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賦能電視業潛藏新同質化危機,內容才是差異化的根本

AI賦能電視業潛藏新同質化危機,內容才是差異化的根本

[釘科技述評]AI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像凱文凱利所說的那樣,成為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彩電行業同樣視之為風口,將AI標配成電視的新基礎能力。然而,一個新問題卻悄悄浮出水面——在內容無法做到足量、差異化的時候,AI賦能的電視,難免從一種同質化,走向另一種同質化。在硬體體驗趨同、AI能力無差異的情況下,彩電業務實的發力點依然是內容。

AI標配帶來新同質化迷局

「風口論」在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甚至成熟品牌所接受,畢竟,「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無非是對「時勢造英雄」的一種全新表述。

作為「風口」,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曾造就一大批新興手機品牌和O2O服務品牌,而當前的最大「風口」之一,便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頗有「大風起兮雲飛揚」的意味。

2017年前後,推出人工智慧電視成為行業企業的標準動作。由過去的被動智能轉向主動智能,甚至代替用戶進行思考、決策和執行,這是人工智慧電視發展的方向。從行業來看,如同智能電視的滲透率高達90%以上一樣,人工智慧也漸成電視標配。交互方式的改變,便捷體驗的提供,是現階段人工智慧技術對電視產品的主要賦能點。

釘科技觀察發現,人工智慧在電視產品上的應用現階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語音交互。通常經由遙控器實現,主要應用於信息檢索,如頻道、片名等,甚至還有一些環境信息,比如天氣、時間等等。目前語音交互在一些電視產品上已經與圖像識別相結合,從而實現相對更有趣的操作。

二是個性化推薦。主要是基於機器對於用戶數據的學習,通常個性化推薦表現為用戶高頻觀看的內容類型的推薦,一定程度上可以省去部分檢索時間。

僅就上述內容來看,在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紅利的同時,人工智慧技術的「標配化」實際上也為電視業帶來了新的同質化難題。如果想僅從技術應用層面獲得差異化體驗,至少需要各品牌的人工智慧在繼續學習和成長中走向不同,而成長,僅靠人工智慧技術本身是無法達成的。

語音交互、個性化推薦,發揮作用所依賴的基礎都是內容。缺乏足量的內容支撐,所謂的AI,其實仍只是個概念;沒有差異化的內容能力,AI技術本身再先進,也難以提供差異化的觀看體驗。

僅靠硬體難有差異體驗

當人工智慧漸成電視標配,並作為基礎能力服務用戶,廠商的差異化策略開始向硬體本身回歸。

當前,電視產品硬體層面的差異化,主要體現為顯示技術的陣營分野:液晶顯示當前仍是主流,為延長生命周期,液晶陣營廠商在技術升級方面可謂不遺餘力,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參與廠商眾多的便是量子點技術;也有廠商認為液晶技術應當被顛覆,而顛覆派主要由兩大陣營構成,延續「有屏」的OLED陣營以及倡導「無屏」的激光顯示陣營。

不過,儘管上述顯示技術互有攻守,但單純從人肉眼的敏感度而言,如果不是在對比觀看狀態下仔細辨別,實際上很難感知到明顯的視覺差異。如果想從顯示技術上獲得差異化體驗,理論上至少需要有更多更具顛覆性的顯示技術出現,但一方面,OLED與激光尚未完成對液晶的「顛覆」,另一方面,肉眼的敏感度短期也難以得到進化,不同的顯示技術,當前尚無法構成足夠的差異體驗。

針對觀感,也有廠商將清晰度提升看做實現差異化的路徑,1080P、2K、4K產品應運而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4K顯示也在逐漸成為產品標配,差異化依舊難以體現。

從現階段來看,無論機身厚薄如何,邊框寬窄幾許,模塊分體還是整機一體,都並未跳脫平板這個基本形態。這意味著,從外觀上看,不同型號、不同品牌的產品都無法形成顛覆性的差異化,「千機」基本上仍是「一面」。

內容依舊是差異化的根本

當人工智慧技術漸成標配,當不同顯示技術尚難被肉眼感知區隔,當4K解析度愈發被整個電視行業作為共同追求,電視的差異化難以從操作系統、硬體技術等層面實現,現階段仍需要由數量龐大、體裁豐富的內容來支撐。

2015年左右,電視行業迎來一波發展高潮,這波高潮的興起更多歸功於一個概念的出現,那就是「互聯網電視」,這個概念下的產品給用戶帶來了多年不曾遇到的新鮮感,從而成就了為數不少的新興互聯網電視品牌。

從本質上來看,「互聯網電視」所構建的差異化體驗,就在於其將內容和硬體相結合。不同的人,即便使用著同品牌、同型號的電視產品,但觀看著不同的內容,享受著不同的服務,生成了不同的數據,這樣,才有了產品的「千人千面」。

隨著顯示效果升級的終端先行,內容也需要更有品質,4K時代的開啟正呼喚更多4K片源的出現。釘科技注意到,在人工智慧+4K漸成標配的當下,類似海爾與阿里的合作,為電視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範本。

以2017年海爾與阿里合作的海爾阿里四代電視為例,其全球首創4K影視VIP俱樂部,可覆蓋不同家庭成員的娛樂需求,2000部4K影片存儲在阿里雲庫中,觀影一部4K大片的成本僅需0.8元。

另據了解,2016年初,阿里旗下優酷土豆攜手華為推出了「4K花園」品牌,去年初的「中國4K映像節」上,4K花園方面曾透露,其已與150個製作團隊合作,目前每月新增真4K自製節目100多個小時,預計到年底節目時長將達到3000小時。上述4K內容無疑也將為海爾與阿里的合作賦能。AWE 2018期間將推出的海爾阿里五代電視,4K內容數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全球首創的4K影視VIP俱樂部,內容除包括每年超過幾百部4K、藍光影視內容外,還可調用內容片庫超過上百萬集。

人無我有、觸手可及的豐富4K內容以及龐大的內容庫,這就是海爾阿里電視提供的差異化體驗。此外,人工智慧以大數據為基礎,而無論是阿里+海爾生成的豐富的內容數據,還是海爾電視的龐大用戶數據,經過分析處理,都將成為海爾阿里電視人工智慧的學習材料,從而達成人工智慧的進化,也有逐步衍生出人工智慧差異化體驗的可能。

可以說,無論是電視體驗的差異化,還是人工智慧的進化,豐富的內容,都將功不可沒。海爾阿里強強聯手將形成「虹吸效應」,樹立AI時代彩電業的新標杆。而AWE 2018期間發布的海爾阿里五代電視,在交互、娛樂、教育、購物等多場景實現迭代,也將成為AI電視差異化創新的新樣本。(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釘科技丁少將:海爾2419億元全球營收背後,這三點值得注意
實現盈虧平衡後,2018年360手機要「高築牆,廣積糧」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