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加坡船東破產 中國承建價值10億的海工船或被棄

新加坡船東破產 中國承建價值10億的海工船或被棄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日前,一家新加坡航運公司向當地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引人關注的是,這家公司曾和中國武船集團簽訂造船合同。這意味著,武船集團將面臨棄船風險。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2月26日報道,由於負債已高達8.77億美元(約合11.6億新元),為避免被清算,新加坡一家航運公司——奧托海事有限公司(Otto Marine Ltd.)向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報道截圖

報道稱,奧托海事目前已經從新加坡交易所摘牌。其提出申請,要求接受司法管理。根據彭博社此前獲得的司法管理申請,造船商希望在法院的監督下扭虧為盈,並在重組債務時不讓債權人插手。

新加坡法院舉行了閉門聽證會。會上,新加坡航運企業申請了司法管制人員,並提出相關請求,但債權人的律師提出休庭辯護。聽證會目前已經延期到3月12日,具體的聽證日期由法院確定。

奧托海事此舉來自於大華銀行(UOB)今年1月提出的一項申請,後者要求奧托海事結清1960萬美元的債務。

在一份宣誓書中,其執行總裁、馬來西亞大亨丘志肖(Yaw Chee Siew)表示,奧托海事無法償還債務,其現金流可能僅夠再維持兩個月。他表示,該公司的總資產約為8.69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產不太可能全部收回。

該公司已經聘請PRP律師事務所,並打算從KordaMentha Pte任命一名司法經理。據悉,目前奧托海事已經從一家匿名公司獲得了投資意向書,如果符合某些條件,這家匿名公司願意投資奧托海事。

奧托海事公司由70家在新加坡和海外設有子公司,聯營公司和間接子公司的實體組成。

其在印度尼西亞的巴淡島經營一家造船廠,並在全球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市場部署了一批近海支持船。

與離岸海洋領域的許多其他參與者一樣,2014年,原油價格暴跌導致近海船隻和造船業的需求下降,奧托海事公司遭受重創。

據了解,奧托海事成立於1979年,於2008年在新加坡上市。截至2016年6月,奧托海事累計虧損增加至2.03億美元。當年10月,奧托海事從新交所主板上摘牌,丘志肖(Yaw Chee Siew)以每股0.32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成為該公司執行總裁。

丘志肖,圖片來源見水印

根據丘志肖提交的文件,他和附屬公司多年來向奧托海事注資2.08億美元。

對於目前奧托海事再次面臨困境,丘志肖表示不會繼續承擔公司債務,並為公司注入新資本。

奧托海事的子公司澳大利亞海工船東Go Marine Group與其子公司Go Offshore已經於去年年底進入破產管理程序,成為又一家在此次市場衰退中破產的海工企業。

武船製造的7艘海工船或面臨被棄

據國際船舶網介紹,2014年8月,武船重工和奧托海事簽訂了4(確定建造)+4艘(船東具有選擇權,觀察者網注)平台供應船(PSV)訂單,交付期定於2016年,這8艘船採用Ulstein的PX121型設計。

對於船價和具體合同細節,武船集團並未公布。但按照當時行情,單價約2800萬美元左右,4艘生效訂單總金額約1.1億美元,合計約7億人民幣。

據當時媒體介紹,除了擁有能夠容納石油、水、鑽井液等多種貨物的儲罐外,新船還擁有4個不鏽鋼(產品庫、求購、供應)儲罐,用以運輸易燃液體或腐蝕性化學製品。

另外,奧托海事在武船重工訂造了4艘三用工作船(AHTS),單價為1750萬美元,合計7000萬美元,約合4.4億人民幣。兩筆訂單總計約11.4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奧托海事目前擁有在運營船29艘,未交付手持訂單8艘,包括平台供應船4艘、三用工作船4艘,均屬於海工船範疇。其中7艘是由武船集團建造尚未交付,含4艘平台供應船和3艘三用工作船,總金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目前看,這7艘海工船交付的可能性很小。

業內人士指出,正常情況下,在簽合同後,船東會向造船廠支付20-30%的訂金,之後會在開工、首個分段上船台/入塢、主船體合攏、下水/出塢等節點各支付一部分資金,最後在船廠交船後付清全款。但在海運市場低迷時,也有首付比例會低至5%的情況。

另據媒體報道,由於原油價格暴跌,致使訂單合同枯竭,奧托海事成為眾多油服公司中不能支付債務的一家企業。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中,在東南亞,至少有150億美元的債券和貸款陷入困境,其中奧托海事、斯韋伯控股(Swiber Holdings)、毅之安控股(Ezion Holdings)和以斯拉控股(Ezra Holding)涉及其中一半債務。

達拉斯Haynes & Boone LLP律師事務所稱,自2015年以來,油價暴跌至少令134家北美石油生產商破產。隨著2017年油價從底部上漲約50%,這一速度已經放緩。

油價下跌拖累海工船發展

據業內人士介紹,船廠的產品主要分兩大類:一般貨運船舶和海洋工程平台及輔助船舶。其中,一般貨運船舶訂單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出現減少。海洋工程平台和輔助船舶訂單,在2014年油價出現下跌後也出現銳減。

雖然海工市場低迷,但是武船集團在2015年卻接連獲得海工船大單。根據中船重工當時發布的消息,武船集團與新加坡船東簽訂的6艘8000HP AHTS、10艘16000HP三用工作船日前獲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批複,其中武船自主設計的8000HP AHTS船型是首次打入國際主流市場。

對於新加坡船東頻頻與國內企業簽訂海工船合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油價暴跌,船海工程產品價格也呈現下跌態勢,船舶運營商可能期望藉機抄底。

而對國企造船企業來說,海工產品「交付難」目前已經反映在中國船舶的財務和經營上。

據微信公號「航運交易公報mp」介紹,根據中國船舶2017年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凈虧損2.93億元。中國船舶坦言,受海工市場持續低迷、原材料價格上漲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預計全年凈利潤將繼續虧損。當時分析認為,如果這樣,2017年將是中國船舶連續第二個年度虧損,按照上市規則,中國船舶2018年或被ST。

對此,2017年11月13日,中國船舶發布全資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部分海工產品合同轉讓公告。根據公告,上海外高橋造船擬將手持的7座自升式鑽井平台及4艘平台供應船轉讓給天津中船建信海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中船建信海工),合同金額總計74.84億元。

「鑒於中船工業這麼處理外高橋的海工資產,如果新加坡船東棄船,中船重工也可能會這麼處置武船的海工資產。」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

據了解,武船集團全稱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34年,原名武昌造船廠。「一五」期間被國家列入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下有18個子公司,是我國重要的軍工生產基地和以造船為主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企業。除海工船外,武船集團還負責建造了「向陽紅」系列科考船、環境監測船、巡邏艦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荷蘭外長造普京的謠,這下慘了
「他宛如戲台上的老將軍,背上插滿FLAG」——謹以此獻給就職一周年的特朗普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