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年孤獨》誕生記:馬爾克斯的賣房之旅

《百年孤獨》誕生記:馬爾克斯的賣房之旅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1950年,馬爾克斯滿23歲的前一個月,媽媽喊他一起去把家裡的唯一一棟房子賣了。這棟房子是馬爾克斯外公外婆的老宅,馬爾克斯出生於斯,8歲以後再沒去過。

賣房子是件大事,賣掉家裡唯一一棟房子,則是比大更大的事。這可能意味著,這家人的生活已陷入窘境,到了非賣掉房子不可的地步。

當此之時,將滿23歲的馬爾克斯剛從法律系輟學,每天所做,是與謀求生計無關的文學活動。比如讀書背書,比如給《先驅報》寫寫稿子,賺些聊勝於無的稿酬,比如繼續跟朋友創辦一本窮途末路的雜誌。他一心想著積累小說創作技巧,儘管囊中羞澀。

他興奮於在報紙增刊上發表的六個短篇所贏得的好友讚譽和評論家關注,無視於自己野草般的鬍鬚,雞窩似的頭髮。牛仔褲,花襯衫,是他每日標配。無論是誰,見了他這幅尊容,都會像那個他認識的女孩兒一樣,在背地裡跟人嘀咕:可憐的加比托沒救了。

眼下,他和媽媽去賣房子。

去老宅,需要兩天的旅費。媽媽說錢不夠,馬爾克斯說,我的那份兒我自己出。這樣說,只是礙於面子。

路費問題沒法解決。他想預支薪水,報社經理告訴他,你已經債台高築,還是想想欠下的50多比索什麼時候還吧。

他轉身來到經常路過的書店旁的一家咖啡館,在門口,截堵了書店老闆,伸手借10比索。這是一次不那麼成功的行動,老闆全身上下,只有6比索。

謝天謝地,32比索,他和媽媽湊到了這個錢數。如果不能按設想將房子賣掉,這個錢數,無法保證他們回到生活之地,巴蘭基亞。

前往出生地阿拉卡塔卡的路途有些遠,他們需要坐汽艇穿過航道,穿過沼澤,轉乘列車。

汽艇上的見聞讓這個將滿23歲的小夥子印象深刻。吃人的蚊子,和汽艇上做皮肉生意的姑娘們一樣,精力充沛地飛來飛去。鄰近的客艙縱情聲色,折騰到半夜。船身抖得厲害,讓人無法入睡。

船上的馬爾克斯捧著此時他心中最牢靠的精神導師福克納的一本《八月之光》,如饑似渴。精疲力竭後,坐在媽媽身邊抽煙。接下來,迎接他的是地獄般的時刻。

「你爸爸很傷心。」媽媽說。

這他是知道的。爸爸一直希望馬爾克斯能幫他圓了大學夢,拿回一張畢業證,好掛在牆上。但馬爾克斯卻中途輟學,放棄學業。

「他當年也放棄了學業,去拉小提琴。」大概還是礙於面子,馬爾克斯開始揭父親的短。

「那不一樣。」爭論就此開始,爭論就此離題。

汽艇顛簸,按既定路線,穿過沼澤。母子二人登上列車,媽媽舊話重提。兒子給出的回復斬釘截鐵:「告訴他,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這個想法,媽媽沒興趣。無論當什麼,先拿個學位。話題就此終結,事情就此開始。

因為賣房子,他要途經貫穿《百年孤獨》之始終的香蕉園馬孔多,回到出生地,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他感激自己離鄉多年,卻並未將鄉愁理想化浪漫化。眼前的故鄉一如往昔。鎮子前那條湍急的河流流淌依舊,光滑潔白的卵石鋪在河床。一幕幕景象,鑄就了多年以後他在《百年孤獨》中起筆寫到的那段享譽世界的句子: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里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

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這句預言,從脫口而出到成為現實,經歷了不少時日。這些時日,其實都是對以往生活的再次照亮。回鄉賣房子的經歷,則為照亮日子提供了契機。

