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敲黑板!全世界都在談AI,但「重點」你Get到了嗎!

敲黑板!全世界都在談AI,但「重點」你Get到了嗎!

全文共2711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

2017年,繼AlphaGo之後,新一代AlphaGo Zero無師自通,在無任何人類輸入的條件下,自學圍棋,並以100:0的成績完勝前代版本。

2017年,百度無人駕駛汽車上五環,然後……第一張無人駕駛車罰單出來了,無人駕駛還會遠嗎?

2017年,寒武紀成為全球AI晶元領域第一個獨角獸初創公司。

2017年,中國的人工智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

除了這些熱點事件,你還需要看看對整個AI行業的數據分析。

科技明星,非AI莫屬

人工智慧是全球 2017 年信息通信領域的最大熱點,無論是新聞熱度還是專利申請的數量,都遠遠高於物聯網、5G、安全與隱私、區塊鏈等,要說2017的科技明顯,非AI莫屬。

不過,亮眼的人工智慧新星,其實也只是枚「小鮮肉」。

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給出的《2017 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數據報告》的結論是:人工智慧行業在目前進入爆發增長初期階段。

人工智慧行業發展總體所處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大量中小公司湧現,資本市場活躍,產業領導者開始出現並領導產業整合,規模化趨勢初現端倪,產業邊界不斷擴張,技術持續發展,小微創新頻繁發生,新概念層出不窮。此時,人工智慧行業也會經歷一個「虛假繁榮」的泡沫膨脹期,在本階段後期,此前積累的技術發展潛力大部分都已經釋放,市場競爭的重點開始轉向商業模式。

從技術角度觀察現在AI行業的發展狀況。新技術發展迅猛,在 2010 年後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從短期來看,專利數量在 2002 年和2008 年前後都曾出現增長瓶頸,技術的發展在波動中不斷進步。從行業發展的長周期來看,技術成熟度的變化趨勢會呈現「S」型。其中,演算法和算力的突破為技術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全球人工智慧專利數量變化趨勢(以1987年為基準值)

技術的發展持續推動產業的發展,自然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增加投資熱情。

產業投資方面,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投融資在 2011 年初見規模,除 2013 年外,投資熱情持續一路高升,2017 年投融資總規模達到 1800 億人民幣,平均每筆金額接近 6 億人民幣。

人工智慧領域投融資規模和筆數

有了技術,有了資金,人工智慧企業也就一個接一個誕生,從數量上看,整體是上升趨勢。

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新增企業數量

計算機視覺、智能駕駛成大熱門

人工智慧包括的技術和行業兩方面,技術領域主要涉及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演算法及平台等;行業領域主要是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AI+、無人機、大數據及數據服務等。

但你知道什麼領域最熱門?

從全球人工智慧技術關注點來看,新聞熱度最高的是人工智慧演算法及平台、智能駕駛和計算機視覺三大領域,而語音、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隨著智能音箱等產品湧現熱度提升很快。

2017年全球人工智慧技術新聞熱度

國內人工智慧企業,最關注的技術領域前三甲是:計算機視覺相關技術、智能語音,以及自然語言處理。

2017年國內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分布

在目標市場行業領域中,企業的分布在人工智慧+(醫療、金融、教育和安防等領域)佔到最多,其次是智能機器人行業、智能駕駛和無人機。不過投資者更青睞於把錢砸向:智能駕駛>大數據及數據服務>AI+方面的企業。

大佬巨頭開始搶單分蛋糕

人工智慧是塊大蛋糕,是筆大生意,科技巨頭和大佬們早就開始布局,搶佔先機。

谷歌的Alphabet 在人工智慧領域頻頻布局,新聞熱度增長最多,其次是蘋果、百度和微軟。

2017年全球企業人工智慧新聞熱度增長幅度

到了國內,以BAT為代表的企業各自發力,紛紛搶灘人工智慧。

2017年國內人工智慧熱點企業分布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四巨頭都在重點建設和完善演算法及平台領域的人才隊伍,但不同公司也各有側重領域,百度在智能駕駛領域持續發力,阿里巴巴更注重人工智慧在大數據及數據服務領域的應用,騰訊演算法相關人才的招聘比例更是明顯高於其他領域,京東則大力招攬智能機器人和無人機領域的人才。

