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收藏名家:馬未都的境界你不懂!

收藏名家:馬未都的境界你不懂!

馬未都說:人生有三個階段,年輕時趨利,中年趨名。到了名利有了,第三個階段就是安放靈魂。大部分人到了名利階段就走不動了。我不希望我這個年齡,還在為錢做事。

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收藏家、古董鑒賞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主講系列節目《馬未都說收藏》。現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二十年前,馬未都以一己之力創辦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2010年8月,馬未都公開宣稱:新館正式建成後,我要將所有的東西全部捐贈,一件不留。

馬未都與王朔、馮小剛幾個北京老炮兒聚在一起,聊「裸捐」這個事,大家齊刷刷說了一句:馬爺,牛逼!

天涯上有一篇廣泛傳播的帖子,據說他剛開始沒錢買古董,雖然長得不帥,但口才了得,得到某富婆青睞。這樣才有了原始資本收購古董,後來成了億萬身價後連本帶利都還給了富婆。這是真的嗎?

今天,博士高管匯將帶您了解馬未都的故事。

馬未都——與文學結緣

馬未都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1966年,馬未都小學四年級,恰逢文革,無學可上,只好輟學。從此一生行走江湖,個人履歷學歷那一欄永遠都是小學四年級。

1966年 5月 7日毛澤東發出最高指示,讓幹部們去農村這所大學校接受鍛煉,也就是勞動改造。

1969年 1月 23日,14歲的馬未都與兄妹、父親登上了北去的列車,啟程前往黑龍江省寧安縣的空軍五七幹校(五七幹校用廢置的機場改建而成)。

馬未都全家四口與另外一家三口,分了一間房。革命的需要硬生生擠成了一家人。

馬未都與父親母親

到東北後,氣候寒冷,缺衣少食,馬未都常常挨餓受凍。

有一次,不知父親在哪裡尋來了幾大把黃豆,帶上馬未都找了個廢棄的房子支起火爐準備好好「飽餐一頓」,可就在黃豆燒熟的那一刻,父親不小心手滑把黃豆全撒在了火中。

父子倆眼睜睜看著黃豆被烤成焦炭。父親出生武行,年輕時和日本人拼過刺刀,從未慫過。但只為一鍋黃豆,父親難過至極,一語不發、幾欲落淚。

那是一代人飢餓的記憶,也是一代人的難過。

在五七幹校的時候,馬未都還加入了文工團,開始了自己短暫的「演員」生涯。

馬未都剛開始也就是個跑龍套的,甚至是連跑龍套都算不上。對於第一次飾演的角色,馬未都至今也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了解樣板戲《紅燈記》的人都知道,劇中當李奶奶向李玉和發出情況緊急信號未奏效後,李玉和一步跨進門就問:「媽,出事啦?!」李奶奶向門外一指說:「門外——有狗!」

接下來就該馬未都上場了,他就是站在電線杆旁,飾演了自己平生第一個角色,就是只「狗」。

空閑時,馬未都最喜歡的就是閱讀,鄰居有本《紅樓夢》,他借去讀,飯也不吃,覺也不睡。

讀到黛玉死去,寶玉出家,窗外已是北風呼嘯。他抱著書,感覺文學這東西像炸彈一樣在他心裡炸開。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那天以後,馬未都嗜書成癖,只要帶字的紙,抓著就要讀得一點不剩。在他的心中已經深埋下了對文學喜愛的種子。

青年馬未都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

1981年,馬未都26歲。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小說《今夜月兒圓》。寫的是一個車工被車間女神愛上的故事。

文學被禁錮十餘年後,剛剛開閘放水,全民沸騰。

當年《中國青年報》的發行量500萬份,每人傳閱10次,閱讀累積5000萬人次。馬未都的《今夜月兒圓》就成了最頂級的爆款。

馬未都從此一炮而紅,從小學四年級輟學的小青年,一把逆襲成了全國最知名的大作家。

馬未都的傳奇人生是從這篇小說開始的。

幾日後,《青年文學》主編陳潔東上門找他,甩他一篇稿子,問:這,你能改嗎?

馬未都一下午改好了。陳潔東一看,特別滿意,撂話:你來雜誌社當編輯吧, 60塊錢工資。

到了編輯部,他傻了,原來和他當同事的,不是大作家,就是大記者、大編輯,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小學沒畢業的白丁。

馬未都的雖然學歷最低,但眼力卻是最好,80年代最負盛名的作家,莫言、余華、蘇童,劉震雲,稿子都是從他手裡過的,他沙裡淘金淘出一大堆好作家。

有一天,有人告訴馬未都,說有個叫王朔的小孩想見他。

那時候王朔是個愣頭青,圓頭圓腦,羞澀靦腆,還說話臉紅,馬未都問:你的稿子呢?

