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後如何應對職場危機

90後如何應對職場危機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90後」的我們還代表著青春向上,朝氣蓬勃。如今2018,第一批90後已經在奔3的路上,最後一批90後也已經上了大學。

看看當初一起拼搏,陪著自己度過青蔥歲月的同學,有的已經娶妻生子,有的已經嫁做人婦,有的選擇出國深造,而大多數則走出象牙塔,在並不怎麼喜歡的社會中摸爬滾打。

但社會對我們似乎不是那麼友善,沒有責任心,沒有上進心、沒有團隊精神等等似乎是繼「腦殘」後換上的新標籤。

更悲劇的是,明明苗根正紅,卻道出「我曾經也是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卻端著保溫杯,還泡一把枸杞。」種種跡象無不表明,這群剛暫露頭角的年輕人還未徹底在舞台上發揮影響力,竟然已嘗到「職場危機」的滋味。

牛逼的比不過,太菜的找不到

對於許多剛步入職場的90後會發現自己學歷跟閱歷都比較淺,幹勁是有,但後勁不足,以至於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及選擇。

以為自己做演講時這樣的

GIF

殊不知在別人眼中是這樣的

GIF

逼著自己學會獨當一面

不再靠父母,畢業之後憑著自己的滿腔熱血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一步一步地在職場中打拚。

但等到自己獨當一面一人生活的時候,才發現獨自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美好。房租水電,貸款保險,處處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自己規劃,沒有人可以幫自己。最後連給自己剁手的錢都少得可憐。

自己經濟獨立的時候才知道錢的重要,才知道生活的不易。

夜生活是加班,性生活是幻想

「談戀愛真的很幸福,我是從朋友那裡聽來的」這是小柳聽過最悲傷的一句話了。

90後把佛性戀愛的精神落實地十分到位,不但現實里找不到,網路上也受挫。

他們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從小就愛宅在家,玩遊戲、看動漫,高度依賴互聯網,70%的90後男性認為與妹子從人生哲理聊到詩詞歌賦比鼓起勇氣直奔主題約見面還艱難。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25—29歲未婚男性和女性人口比例分別上升到了36.29%和21.62%,且初婚年齡也越來越大。「剩男」「剩女」在生活中成為常見詞。

90後該如何應對職場焦慮呢?

明晰人生定位

要擺脫職場焦慮症的困擾,首先要從客觀環境入手,審視周圍的客觀環境,進行綜合評估,如果自己對目前的工作環境已不再認可和難以適應,不如暫時離開。若仍然認可,那就對個人進行調整,將過去拼精力的工作方式改變為拼經驗。如果綜合評估發現自己的環境和技能都不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建議可以短暫地休息調整,或者重新定位,重新挖掘自己的潛力。

同時,要有「即時資訊能力」,特別是技術性的職場人士不管工作再忙,事務再多,都要經常地抽出時間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避免因對新生事物缺乏認識而產生焦慮和恐慌。

正確對待贍養問題

對於90後來說,許多都是獨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屬於「421」家庭,應對贍養壓力,則需要國家、社會及每個人的努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成立的前提應該是首先你得有能力把自己照顧好,而不是自己還沒把自己照顧好,就在想怎麼回報父母。

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在優越的環境下長大、在個性平等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90後,明顯比老一輩更缺少包容和耐心,在戀愛中他們也更專註自己的需求。

如若不是奉行獨身主義,尋找愛情時就要實際些,不要過於苛求某些現實的標準,不要攀比跟風,志同道合才是感情的真諦。愛是一種能力,經營情感也需要技巧,這些都是值得單身的我們去學習的。

對於廣大宅族群來說,他們活躍於互聯網中,認識結交的人非常有限,而擺脫這種局面的方法就是開括自己興趣愛好的範圍,認識新朋友,這樣才有機會遇到心儀的對象,才能有機會脫離單身狗的行列。

雖然說的是佛性戀愛,但佛性的前提是你爭取過嘗試過努力過但真的沒有結果,無可奈何的隨緣,這是被單身。

而如果什麼都不做那不叫隨緣,那叫隨便。

年輕人有活力,有想法,他們在網上見識過好東西。但是這些新時代的寶貴印記反而給他們帶來了自我價值實現與否的危機感。理想太美好了,生活太辛苦了。

大多數年輕人就心裡憋著,跟自己,跟老闆,跟社會置著氣。火山下岩漿暗涌,年輕人對喪文化的追逐,對中老年生活的自嘲+恐懼不過是壓力宣洩的一種方式,就像火山口冒出的絲絲熱氣。

喪,是一種情緒;危機感,是一種現象,90後的我們充滿創意、新意、熱情,無論在什麼年紀什麼階段,都會在那個時刻出現危機感。

面對危機感,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擺正好自己的心態,學會放鬆與發泄,學會適應與接受。

90後還很年輕,90後的路還很長。活得率性,瀟洒,坦蕩,這就是90後。不論如何,每一代人,總有一代人的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限創意柳微雅 的精彩文章:

TAG:無限創意柳微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