2017年國內領先企業人工智慧招聘側重

從新聞熱度來看,百度在人工智慧各領域布局和產業化能力強於騰訊、阿里巴巴和京東,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能駕駛三大領域,百度的產業新聞熱度明顯高於其他公司。

在專利布局方面,百度在各項領域的專利申請量處於較為領先的地位,騰訊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專利申請量突出,阿里巴巴在演算法及平台上發力較多。

國內巨頭公司在各領域專利申請情況

幾大巨頭除在不同領域各自深耕外,也紛紛投資了多家人工智慧企業。

在近三年內,百度投資 9 家,阿里11 家,騰訊 12 家,京東 5 家,其中大數據及數據服務和智能駕駛是巨頭共同關注的領域。

此外,百度還注重語音領域的投資,阿里將投資擴展到 AI+旅遊、保險、安防以及智能家居等領域,騰訊除 AI+保險、教育、醫療健康領域外,還關注智能機器人方面,京東則開始布局 AI+安防及物流等領域。科大訊飛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代表企業,在智能機器人和基礎硬體領域有一定投資布局。

互聯網巨頭分領域投資筆數(2015-2017)

AI落地哪兒強?

我國人工智慧企業主要分布,不用本君說,你也能猜到集中在北上廣一帶。從企業註冊地來看,確實如此。

不過這個水平差異還是大得驚人。北京作為老大哥,強勢領跑。數據顯示,北京十年內獲得了482筆融資,吸納了 2887.4 億元人民幣。招聘人工智慧核心技術職位的公司,光北京就佔到了 61%。

2017年國內人工智慧企業註冊地分布

在之前《對AI最花痴的城市是這些!你的家鄉上榜了沒?》的文章里,我們也引述清華大學劃分的人工智慧發展城市的三個梯隊。

發展預測:計算機視覺+演算法+晶元

盤點2017年人工智慧行業發展,技術分類上,計算機視覺、語音相關領域技術發展更為成熟。

人工智慧創業企業的湧現集中在 2014-2016 年時期,在 2015 年達到頂峰(新增 150家),創業熱潮與投融資熱情在 2017 年回歸理性。如今,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216.9 億元,比2016年增長 52.8%。

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及預測

隨著人工智慧各項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各類應用場景的落地,預計在 2018 年時人工智慧市場增速達到 56.3%,整體規模達到339 億元。

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的預測,2018 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演算法能力的增強,將促進計算機視覺、語音等技術不斷突破,谷歌、英偉達、華為、寒武紀等發布的 AI 晶元產品將進入大批量商用上市階段,人工智慧產業將繼續增長並與垂直行業加深融合。

讀芯君開扒

AI產業有泡沫,呼喚標準

從數據上看,人工智慧的產業發展態勢相當樂觀。AI在公共場合的頻繁亮相和不斷的媒體曝光也帶來一篇繁榮的景象。

但讀芯君也注意到,在描述「爆發增長階段」的特徵時,報告里還提到,「人工智慧行業也進入『虛假繁榮』的泡沫膨脹期。」

人工智慧現在看起來是個好生意,有實力的想要成為主導者,實力不足的想多多少少分一杯羹,時不時還有濫竽充數者,換個標籤就搖身一變成人工智慧。

而每天關注人工智慧動態,要篩選有價值的內容並不容易。因為海量信息里,雜質不少。有些內容流露出大寫的「尬」,有些看上去玄乎,有些則有誇大吹捧的嫌疑,還有些則是無趣。

泡沫就在這些混沌雜質中產生。

而泡沫的出現是因為缺乏標準。

標準,既是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也是局中人的遊戲規則,因為缺失標準,人工智慧的研發和應用將變得混亂,因為標準不統一,市場將被分裂,因為標準不夠高,所以門檻變低。

要讓泡沫破裂,讓標準得以建立,需要淘汰機制,需要公平競爭。技術與創新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當然,泡沫破滅了之後,並不是說就沒有人研究,沒有人投資,沒有人創業了,而是回歸理性,成為常態化運行的部門。

人工智慧產業會在什麼時候回歸理性?

留言 點贊 發個朋友圈

我們一起探討AI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作者:六個太陽

參考文獻鏈接: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qwsj/201802/P020180213603539476032.pdf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芯術 的精彩文章:

為啥人工智慧的聲音多是「妹紙」?
怕不怕,AI也要成為老中醫了!

TAG:讀芯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