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叢共通體 院外彙編

星叢共通體 院外彙編

訪談|星叢讀書會

學術理想國的覆滅

學術烏托邦的重建

星叢共通體試圖組織一個自由聯合的生產互助讀書會,面對學術的商品化、碎片化、炒作式的現狀,提出了做好學術基礎工作的目標。訪談上半部分,內容圍繞星叢讀書會的創始緣起而展開,主要包括星叢讀書會創始人的學術理想及其與現實的差異。訪談下半部分,內容圍繞星叢讀書會的創立歷程而展開,主要包括星叢讀書會的構想與嘗試、寫作與讀書方法等。

現場訪談|Q:舒星 A:夏凡責編|批評·家

順從

本文是阿多諾1968年的一次廣播講話的發言稿。針對罷課鬧革命的學生們指責阿多諾的「順從」的罪名,阿多諾反唇相譏,給學生們扣上了一頂「偽行動主義」的帽子。阿多諾鄭重聲明,理論必須獨立於實踐之外……阿多諾反對重實踐輕理論的傾向,指責學生們的街頭抗爭是景觀式暴力。阿多諾的立場究竟是一種犬儒的自我辯解,還是對真理的捍衛?

文|阿多諾 試譯|夏凡

論批判

本文最初是阿多諾1969年5月在南德意志電台的廣播稿,同年6月發表於《時代》雜誌。在德語中,Kritik一詞兼有漢語的「批判」、「批評」二義,譯者將本文標題譯為《論批判》,而在文中根據上下文分別譯為「批評」或「批判」。《論批判》承接《順從》闡明了阿多諾哲學中最為核心的動能,批判。本文梳理了批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對於民主政治的關鍵地位,及其在德國乃至世界公共領域受到壓制的體制。阿多諾指出積極性與正能量是遮蔽批判的元兇,而批判才是思想的力量之源泉。

文|阿多諾 試譯|夏凡責編|舒星

文化批評與社會

本文是1955年出版的文集《稜鏡:文化批評與社會》中的首篇。被廣為轉述的阿多諾的「名言」——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就出自於此。但是要在歷史的語境中,在文章的上下文中,而不能孤立的去理解這句話。這個文本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批判了文化和文化批評,作者指出文化批評和它所批判的文化實際是共謀的,這是一種功能化的批判,因而文化與文化批評都成了拜物教乃至神話。第二部分講了文化批評的辯證法,從康德的內在性與超越性的概念出發,批判了內在批判和外在批判(或者準確的講是超越批判)。第三部分則談到文化批評的方法論,內在式沉思恐會產生一種既為自身又為現實立法的「自足的精神」的幻象;超越式沉思的危險則在於它遺忘了不可或缺的「概念化」的努力,遺忘了內容本身,代之以貼上早就擬好的標籤、僵化的攻擊之詞和上級的命令。而文化的辯證批判既參與文化,又不參與文化。

文|阿多諾 譯|夏凡 責編|姜山

在美國的科研經歷

從1938年流亡美國起,直至1949年秋返回德國重建社會研究所,阿多諾曾長期寄居美國,再加上1952年重返洛杉磯的那一年,阿多諾累計在美國生活和科研了12年之久……這12年間,阿多諾究竟開展了哪些學術工作?作為「最純粹的資本主義狀態」的美國到底給阿多諾帶來了怎樣的學術衝擊和滋養?阿多諾又如何評價美國,評價他在美國的科研經歷?讀完阿多諾對其在美國的科研經歷的這篇自述,我們會對上述問題獲得清晰的認知。

文|阿多諾 試譯|夏凡

阿多諾致本雅明的信

阿多諾和本雅明之爭的深層問題是「大眾的意識」,即「主體性」的問題。——我們應該指望個體,還是指望集體?本雅明在技術複製的藝術中看到了集體的希望,而阿多諾對集體,對統一性的強制有著深刻的懷疑,他認為應該重新追問個體的問題。本期推送的是阿多諾給本雅明的三封信,它們將論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圍繞《波德萊爾章》,第二階段圍繞《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第三階段則圍繞《拱廊街計劃》。

