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為何要一把火燒了南京城?為何不稱帝推翻滿清?

曾國藩為何要一把火燒了南京城?為何不稱帝推翻滿清?

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一個外號「曾剃頭」,一個外號「剃頭匠」。事實上在古代的軍隊,無論中外,「屠殺」 的情況反而是比較常見的。現在軍隊能這樣是時代的進步。清朝的軍隊屠殺老百姓根本不應該是什麼大新聞。至於為何曾國藩攻進天京時要屠城,原因就比較複雜了。

其實曾國藩的湘軍是沒有正式的編製,其軍餉來源也主要來源於厘金和湖南士紳的資助。可是,湘軍到了江西,江西士紳就不給,但是戰爭消耗太大,沒辦法,只能搶劫,搶士紳和平民是不行的,只能搶太平軍的。南京保衛戰,湘軍作為主力,犧牲那麼大,所有人都憋著一口氣,打了這麼多年仗,不最後搶一把就沒有機會了。

再說,湘軍是什麼啊,團勇,團勇是什麼啊,半正規無編製地方武裝力量,為什麼清政府要用團勇鎮壓太平軍啊,因為正規軍不上。為什麼正規軍不上啊,因為沒錢,發不起餉。所以只有外包招標給地方地主啊。地方地主憑什麼竟標中標啊,因為有好處。那麼問題來了,地方地主集團的好處在哪裡?反正不在朝廷,朝廷要有錢也不至於外包了。

然而,地主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他管可持續發展不發展啊,他考慮什麼的民心所向啊,自己出錢出力打完一場仗誰不搶啊。而且地主畢竟不比朝廷,養軍隊很花錢的,大地主怎麼辦呢,繼續外包,招標更小的地主。團勇就是這一層一層招標的結果,可是蛋糕就這麼大,誰不搶啊。再說地主縱兵劫掠省的是自己的錢啊。所以,曾國藩的軍隊經常是攻下一座太平軍的城池總要放假幾天,公開允許士卒搶劫、發泄,另佔領天國首都更是把天國財寶洗劫一空,再放幾把火消滅罪證,朝廷追查就說:毀於戰火。

過了一段時間後,同治皇帝收到了曾國藩的奏摺,這份奏報的大意是這樣的:你應該知道太平天國存在了10年左右,別人也都說他是很有錢的。所以我和弟弟曾國荃說好在攻下太平天國後,把所拿到的錢都給國家用來解決國家的經濟問題,但是我們卻沒有得到太平天國的錢。

同治皇帝看到這份奏摺後十個失望,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於是他下了批複:既然沒有找到這筆錢,那自然也就不用交這個錢了。可是為什麼會有傳聞說太平天國很有錢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改名為天京的同時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在這個裡就有「聖庫」制度,所謂的「聖庫」制度,它要求老百姓上繳錢來統一分配,為此它還有具體執行標準,如果不執行的話就會治罪甚至處死。

可想而知,這個太平天國的「聖庫」是很有錢的,那到底有多少錢呢?其實這個答案在張繼庚給朝廷的密信中就可以得到。那我們下面來看看這些密信中有哪些相關信息。

張繼庚他是在太平軍把南京攻克後成為了清朝的卧底。在他是卧底的時候一共給清朝寫了7封信,裡面記載了有關太平天國的很多東西,比如政府機構、經濟情況以及軍事情況等。

其中在第一封密信中,張繼庚就寫到了經濟情況,大概是:在佔領南京後,太平天國就有了1800萬兩,可是過了段時間就成了800萬兩。其實在那時,「聖庫」制度已經被破壞了,洪秀全在建立自己的金庫。在其它密信中寫到聖庫的具體位置。

所以說太平天國聖庫有白銀1800萬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可是曾國藩卻說沒有發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相關的專家們解答了這個問題,他們說道可能一部分被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拿了,比如說洪秀全等,還有部分被曾國藩等湘軍拿了。

在太平天國滅亡之後,太平天國的這個寶藏也就成為了一個歷史性的謎題。

曾國藩打仗,每到一個地方都讓士兵先挖戰壕,然後全部進入戰壕中,不論是攻城還是野戰,他都是這一招。而且每每以兩三萬人的兵力,包圍和全殲對方几十萬人。

這樣的戰術讓我們很好奇,拿著大刀長矛的清軍,自己跳到戰壕裡頭,如果敵人沖了過來,居高臨下,從戰壕上頭用長矛刺,或者用石頭砸,這不是送死嗎?怎麼可能逢戰必勝呢?

