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前每日練 南極大陸海冰

考前每日練 南極大陸海冰

導 讀

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解讀題目中的知識含義答案與解題思路已改在題組說明裡給出。您也可以直接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

安徽池州2018屆高三上學期期末

如圖為南極大陸某區域海冰範圍變化圖,9月時南極海冰範圍是一年中最大值,2月時海冰範圍為一年中最小值。9月時南極海冰範圍在70°E-80°E明顯向低緯凸出是由於海水運動受到海底山脈阻擋繞行將海冰帶到較低緯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由圖可知

A. 9月氣溫最低,2月氣溫最高

B. 平均融冰速度快於結冰速度

C. 海冰外緣線與海岸走向一致

D. 海冰範圍即海冰覆蓋面積

5.據研究由於盛行風的影響融冰初期會在沿岸地區出現無冰水域,對其影響較大的是風的

A. 方向 B. 大小

C. 源地 D. 性質

6.9月時受海底山脈阻擋的海水運動形式是

A. 潮汐 B. 波浪

C. 南極環流 D. 西風漂流

題組說明

本題組以南極大陸海冰9月、2月的範圍變化及影響為背景材料,以兩個不同月份海冰範圍的形成與影響、由於盛行風的影響融冰初期會在沿岸地區出現無冰水域、9月時受海底山脈阻擋的海水運動形式類型為切入點,考查了區域自然特徵、風、洋流、氣壓帶與風帶等相關知識及獲取與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索地理問題的能力。題組難度中等,從大區域入手再到小區域的不同現象,考查解題者的地理知識掌握程度,高考地理的考查從最初的知識立意,到現在的能力和素養立意,命題的角度越來越細化。解題者將題干圖文信息認真解讀後,調用相關的地理知識,不難找出正確選項。

題組第一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9月海冰範圍大,2月海冰範圍小,但這並不代表相應月份的氣溫高與低,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半球海洋約是8月份氣溫最低,所以海冰範圍最大時並不是氣溫最低;9月海冰範圍最大,2月海冰範圍最小應處在融冰期(在其之前海冰一直在融化),在該月後將由融冰轉為結冰狀態,由此可以推算南極融冰期10月至次年2月,大約5個月,而3至9月應為南極海冰結冰期,約7個月,所以融冰速度快於結冰速度;從圖示信息可以看出,海冰外緣線與海岸走向不完全一致;注意海上有浮冰存在,所以海冰範圍應大于海冰的覆蓋面積。

第二小題中南極地區盛行的是極地東風,由極地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結合該區域的盛行風向可知該區域的風應該是離岸風,而盛行風影響融冰初期出現無冰水域的區域是在沿岸地區,結合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可知對其影響較大的應是風向;而風的大小、源地、性質並不是將沿岸地區的冰被吹走的主要原因。

第三小題根據圖中經緯信息可知圖示海冰範圍內向低緯凸出部分位於盛行西風帶,該地應為西風漂流區;根據經緯度分析該區域應處於南印度洋,而南極環流位於南極大陸邊緣區,潮汐和波浪的影響主要是在沿海地區;所以受海底山脈阻擋的海水運動形式應為西風漂流。

題組答案 BAD

拓展知識

1

南極洲

南極洲,圍繞南極的大陸。位於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全境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陸幾乎全被冰川覆蓋,佔全球現代冰被面積的80%以上。大陸冰川從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羅斯冰障,周圍海上漂浮著冰山。

周邊大洋及大陸位置

南極洲為世界最冷和風暴最多、風力最大的陸地。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南極洲的風也是獨具個性的。冷空氣從大陸高原上沿著大陸冰蓋的斜坡急劇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風。風向不變的下降風將冰面吹蝕成波狀起伏的溝槽。

橫貫南極山脈將大陸劃分為了東西兩部分。總長度為35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之一。南極洲每年分寒、暖兩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極點附近寒季為極夜;暖季則相反,為極晝,太陽總是傾斜照射。礦物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鉑、鈾、鐵、錳、銅、鎳、鈷、鉻、鉛、錫、鋅、金、銅、鋁、銻、石墨、銀、金剛石等。由於自然環境極為嚴酷,南極洲生物種類十分稀少,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少的洲,尤其是在內陸地區,幾乎不存在自然生命。但是海洋里生物資源卻極其豐富,有大量的海藻、珊瑚、海星、海綿,磷蝦等生物,其中磷蝦是南極洲海域眾多生物(例如魚類、海鳥、海豹、企鵝、鯨等)的主要食物來源。

南極環流受極地東風的影響形成。黃色箭頭標示為風向,紅色箭頭為南極環流。

南極周圍的洋流,外圈為西風漂流,內圈為南極環流

受極地東風及西風漂流和南極環流的影響來自北方的暖流難以臨近南極地區,而其內部的寒冷之氣亦難外散,內外熱量交換受阻,南極大陸幾乎被「封印」其中,變得更冷。

圖片來自網路

資料參考自網路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將地理簡單化、生活化、趣味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蹊 的精彩文章:

地下水的成因類型及破壞作用
盤點醉美河流大拐彎

TAG:地理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