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郭為:「數字中國」的堅定信仰者

郭為:「數字中國」的堅定信仰者

經濟觀察報 沈建緣/文2018年,是郭為掌舵神州數碼系三大上市企業【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861.HK,簡稱神州控股)、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555.SZ,簡稱神州信息)、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034.SZ,簡稱神州數碼)】的第18個年頭。十八年間,他始終視「數字中國」為己任,在完成從中國IT產品分銷的龍頭企業轉型成為中國領先的整合IT服務商、信息化專家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智慧城市專家之後,再一次在成為中國領先的雲+大數據服務商的征途上邁進。

成立伊始,「數字中國」(「神州數碼」的英文譯名為:Digital China)就被命名為企業的名稱,同時這四個字也彰顯了郭為作為企業家的夢想和使命。在2010年的十周年慶典上,郭為宣布當時的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從產品為中心向軟體和服務業務的轉型,並開啟了向智慧城市、向雲+大數據轉型的新征程。「神州數碼」由此進入「第二個十年」,用郭為的話說,開始「擁抱大數據,去做更加性感的業務」。隨著神州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成功上市,三家上市公司集群布局終於成形。

近年來,神州數碼系三家上市企業不約而同開啟了圍繞雲+大數據的戰略轉型業務,就此郭為認為,「『神州數碼』的定義將不再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公司,我們將是DT(Data Technology)公司,因為『Data China』就是要通過DT為中國所有的行業賦能。」。他坦承,這是他「幹了17年終於明白的事情——『神州數碼』就是一個為中國社會各個行業賦能的公司。」

重新定義「神州數碼」在未來扮演的角色, 讓郭為感到興奮,但由此也帶來了新的難題——企業客戶的需求已經突破了既往的邊界,更多新的領域正出現前所未有的業務模式,而神州數碼系三家上市企業不僅需要思考怎樣面對客戶需求,因此而涉及的業務流程、運作模式、渠道管理也將被重新梳理。這一切,都需要求企業更新自己的商業模式。戰略轉型如領導者擁有的任何一項能力一樣,是需要思考和長遠眼光的。

他常常視旗下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型為經典案例。

郭為告訴記者,「十年之後可能就沒有所謂的硬體產品,取而代之的將是各種以智能設備為載體的APP,所有服務都由雲架構提供。如果有機會將過去20年積累的資源稟賦,通過與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結合釋放出來,那一定是值得期待的,也是值得『博一次的機會』。從中國大的環境來看,一方面信息化應用的水平仍然偏低,雲的應用在各個行業還很不成熟,沒有進入快車道;但另一方面,深入到各個行業去看,面對中國這樣一個不成熟的市場,更加需要貼近客戶的雲服務模式,這也是我們的價值。雲,是我們提供新動能的方式。我們當時判斷,幫助客戶上雲、應用雲、管理雲、優化雲、使他們付出更少的代價獲得最好的雲服務,這是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

2017年4月,神州數碼集團正式宣布開啟面向雲和大數據時代的全新戰略轉型,並將全面發力整合雲服務,在以MSP(雲託管服務提供商)為核心,形成的「一體兩翼」發展模式下,定位為一家新型的雲計算公司。目前,神州數碼集團已具備IDC、ISP、ICP、多方通信牌照,通過國家工信部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經營許可(雲服務牌照)以及工信部可信雲認證(雲主機、塊存儲),擁有國內雲服務領域幾乎全牌照。此外,神州數碼集團也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市場上唯一同時獲得AWS、Azure、阿里雲TOP級合作夥伴身份的公司,神州數碼集團也已成為首批通過Oracle MSP認證的中國企業,並與華為保持深度戰略合作關係,構建起獨特的資源優勢。

截至目前,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與300餘家國內外領先的IT廠商、30000餘家合作夥伴展開合作,建成覆蓋全國1000餘個城市的中國最大的IT網營銷網路,這也是神州數碼集團的價值之一,以及為什麼能夠做這件事情的原因。如郭為所言,「我們會根據應用場景,將軟體、應用融合進去,對於大的數據中心或私有雲進行優化,某種程度上來看,我們做的是沒有競爭對手的新產品、新技術。」

2017年上半年,神州數碼集團雲計算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收入從無到有,整體實現營業收入0.8億元,毛利率達44.43%。10月,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對上海雲角的收購之後,已經具備了成熟的雲管平台,並重新構建了全面的雲計算技術、產品及服務體系。現在,神州數碼集團已經在用一家「雲計算公司」的方式思考和行動。