原來我們上當了。曾國藩的軍隊中,沒有冷兵器,全部都裝備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和火炮。

原來受李鴻章僱傭的華爾洋槍隊,在戰場上的傑出表現啟發,曾國藩做意識到了現代武器的威力,募集了大筆的資金,購買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發射米尼彈的前裝線膛步槍,12磅野戰滑膛炮,在主力部隊中,徹底淘汰了冷兵器。

這些武器是一個什麼水平呢?就是美國內戰中,北軍的標準裝備。前裝線膛步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由於它的槍膛內有來複線,所以射擊的準確性大幅度提高。

而一隻完全是由現代步槍和火炮組成的軍隊,該怎麼打仗?當然是挖戰壕了!所以曾國藩是戰壕戰的發明者,西方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明白這個道理。

憑藉著挖戰壕「打呆仗」的方式,清軍不管在內戰中還是抵禦八國方面,都具備了預支抗衡的實力。鎮南關戰役里,裝備夏斯波步槍的法軍,在戰鬥中遭遇了馮子材指揮的王牌部隊,該部隊全部是用連發步槍和加特林機關槍組成的,對法軍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導致法軍大敗。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驚訝得合不上嘴?是的,這和我們通常被告知的歷史完全不同。由於受到使用先進武器獲得了一連串勝利的刺激,清軍不僅僅大量購買外國的先進武器,也開始了仿製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洋務運動。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清軍裝備差呢?恰恰是這些洋務大臣的政治手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在給朝廷的奏摺里,都是誇大對方武器的優勢,不提自己武器的能力,因為這樣才能從朝廷要到錢。

因為靠武器的優勢打贏了仗,並不能凸顯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們在每一次的勝利奏摺中,都把自己描繪成以弱勝強,以劣勝優。甚至故意瞞報實際的戰場情形。

曾國藩從來不提他到底是怎麼打呆戰的,為什麼要挖戰壕。反而聲稱對方的火力極猛,武器極先進,而他們則似乎只是靠著大刀長矛之類的東西,就把對方打贏了,以凸顯自己的英勇和才智,萬一敗了,那也是器不如人。

那麼你也許會問了,既然這個時候的湘軍和淮軍已經都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為什麼會在甲午戰爭中敗得一踏塗地?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又如此的不堪一擊呢?

曾國藩所處的年代,是清王朝由盛轉衰、內憂外患的時代,曾國藩曾因母親去世而返鄉,正值太平天國橫掃湖湘大地,即將推翻清王朝統治之時。於是他棄筆從戎,通過組建湘軍,掌握了地方大權。

到1863年湘軍攻下天京後。曾國藩已經控制了整個統治集團,王闓運、曾國荃等人多次向曾國藩建議,讓他利用手中掌握的湘軍,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做一個漢族黃帝。但是,曾國藩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他不但自己不做黃帝,還在鎮壓太平天國之後。主動解散了湘軍,並讓哥哥曾國荃離職回家。

曾國藩拒絕稱帝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他的性格和思想。

他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鑒的影響,有著根深蒂固的忠君報國思想。他組建湘軍的目的很明確,保衛地主階級利益、保衛明教、保衛清朝。曾國藩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影響,他的個人追求是做一個中興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他學習孜孜不倦,博覽歷史,重視禮學,滿腹經綸,個人自奉儉樸,清心寡欲,對帝王生活並無興趣,作為一個深受理教束縛的書生,他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

二是形勢不允許,不具備稱帝的條件。

南有曾國藩,北有僧格林沁,這兩人被清王朝倚為肱股之臣。當時清政府雖然衰落,但科爾親王僧格林沁擁有一支強大的以騎兵為主的軍隊,仍然部署在河南中原腹地,虎視東南。而且湘軍攻陷天京後,多數人都思念家鄉,戰鬥力減弱,能否再為曾國藩賣命都沒把握。

就湘軍內部而言,分離出去的左宗棠楚軍和李鴻章淮軍將領,會不會臣服曾國藩也很難說。就國際環境而言,以英國為首的國際在華勢力已經決定扶持清政府,曾國藩稱帝,未必會獲得國際承認。如果曾國藩貿然稱帝的話,結果會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三是有利於國家統一。

當時,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後,太平軍余部尚存三十萬人,散見各地;北方東西捻軍的力量正方興未艾;西北回民起義和西南回民起義仍在發展中;國內動亂頻發,外國列強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中,曾國藩擁湘軍稱帝東南,一定會爆發戰亂,各地又要出現割據的局面,中國統一的前途會更加磨難。

從這幾點來看,曾國藩的堅決不稱帝,客觀上來說是個明智之舉,比起其兄曾國荃來,高明萬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如何完成了祖先對愛新覺羅家族的詛咒?
從籌集軍餉這件事,就能看到劉備遠遠比曹操無恥百倍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