人瞧不起。《圍城》說得好,這玩意就跟水痘一樣,你不留學,就沒抵抗力;留過了就免疫了。

第四是留學比國內考學容易。國內高考、考研其實挺費勁兒,家裡有關係的可以佔便宜。現在美國為了賺錢,本科研究生全面放開,出國讀書比在國內考學容易多了,大城市家長又沒幾個差錢的。

第五是人生經歷。忽然獨立,忽然到一個全新的文化和社會下,往往會激發年輕人的靈感,造成人生飛躍。總在一個城市、一個地方、父母身邊,是很無聊很磨滅鬥志的。


人們為什麼一定要留學呢?雖然我的碩士和博士都是在國外念的,但是我其實並沒有好好思索過這個問題。

人們總搬出來古人的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細想來,讀什麼書,怎麼讀書很重要;同樣,怎麼行萬里路,也影響你的思維。

不可否認,現在每年出國求學的國人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都真正學到東西了嗎?

我曾在飛機上碰見一個在英國讀書的重慶小妹妹。她所在的英國城市我沒聽說過,於是略帶憐憫地問道:「你上學的地方有別的中國人嗎?」小妹妹一臉驕傲地說「中國人?我們那一層宿舍都是重慶人,天天打火鍋咯!」

在國外能常和老家人在一起打火鍋是幸福的,但是另一方面,這樣的話出國留學的意義又在哪裡?

我在歐洲學習和工作這幾年,自己曾經是學生。其實我完全理解人們喜歡和自己的同胞待在一起:這是最自然的感情,不光是中國人這樣,印度人也這樣,混中國的西方人也這樣。

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到底如何能真的讓自己在異國他鄉的時光學到真東西,然後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也看每個人自己的努力了。我覺得如果有心去觀察和體會,在什麼環境里都有收穫。

最簡單一層次的收穫是在感官體驗上:這個國家的房子是這麼建的,這個國家的老百姓是吃這樣穿那樣。

高一層次的收穫是在知識層面上: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制度……

更深一層次的收穫則是看到不同文化間的共性與差異,並且理解這種共性與差異。

在美國留學能學到很多,去北朝鮮留學一樣能學到很多(別笑,我真認識去北朝鮮留學的)。

托克維爾當年去美國溜達一圈寫下了《論美國的民主》,Adam Johnson去北朝鮮旅遊兩禮拜寫下了獲得了普利策獎的小說《The Orphan Master"s Son》。

但是如果頭腦是封閉的,去過的地方再多,也不過是肉體留下很多到此一游的照片,心靈依舊是原地踏步。

當然,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各自的活法。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說的,有的人天生是牧羊人,雲遊四方;有的人是麵包師,守護家鄉。

幸福沒有一定之規,只要適合自己就好。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我的胃最愛國,沒毛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眼 的精彩文章:

石油即政治,和中東爭搶了這麼多年,美國或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通貨膨脹率3300%、欠錢不還、天天罷工,這個國家怎麼了?

TAG:海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