文|阿多諾譯|阿莫 責編|姜山

我是怎樣走向馬克思的

時至路易斯·阿爾都塞的誕辰99周年,經保馬公眾號正式授權,以標題鏈接的形式,采編了由阿爾都塞撰寫,保馬譯介的八篇中譯稿,同時保留了原文中的編者說明和編後記。其中,《我是怎樣走向馬克思的》一文沿用保馬擬定的標題,並全文轉發。

采編|XQ

建築烏托邦

描繪更好世界的建築物

《希望原理》是布洛赫最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這部著作把「希望」看作推動人類歷史的「第一原理」,強調希望和失望是人類歷史命運的永恆主題;這部著作主張,不能理解「希望」這一「非理性因素中的合理性」是現實左派失敗的根本原因,而資產階級的白日夢又只會將人類引向虛無和毀滅,因此,唯有具體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希望才能拯救人類。本篇文章節選自《希望原理》第二卷(即第四部)第38章,在本章中,布洛赫對建築和城市規劃問題做了集中論述,並闡明了他的「建築烏托邦」理念。

文|布洛赫 試譯|夏凡

反轉了社會空間的「空間史」

列斐伏爾《空間的生產》選譯

我們該把哪一時刻稱作是空間及其生產的意識覺醒與出現的契機呢:何時與何地,為何與如何,這樣一種被忽視的知識與被誤解了的現實才開始得到人們的承認呢?這種發生的方式實際上是可以確定下來的:我們可以從包豪斯的劃時代性歷史中作用中發現這一點。對於包豪斯運動來說,這不僅僅是在真實的語境中確定一個空間或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整體的空間概念……他們只是預言到了這種歷史,卻沒有著手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他們揭示了抽象與視覺的正在增長著的優勢,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揭櫫了「視覺邏輯」的起源與意義——亦即揭開了包含在這個「邏輯」之中的「策略」。

文|列斐伏爾 譯|劉懷玉 責編|PLUS

塔夫里《計劃與烏托邦》

前言

作為這一群體中的核心人物,塔夫里是一位反對操作性批評的建築批評人、為建築史祛魅的建築歷史學家、以階級鬥爭作基底攪動批判理論的建築理論家。本篇是《計劃與烏托邦》的前言,塔夫里針對一系列的反對聲一併給予徹底的回答,並重申了自己的立場。譯者應院外之約特地結合義大利文做了校譯。

文|塔夫里 試譯|安太然責編|PLUS

完美分離

重譯《景觀社會》|紀念德波

本文是對德波《景觀社會》第一章的重譯,譯者把重譯看作閱讀德波時不得不做的功課,為的是通過把那些千錘百鍊的字句轉換為母語,感受和再生產德波的思想。這一章由34段格言體短文組成,這種表演性的寫作,正是德波行動與思想的高度融合。在德波所覺察和預見的社會,文化工業已經高度發達,景觀生產的邏輯滲透到資本主義運作的方方面面,「佔有」的終極形式不是對具體物的佔有,也不再是對一般等價物的佔有,而是「顯現」。當資本積累到頂點以至於轉變為影像,景觀也就成了資本。

從此,一切有效的「佔有」,其直接的名望和終極的存在理由都必須來自其表象。

文|居·德波 試譯|周詩岩 責編|姜山

費拉拉的斯基法諾亞宮中的義大利藝術和國際星相學

在1912年的國際藝術史大會上,瓦爾堡宣讀了這篇論文。他首次提出了不同於「圖像志」(iconography)的「圖像學」(Iconology)概念。但是圖像學本身絕不是瓦爾堡的目的。從他「對西方人的診斷」的角度來看,「他的目的是使一個既是歷史的又是倫理的難題成形」。本選段主要根據David Britt的英譯版Italian Art and International Astrology in the Palazzo Schifanoia in Ferrara(收錄於1999年出版的The Renewal of pagan antiquity),同時參考了阿甘本《瓦爾堡與無名之學》(Aby Warburg and the Nameless Science)中摘引的英譯。

文|阿比·瓦爾堡試譯|鄭小千 責編|星叢

丟勒與義大利古代

1905年,瓦爾堡在漢堡美術館策划了一場關於丟勒的展覽,取名「丟勒:自我與時代的鏡子——百幅素描」,《丟勒與義大利古代》便是他配合展覽而撰寫的講座稿。他將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創造能力放置在他那個時代更深的語境中,他關心的是丟勒如何回應那個充滿智性,宗教與文化聚變的時代,從而拓寬關於文藝復興的狹窄美學視角。