王朔把自己寫的《橡皮人》拿給馬未都,馬未都翻開,開頭第一句寫的是:一切都是從我第一次遺精開始的。

馬未都與王朔

馬未都眼前一亮,翻了幾頁,發現這小說真好。但雜誌社的其他編輯看了,都說:怎麼能如此赤裸?肯定不能發表。

為發這篇小說,馬未都跟那些老編輯拍了桌子:誰說不能發表,我偏要發表。

結果《橡皮人》發表後,王朔紅遍全國,引領整個80年代。

王朔後來說自己和馬未都的結識,就像光和光打招呼,在最黑的地方見。

馬未都和王朔是精神上的理想主義者,內心永遠不認同這個世界,卻伸著脖子向世界的盡頭眺望。敢於對抗所有人,敢於把夢做到底,敢於把人做到極致。

1990年,馬未都帶著他的筆名「瘦馬」,從文學圈徹底消失了。

馬未都是第一個把工作裸辭的人,就給出版社打了個電話:我以後不來了。

很多人不理解,那時候國內文壇牛氣衝天,三個BAT董事長加起來都沒有半個作家牛逼。而馬未都是作家的伯樂爺爺,更牛逼。

馬未都卻說不要就不要了。

因為那幾年,馬未都親眼看見文壇的墮落,文化圈變成了名利場。作家們爭相給評委們送禮,買獎,買版面。

那時候人土,送禮也土,都送土特產。收了孝感麻糖的評委,說湖北作家應該獲獎。拿了山西汾酒的評委,給山西的作家走後門。

馬未都——與古玩結緣

1988年,30歲的馬未都認識了74歲的大收藏家王世襄。沒事就往王世襄家裡跑,聽王老聊古董,聽著入迷。

馬未都與王世襄

1966年到1976年,古董是中國人的負資產。誰家有古董,誰家受牽連。

80年代,馬未都為古董痴狂。可那年代沒多少人懂古董,有一段時間,他喜歡四合院一大爺家的瓷罐子。

天天下了班,就跑去看。

幫大爺腌白菜,搬煤球,苦活,累活全包了。幹完活,就洗乾淨手蹲在那看瓷罐子。來來回回,去義務勞動了一個月。

馬未都收藏的乾隆 「百花不露地」大瓶

一天,老先生一高興:孩子,看你真喜歡這玩意兒,得了,喜歡你就抱回家吧。

馬未都非常高興,怕老先生反悔,抱著古董撒腿就跑了,他是真愛古玩!

馬未都收藏的明式傢具

為弄清各個歷史時期陶瓷的特徵,馬未都天鑽去故宮。

古瓷館光線不好,馬未都每次去,總帶手電筒。管理員都對他起疑心:這個小眼睛,每天拿著手電筒,琢磨啥呢?

一天,他跟工作人員說展廂里的一個瓷瓶有人動過。工作人員說:別逗了,我天天在,沒人動。馬未都又說,不信,你去問問其他人。

工作人員一問,果然頭天她倒班時有人為拍照動過它。回來跟馬未都說:你神了嗨,你咋知道的。

馬未都小眼一眯虛:我天天來,天天看,只能看到這玩意兒的一面,裡頭那一面我看不著,現在我看著了,就說明肯定有人動了。

馬未都後來看瓷器,只需遠遠望一眼,便知真品贗品,且知道底款是哪幾個字。這眼力,全國也沒幾個。

香港導演李翰祥,有錢有才,愛好古玩。外界人稱:李翰祥買古玩,用火車拉!

1998年,李翰祥突然打電話給馬未都,想轉給他一批古傢具。

下午雙方約見面,李翰祥了給他一份清單,羅列了十幾件有年份的硬木傢具,還標了價錢,準備第二天具體談。

第二天一大早,北京晚報登出消息:李翰祥猝死。

李翰祥

原來李翰祥與馬未都見了面後,就直奔拍攝場地,到那兒拍了一個鏡頭就猝死了。

這十幾件傢具,就成了李翰祥和馬未都最後的念想和記憶。

李翰祥兒子來了,馬未都說:這些東西都託付給我了,這是緣分,我不講價,照單全收。

別人收藏是價,馬未都收藏的是情!

2013年,荷蘭一個老人想轉讓一批數目龐大的藏書票。

可全世界不少收藏家去了,老人愣是不賣。

得知消息,馬未都立即乘坐飛機趕過去。見到荷蘭老頭第一面就說了兩句話:我想建一個藏書票館,只是想用來存放這些藏書票。

就是這兩句話,打動了荷蘭老人。

收藏的最高境界,不只是交易,更是在交心。

馬未都用飛機把3.2噸的12萬張書票運回了北京,履行承諾,專設藏書票館。

收藏,收的是人心,收的是真情!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的。無論他是多麼的平凡渺小,可總有一些情支撐著我們去前行。