企業轉型升級既是企業發展內在的要求,又是企業順應外部環境變化的必然選擇。對此,郭為作為一名企業家有最直接的感觸和發言權。

無獨有偶,神州控股和神州信息的轉型也成效顯著,神州控股2017年中期業績顯示:新業務收入達到4.14億港幣,較去年同期的2.73億港幣大幅增長51.21%(人民幣同比增長58.41%),新業務毛利達2.09億港幣,同比增長50.75%。同樣,神州信息的財報也顯示;戰略業務佔比提升,進入盈利收穫期。

就像郭為所說,如果說2016年是『神州數碼系三家公司』改革與創新的攻堅年,那麼2017年就是戰略和創新業務全面落實的一年。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廣泛的行業覆蓋,以及前瞻的布局,三家上市公司將在向雲+大數據服務商的轉型道路上繼續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如何跨越戰略與實施之間的鴻溝,取決於如何迅速在「不可名狀」的需求到來之前,發掘與眾不同的能力,更取決於他們有多了解自己的客戶。郭為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中表示,「我們現在更像一個雲+大數據的公司。」目前,神州控股、神州信息、神州數碼集團已在健康醫療、工業、農業、金融、教育等領域完成了相關布局。

健康醫療領域,專註於健康醫療大數據、醫療雲服務、醫療衛生信息化三大核心領域,布局精準醫療,建設一庫一網腫瘤大數據平台,助力人類健康事業;工業領域,基於工業大數據精準、真實和及時運用,打造全新社會化製造生態系統,讓製造更簡單;農業領域,通過推進「一庫一網三大服務」,構築服務三農的農業大數據生態圈,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金融領域,利用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賦能金融行業,助力生態構建和產業發展;教育領域,打造智慧校園,通過大數據為受教育者和組織教育者畫像,使每一個人的天賦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提升全社會教育水平。

轉型是更艱難的創業。它不關乎成就,而更多地折射著對於自身定位的探尋,從這個角度看,每一次轉型毫無疑問都是一次成長,每一次都讓自己打破界限,創造大不同。

以下內容為郭為自述,由《經濟觀察報》採訪整理——

「神州數碼」一誕生就開始向軟體服務轉型,花了七、八年的時間,到2008年我們才真正敢說是圍繞著核心軟體去做,即使如此,從2008年到2012年,我們也是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做到了比較大的規模。所以真正的轉型其實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兩年就完成。

其實很重要一點,是我們感覺行業的應用達到了高峰,需要尋找IT發展的下一個方向。所以我們當時提出智慧城市,希望我們不僅做縱向,還可以從橫向來覆蓋產業的變化。雖然現在這個服務已經很普遍了,但當時我們提出智慧城市的時候還很早,在做的過程中也是一步三折,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去看如何發揮我們的長處。

這一次轉型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結合整個大的趨勢變化,還必須把自己從一個IT公司轉化為DT公司,變成一個以數據挖掘、數據應用,利用數據為很多行業賦能的公司。

所以,3年前,我們開始啟動幾個新的項目,包括在智能製造領域與瀋陽機床合作,在製造業的大數據應用領域開始進行探索。

同時,在3年前我們借著土地流轉,收購了中農信達之後,通過交易、確權,用大數據服務於農業。

另一個更重要的機緣則是3年前,國家衛計委在討論「十三五」規劃的時候,提出要做一個大數據方面的規劃,請神州控股參與這個規劃的編寫。我們意識到,從長遠來講降低醫療成本、實現普惠的醫療,這是國家醫改的方向,而通過大數據、精準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不斷把病人、患者的數據和大醫生的經驗整合在一起,回饋到整個網路上,可以普遍提高國家的醫療水平。我們首先開始的領域是腫瘤,包括罕見病。現在都有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

所以現在「神州數碼」可能更像一個做大數據的公司。我覺得方向是對的,但是怎麼落地,怎麼去做,究竟我們的方案是不是對的,還要靠市場來檢驗。

我們一定要博這樣一個機會,所以我們在看如何利用大數據與這個世界的各行各業連接。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會成為這樣的平台型公司,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某一個專業領域成為一個很強大的公司。我也不會說我們就一定成功,但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阿里54億入股居然之家 家裝板塊競爭加劇
比特幣、區塊鏈和公司價值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