文|阿比·瓦爾堡試譯|鄭小千校|周詩岩 責編|星叢

往昔表現價值的汲取

《記憶女神圖集》導言

在今天,當這份「圖集」幾乎要變成一門「顯學」之際,瓦爾堡的思想內核也面臨著「被作品化」的危險。其實,瓦爾堡在去世之前還留下了為「圖集」撰寫的「導言」手稿,它由五個獨立的片斷組成。貢布里希曾經給這些片段排過序,卻沒有按照瓦爾堡的寫作時序,直到2000年由馬丁·沃恩克[Martin Warnke]與克勞迪婭·布林克[Claudia Brink]編輯的《瓦爾堡文集》[Aby Warburg: Der Bilderatlas Mnemosyne]出版時,這五部分才終於以一個完整連貫的文本形態出現。

文|阿比·瓦爾堡 試譯|周詩岩 責編|XQ

文|埃德加·溫德 譯|楊思梁責編|XQ

人,是象徵的動物

卡西爾試圖將康德的批判哲學拓展到可以涵蓋其他非理性的象徵形式,而瓦爾堡在那時正努力把非理性的原始認同和宗教式狂熱結合進智性力量中。兩者處理的都是理性與神秘的張力,以及這種張力對人類生命的深刻影響。卡西爾和瓦爾堡之間強烈的智識共鳴和深厚的友誼一直延續到1929年,那年十月瓦爾堡因心臟病突然離世。1933年,在瓦爾堡圖書館的六萬多種書籍和照片運達倫敦港的幾個月前,同是猶太人的卡西爾已與家人一道離開了德國。

文|恩斯特·卡西爾校譯|BAU學社

從動物的反應到人的應對

根據英文原版對甘陽的譯本進行了校對,修改部分尤其集中在涉及重要觀念的關鍵詞句上,比如symbol 和sign這一對概念,校對版統一譯為「象徵」和「符號」(分別替代甘陽譯本中的「符號」和「信號」)。熟悉卡西爾的文化哲學和瓦爾堡關於象徵的極性理論的人都不難看出,他們彼此都從對方那裡獲益良多。文章所引出的這對核心概念,標示出象徵的智慧是為人所獨有的能力,即便是在今天,對我們理解人與動物、人與技術,乃至人工智慧等問題也不無啟發。

上|我們可以說動物擁有的是實踐的想像力和智慧,而人,只有人,才發展了一種象徵的想像力和智慧。

下|倘若沒有象徵系統,人的生命將如同柏拉圖著名比喻中的洞穴囚徒。

文|恩斯特·卡西爾 校譯|BAU學社 責編|蓮燦

阿比·瓦爾堡與無名之學

根據阿甘本的後記,這篇文章是獻給範例人物的系列肖像寫作計劃之一。但是,阿甘本並沒有將瓦爾堡置於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傳統範式之中,而是以「無名」之名提醒讀者,瓦爾堡試圖解決的問題對於西方文化乃至人類歷史的深遠意義。正如藝術家對圖像的態度是一個與儲藏在圖像中的巨大能量遭遇的問題,我們在閱讀文本,並進行語言轉譯時,對詞語的選擇,同樣是一次歷險以及與歷史潛能的再度相遇。這也是本次校譯工作的啟動初衷。

從他所謂「對西方人的診斷」的角度來看,他的目標是使一個既是歷史的又是倫理的難題成形。

文|喬吉奧·阿甘本 譯|王立秋 校|BAU學社 責編|XQ

《理解媒介》校譯與辨析

本文是針對《理解媒介》前四章所做的校譯練習。參考的英文版本是:Routledge Classics出版社的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2001年版;簡體中文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增訂評註本)》(下文中稱「原譯」),何道寬譯,2011年版;以及台灣貓頭鷹出版社的繁體中文本《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下文中稱「台譯」),鄭明萱譯,2006年。

