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原來居然是四書「六經」?看看五經有哪些

原來居然是四書「六經」?看看五經有哪些

上次我們聊了儒家經典典籍中的四書,而一說到四書就不得不提作為儒家研究基礎的五經。

五經

五經指的是《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在此之前,還有一本《樂經》,這六本書被稱做「六經」,《樂經》後來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經。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

《書經》在漢代以後稱為《尚書》,是一部多體裁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的內容,上起堯、舜,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分為典、訓、誥、誓、命等部。

尚書

《禮記》又稱《小戴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主要記載和論述先秦時期的漢民族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 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

禮記

《易經》相傳系周人所作,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易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

春秋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據傳是由孔子修訂的,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書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

春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互鑒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流行音樂發源地,一幢小紅樓見證百年樂壇浮沉
60年的開鑿,1500多年的歷史,還看氣勢恢宏的雲岡石窟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