下了列車,他和媽媽看到了十幾年後的阿拉卡塔卡。

「天啊!」

鎮子死寂,空無一人。沒走幾步,燙腳的塵土卷進涼鞋。馬爾克斯看著自己和媽媽,想起了小時候在阿拉卡塔卡看到的一個小偷的妹妹和媽媽。小偷被人在某天凌晨三點擊斃於一戶人家的門口,當時他正準備行竊。那是馬爾克斯見過的第一個死人。一個星期後,年幼的馬爾克斯趴在窗口,看見小偷的媽媽帶著一個12歲左右的女孩,手捧花束,走在前往墓地的路上。

十幾年後,再次走在故鄉滾燙道路上的馬爾克斯,看著自己和媽媽,回想起這一幕,「我才意識到當年那對母女厄運之下,尊嚴猶在。」後來,故事被他寫成《禮拜二午睡時刻》。這是一個短篇,不足以涵蓋這一次回鄉給他的全部震驚。他的野心是,為「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 」

這個歸宿他找到了。沒有懸念,正是《百年孤獨》。

一提《百年孤獨》,很多人會條件反射式地想到「魔幻現實主義」。但馬爾克斯不止一次澄清過,書里所描述的,絕非魔幻,而是現實。馬爾克斯的童年,就是在一個悲慘的大家族裡度過的。他的妹妹馬戈特,果真就像書中所寫,8歲以前整天吃土。他的外祖母,酷愛占卜……他的外祖父,拉著他的手去香蕉公司特派員辦事處觀看冰塊的下午,就是《百年孤獨》開頭提到的那個下午。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對評論家們關於《百年孤獨》的各種解讀,馬爾克斯頗為不屑。因為《百年孤獨》這樣一部小說,影射了馬爾克斯不少至親好友,這種影射,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發現。評論家的一切分析,只是無端揣測,一切評論,都是大放厥詞。他所寫的,無非是哥倫比亞,或者說整個拉丁美洲的基本現實。

將滿23歲的馬爾克斯和媽媽原本計劃直接去老宅,趕緊把賣房事宜辦妥。走到只差一個街區時,媽媽突然改變了前進方向。她說,看房子之前,得找人說說話。可不是么,這個地方,貧瘠得像乾癟老人的背,太令人害怕。

他們找到鎮上的一個上了年紀的大夫。大夫像洪水開閘一樣,把十幾年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種種悲劇,連同細節,一股腦傾瀉在這對母子面前。萬惡之源,當然是《百年孤獨》極盡描寫的軍隊屠殺香蕉工人事件。大夫繪聲繪色,如同情景再現。至於這場大屠殺究竟死了多少人,是3個還是3000?迷霧重重。時光荏苒,香蕉公司一去不返,「美國佬永遠不會回來了。」大夫以此為這個悲劇故事畫上了意味深長的句號。其沉重,猶如《百年孤獨》結尾的那句:

羊皮卷上所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哥倫比亞香蕉公司工人遭受屠殺的慘案,發生在1928年12月6日,地點分毫不爽地位於馬爾克斯出生地阿拉卡塔卡。達索·薩爾迪瓦爾在《加西亞·馬爾克斯傳》中說,「這一慘案是對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人生與作品影響最大的一樁歷史罪孽」。

大夫繪聲繪色地講述,為馬爾克斯日後創作《百年孤獨》提供了鮮活素材。意外收穫是,大夫還在鼓勵馬爾克斯成為作家這件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媽媽原本想請大夫對將滿23歲的馬爾克斯懷抱的那個作家夢恰如其分地潑上一盆冷水,萬萬沒想到,這盆冷水朝著她來了。

「您瞧瞧,大妹夫,」她說,「他想當作家。」

大夫眼前一亮。

「太棒了,大姐!」他說,「老天有眼。」

後面的時間段不合時宜地完全被大夫和馬爾克斯掌控。他們聊的,是媽媽完全不了解的文學作品。

時鐘敲了兩下,「我們得走了。」

母子二人來到等待變賣的老宅。

門前的兩棵巴旦杏樹——多少年來,它們就是家的標誌——早已被連根拔去,孤零零的宅子暴露在風吹日晒中。烈日地下只剩去取三十米寬的門面,一半是磚坯牆外加瓦片屋頂,讓人想起玩具屋,另一半是沒有刨平的木板。(馬爾克斯《活著為了講述》)