文|麥克盧漢校譯|鄒雪爾

福柯的微笑

經常看到的一幅福柯肖像上,福柯臉上洋溢著神秘莫測的微笑,比蒙娜麗莎的微笑還要神秘。福柯笑看紅塵,其實是眼光極冷、極毒,而心腸極熱。冷眼看世事,熱腸作鬥爭。本文曾以「福柯的絕望」為題在澎湃網的「思想市場」發表,也是對《福柯的最後一課:關於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治》的書評。以下是由作者提供的完整版本。

文|夏凡責編|蓮燦

福柯《生命政治的誕生》札記

為紀念福柯91周年誕辰,選編了包括基於福柯1979年在法蘭西學院的講演的摘錄筆記、一篇讀書筆記及一則相關的書評。本篇是作者對於福柯演講錄《生命政治的誕生》的摘錄筆記。筆記的後面有兩個附論,附論一是讀完全書後的讀後感,即《福柯與馬克思》;附論二是一則書評,即《福柯的微笑》,評論的是法國學者對福柯《生命政治的誕生》的一種大膽解讀。

文|夏凡責編|蓮燦

福柯與馬克思

本篇是作者對福柯演講錄《生命政治的誕生》所作的讀書筆記。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生命政治批判是交織在一起的,福柯對馬克思表面上是批判,實際上是深層遞進的。在福柯那裡,《生命政治的起源》之後,主體不再是哲學的話語言說,而是一套治理方式。

文|夏凡責編|蓮燦

最好的馬克思

怎樣的紀念才是最好的紀念?怎樣的馬克思才是「最好的馬克思」?以下是未出版著作《最好的馬克思——從「歷史話語」到「空間敘事」》一書的作者自序。全書力求呈現馬克思思想中最好的一面,而不是沾沾自喜於揭示「馬克思錯了」。馬克思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終究是通往自由之路,而不是通往奴役之路。「自主活動,自由聯合」,這才是馬克思給我們的八字真言,才是我們今天讀馬克思、接著馬克思往下思考人類命運時所需要的那個馬克思。

文|夏凡 責編|星叢

從二元世界體系到三元世界體系

今天大概沒有多少人會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來發動(或者僅僅是期待)一場社會主義的世界革命。必須承認,我們無法直接援引馬克思或列寧的理論來面對今天的世界。然而,馬克思和列寧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分析,為我們面對今天的全球化資本主義提供了寶貴的思想遺產。謹以此文紀念義大利著名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家、世界體系論的傑出代表喬萬尼·阿里基誕辰80周年。本文節選自未出版著作《最好的馬克思》第十四講。

文|夏凡

氣息

本雅明AURA理論新詮

本文作者對本雅明的Aura概念作出自己全新的翻譯和解釋,主張將之譯為氣息。在本雅明那裡,作品氣息的凋弊表示,人類知覺方式以及藝術與大眾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藝術生產的行事方式有了根本轉變,它的根基從宗教轉到政治。在藝術生產和藝術接受中,手和眼的作用徹底分離,使傳統的歷史敘述方式不再可能維持自身的合法性。新時代的藝術生產應該主動應對這一分離,帶領大眾預演對自身歷史的當下書寫。

原載於《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文|趙千帆

鮑德里亞的失望

在讀完鮑德里亞之後,還以學院派的方式對鮑德里亞的思想品論一番,是野蠻而可笑的。鮑德里亞看似荒誕難解的文字背後,掩埋著他對現代世界深深的失望。讀不出這種失望,就不可能真正進入鮑德里亞的思想之境,所有對鮑德里亞的論斷,也就不過是在其已然徹底批判了的理論坡道上重新滑行罷了。

文|夏凡

走向後現代思潮的利奧塔

宏大敘事(元敘事)的終結,小敘事的興起,不僅成為利奧塔的學術標誌,也成為許多學者公認的後現代定義。然而事實的本相究竟如何?這篇文章,將為我們澄清法國理論在北美理論市場上的又一起「代工」事件。與其說利奧塔定義了後現代,不如說北美學界一廂情願定義的後現代和利奧塔發生了一次不期而遇的衝突。於是,利奧塔「重寫現代性」的訴求被「後現代」的華麗辭藻淹沒了。

