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

網友故事小等她:

中國西北地區1974年3月進入了持續的旱年,秦始皇陵東側西楊村的村民不得不打井取水,村民挖了一半的廢井,他們挖到了一座石像,這是何方神聖?

不久後,考古隊進駐西楊村,有誰能夠想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後震驚了全世界。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它們是以個體形象呈現的整體塑造藝術,這8000兵馬造型各異,絕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巔峰之做。為何史書沒有記載?

考古研究表明,這些兵馬俑的製造年代,大約在秦統一全國的公元前221年動工,至公元前209年結束,前後大約歷時10年,需要幾萬工匠共同勞作。

很多人一致認為是因為當時修建這一聲勢浩大工程的工匠全被殺掉了,導致這一工程無人知曉。然而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網友我再塵世修行:

秦兵馬俑數量驚人,工藝精湛,氣勢磅礴。工程量非常龐大屬於皇陵工程建造的一部分。史書上卻隻字未題也是一大歷史謎題。至到建國初期1974年才備一耕田的農民發現。整整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未被發現。不合常理,非常神秘。依考古發現,結合秦皇陵有關記載分晰,可能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因時間倉促是未完工的工程。現今發現的秦俑坑道位於皇陵東面1,5公里處共四個俑坑。1號2號3號坑發現大量人俑車馬。而4號坑有坑無俑。秦俑作為象徵皇陵的護衛或秦始皇死後要歸他調遣的軍隊。應排布陵墓四周。但只發現東面,其它三面沒有,證明這項工程只是初期開始就被迫腰折。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君主專政的統一王朝自詡千古一帝,稱始皇帝。大秦基業要專承千秋萬代。為彪炳自已的功業由承相李斯為其統籌修建驪山皇陵。舉全國之物力,財力,人力。動用四十萬勞工,歷時近二十年皇陵主體完工,兵馬俑坑要晚於主陵開工,是主陵的附屬工程。秦始皇在位十五年病逝於南巡途中,時年38歲。公元前210秦二世繼位。公元209年全國大規模農民起義反抗秦暴政。公元207年劉幫入關攻佔皇城秦朝滅亡。驪山陵墓工程太過浩大秦始皇去世時工程還沒完工。做為開工較晚,還有大量工程沒完工的外圍工程沒被記錄可能性很大。

網友旋渦鳴人:

這個問題分析起來的話,恐怕原因就要複雜得多。

首先是兵馬俑的問題,這個東西陪葬起來的話,很有可能是秦始皇是首創,或者說是秦始皇大規模應用了這種殉葬體制,在此之前,秦國或者是六國之行的陪葬品都是拿活人或者是一些活的動物作為殉葬品,畢竟這樣才能體現出來一個王的雄心,在此之前,就算有陶俑殉葬的體質,但是肯定規模沒有秦始皇這麼龐大,秦始皇可以說開創一個先河。

另外一點,秦始皇之所以願意用兵馬俑作為陪葬行大運分原因,他是不願意沙,海底下的士兵的生命去為他殉葬,這一點與儒家一直宣揚秦始皇暴政的觀點有很大不同,其實這一點上面,如家可以說一直不遺餘力地避開。某些重要的點去抹黑秦始皇,比如說焚書坑儒他們一直不肯說,如生就是當初裝神弄鬼的那一批人,他們一直把焚書坑儒兩件事情合併起來說原因就是為了體現天下蒼生大義,我們為了保存中華文化的知識,而選擇與暴虐的秦始皇對抗,結果我們被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2018年不是「狗年」,而是「獅年」?

TAG:華夏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