門關著,媽媽敲了幾下,開了一個縫。一個身著孝服的蒼白女人從門縫看出來,像從另一個世界看出來。進屋,客廳的輪椅上坐著一個老人。他們是多年的房客,也是要把這房子買下來的人。

賣房事宜談得很不順利。房客說這房子要不是他們維護,早就倒了幾百次了。房客還扒出不少陳年舊事,以證明這房子曾經做過抵押,貸過一筆款。算來算去,賣房子不僅得不到錢,可能還會再欠上一筆錢。一怒之下,媽媽決定不賣了。「就當我們生在這兒,也要死在這兒!」

馬爾克斯後來回憶說:「這座宅院每一個角落都死過人,都有難以忘懷的往事。每天下午6點鐘後,人就不能在宅院里隨意走動了。那真是一個恐怖而又神奇的世界。常常可以聽到莫名其妙的喃喃私語。」

四處端詳老宅,往事一幕幕湧入馬爾克斯腦海。其中,外祖母為他講述的外公與人決鬥的事,被馬爾克斯認為是現實生活中第一樁激發他創作靈感的事。以外公為代表,這個家族裡的男人們擅長生事,更擅長把小事鬧大。

多年以後,另一位哥倫比亞作家普利尼奧·阿普萊約·門多薩和馬爾克斯對談《百年孤獨》時,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在你這本書里,狂熱昏憒的總是男子(他們熱衷於發明、煉金、打仗而又荒淫無度),而理智清醒的總是婦女。這是否是你對兩性的看法? 」

馬爾克斯說:「我認為,婦女們能支撐整個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壞;而男人們只知一味地推倒歷史。到頭來,人們是會明白究竟哪種做法不夠明智的。 」

1967年,《百年孤獨》出版。馬爾克斯的後半生,誠如博爾赫斯所言,是在「榮譽的強光」照射下生活的。報端頻見他的大名,閃光燈下身影蹁躚。他奔走於各國首腦之間,出席各種慶祝。他的作品,成千上萬版地印刷。

這一切的緣起,都能追溯到1952年3月初,那一次和媽媽前往阿拉卡塔卡變賣老宅的經歷。賣房事宜如何開始如何結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馬爾克斯告訴我們,「這趟短暫、單純的兩日之旅對我來講意義重大,縱使長命百歲,埋首筆耕,也無法言盡。」他將它視為作家生涯里,也是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

那天路上,他不停向母親詢問外祖父母的事情:

他們的身世如何?

他們什麼時候來阿拉卡塔卡的?

44年前那個馬爾克斯上校在決鬥中被迫殺了的人是誰?

決鬥之前,那個周圍生長著眾多馬孔多樹的馬孔多村,究竟有什麼神秘往事?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被他陸續寫到文學作品中,除了《百年孤獨》,還有《霍亂時期的愛情》,除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還有《惡時辰》《族長的秋天》《迷宮中的將軍》《愛情和其他魔鬼》……誰能說,這不是一次決定性的返鄉?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 一網打盡「史上最無爭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全部長篇小說】,一場小說的饕餮盛宴!

★ 莫言、余華、閻連科、劉震雲、格非……他們都曾被這些作品深深震撼!

★ 讀過了馬爾克斯六大長篇,才能說讀過了馬爾克斯

★ 感受馬爾克斯的孤獨與愛、自由與榮光,絕不可錯過這套書!

★ 馬爾克斯六大長篇經典套裝,隆重上市!

內容簡介:

《百年孤獨》:《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紐約時報》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紐約時報》

《族長的秋天》:有一天,當沒有人記得《百年孤獨》中的奧雷里亞諾是一個人還是一條街的時候,《族長的秋天》將使我免於被遺忘。——加西亞·馬爾克斯

《迷宮中的將軍》: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生命中的最後一趟旅程。

《惡時辰》:描寫權力的孤獨,這是最讓人滿意的一本書。

《愛情和其他魔鬼》: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撩人心魄、最具殺傷力的魔鬼。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版權說明:

文章版權歸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圖片來自《加西亞·馬爾克斯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經典 的精彩文章:

不想上學有錯嗎?大作家們說出了我的心聲
請閱讀並背誦全文

TAG:新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