文|鄭勁超

尼採的鐘擺

從如何克服當今中國的犬儒主義這一總問題出發,本篇文章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尼采形象——一葉在時代和人群的大海中忠誠於漂泊的孤舟。以生命為載體在創造與毀滅之間漂泊往複,既是尼采對存在真理的揭櫫,也是今天走出犬儒生活方式的一種可能的抵抗技藝。

文|夏凡

視覺文化的面孔

視覺文化研究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在西方學院體制中登台亮相,其後招致的非議多來自努力捍衛自身學科邊界的相關領域。作為一個術語,「視覺文化」是否指向一種文化實體?它所面向的總問題又是什麼?在視覺文化研究的發端處,是否已具有混雜性?本文無意給「視覺文化」強加某個一致性的起源,而是扼要梳理出20世紀視覺文化研究如何基於不同的語境和目的,從不同的領域中發端,並著重標識出其中存在的話語對抗和意義爭奪。

文|周詩岩責編|XQ

講給真正成年人的鬼故事?

當復象本身作為「解放姿態」已無處不在之時,「復象」將繼續存蓄政治能量還是製造徹底的暈眩?當全球景觀裝置把人抽干成紙片人(生命的薄片)時,逆轉能量又可能從哪裡來?本文試圖回到德國學者阿比·瓦爾堡自創的合成詞「激情程式」(pathosformel)來回應這個議題,並由此追問在瓦爾堡那裡,講給真正成年人的鬼故事,什麼條件是必不可少的?瓦爾堡的思想曾經一度經由明顯屬於1950年代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的方式被複述出來,在當代,它又明顯以一種發端於1970年代的法國後結構主義的方式被展示出來。本文作者對瓦爾堡的重新閱讀,則比較多受到在思想資源和歷史處境上與瓦爾堡有更多共通性的法蘭克福學派的啟發。

文|周詩岩責編|XQ

為什麼是「盜版文化」?

無論是盜版還是山寨,都面臨著同樣的全球命題,囿於後殖民論、法律正當性等路徑並不能幫助我們釐清問題的關捩。山寨研究的著力點既不在網路社會的技術,也不止於媒介消費的機制,它更關乎蘊含新的公共性的可能的「社會網路」。對山寨建築的探討正是藉由「山寨」重新切入其反面,意即那些已經浸淫在圖像傳播時代的建築及其知識體系的生產。

原載於《世界建築導報》2012。

文|王家浩 責編|XQ

返向實踐的圖解

《點+線——關於城市的圖解與設計》書評

與其說「圖解」是當下的新方法,不如說是基於建築師職業一直以來的體制現實去尋求自我批判甚或突破體制的可能之一。正如作者在短評結尾提出的質疑,「另外一種「比『看起來像什麼』看起來更像是『能做什麼的』」的形式」,毫不誇張地說,已經讓圖解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走向了圖解的想像過度。換言之,當下的某種圖解的形式主義能夠最便利地宣稱以學科的技能與現實獲取聯結,但同時,尤其是「在普遍的媒介和機制狀況下,「暴力」將是在對權力的利用和抵抗過程中,脫離了身體維度而形成的想像過度」。無法將這一「脫離」計算在內的某種聯結,正在製造出真正意義上的與現實的「失聯」,而與書評的標題所倡議的「返回實踐的圖解」背道而馳。

原刊載於2009年11月《設計與研究》,轉載於2010年9月《時代建築》。

文|王家浩 責編|星叢

講讀散記

塔夫里《計劃與烏托邦》

結語:並非結論,問題多多

我們可以不從英譯本去翻譯,但不能因為目前的譯本不行,成為不讀塔夫里的理由。尤其是國內正在經歷著塔夫里描繪過的社會矛盾向更高層級轉化的時期,可以說閱讀塔夫里並不只是理論上的需要,而且更有現實的緊迫感。由於導讀論壇上的時間和篇幅有限,所以導讀者特地選取了本書的第八章,緊貼著文本本身的順序,以邊讀、邊譯、邊講的方式,提供了這份介於精讀與導讀之間的講讀散記。

文|王家浩 責編|星叢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院外 的精彩文章:

1932年「國際式風格」展與書:一個術語的發生
訪談|星叢共通體|覆滅與重建|2016

TAG:院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