馬未都與妻子兒子

關於馬未都收藏的故事,有一件不得不提。

1992年,馬未都收藏的古董已經多達1000多件了,家裡根本放不下。

有一次,馬未都看中了一款黃花梨大方桌,家裡實在放不下,就把床給扔了,每天帶著老婆爬上爬下睡桌子。

而這也證明了,妻子的支持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馬未都屬於「50後」,他們這一代知青插隊時的愛情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當時下鄉插隊的知青談戀愛並不太受限制,但也有一條不成文的標準:如果認為你是一個不好的孩子,你談戀愛就叫亂搞,如果認為你是個好孩子,你談戀愛就是革命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

所謂「革命的愛情」,就是說要談戀愛兩個人先要確立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大家找准了這個目標,先奔向目標去,在路上再來談戀愛的事。談戀愛的前提就是要說廢話,如果一開始就切入主題就被認為是亂搞,就屬於胡來。

比如農民談戀愛,就先要談改良土壤;工人們談戀愛,必須先談技術革新,如何提高效率之類;黨委書記的愛情就是老婆生病也不能回家,得一心撲在工作上,這些才叫革命的愛情。

馬未都談收藏

馬未都討厭聽人談古董的估值,別人請他去打眼,他稱病不去。

他說:文物沒有價格,文化永遠是無價的。文化若變賣給金錢,所謂的文明就像行屍走肉。

觀復博物館 陳列

馬未都將自己的收藏品悉數捐給觀復博物館,有人說,這是自我炒作,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建的,館裡的文物都是自己的,現在說捐,這不是自己捐給自己?

馬未都回答:

觀復博物館確實是一個私人博物館,但不是我馬未都一個人的,它由幾個人一起建起來,有一個5個發起人組成的董事會在運籌帷幄,我是出面辦事說話應付媒體的人,法人代表、館長,時髦的說法就是CEO。

我在建這個館的時候就想過,我們一定要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中走出一條私人辦博物館的道路,如果到今天我將自己的藏品悉數捐給國家博物館的話,就等於繞了個圈又回到了起點,我幾十年來做的事都白搭了。

美國的博物館有8000多家,私人與國家的比例為6∶4,而目前中國的博物館才2000家,私人博物館占的比例極少。其實,民間收藏是國家收藏的重要補充,它是另一種更有活力、更有草根形態的文化表達。

世界上歷史悠久、口碑也不錯的博物館、藝術館,它必定有一個基金會在運作,相對獨立地行使著董事長賦予的權利,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和比爾·蓋茨基金會就是很好的典範。我在董事會裡不是說了算的,所有重大的事項都需要集體討論決定。我今天捐東西給博物館,不是右手轉到左手那麼逗人,而是給這個大家共有共管的博物館,是這麼個道理。

從傳統上看,中國的收藏家更多選擇將寶物留給兒子,既可作為紀念,又可在關鍵時候增強他創業的底氣,為什麼還是選擇悉數捐出呢?

馬未都:

我不想使兒子對財富產生錯誤的概念。好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帶著兒子逛古玩城,在一樓買到一件文玩,花了2400元。我們坐電梯上樓,半道上被一位朋友截住,問我撿到什麼漏?我就向他展示了剛剛斬獲的東西。朋友一看:好東西!請求我轉讓,願意給30000元。我無意間看到兒子的表情,似乎有點驚喜,有點頓悟。2400元買的這件玩意兒,一上樓就賺了十幾倍,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這錢來得也太容易啦!這讓我產生了警覺,我不希望兒子形成對財富的不良心態,特別是誤以為收藏活動是一種輕易獲利的行當,並由此輕薄誠實勞動的價值與意義。

人的一生應該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物質上的,追求溫飽。第二重是精神上的,希望有所愉悅,有所寄託。第三重是靈魂,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還體現在一種獻身精神上。前不久去日本,在一座寺廟裡,正好僧人做完功課出僧房,在佛號聲中,七十多個僧人魚貫而出,每個人的臉上寫著慈愛與安詳。那種表情絕對不是刻意做出來的,沒有修鍊,不可能有如此感動人的表情。我認為,藝術其實也是一種宗教。在宗教精神普遍匱乏的當下,有些中國人就將收藏藝術品當作一種修行。

我最反感的是,他捐錢的時候總是大張旗鼓,數額要寫在大支票上,還要在台上高高舉起,就怕人家不知道。我的天啊,這在西方國家是非常丟人的事!在西方國家,救災是國家的事,大多依靠行政力量來完成,還有保險、基金會等機構的輔助,他們機制完善嘛。那麼個人做什麼呢?你可以向基金會捐錢,向藝術機構捐物,個人更多的是參與公益活動。而且,他們捐錢捐物,捐贈方與接受方是平等的。不像我們這裡,總是要求接受者表現出感恩之心,那是居高臨下的姿態。而且你捐錢是嗎,他得審查你的財物是否乾淨,你還得居下臨高。

現在很多民間收藏愛好者都把您當做成功的樣板,在坊間也有不少關於您的「傳奇」。你有什麼心得可以和同道後輩分享的呢?

馬未都:

我的成功是不可以複製的,因為我趕上了一個對收藏有利的時代。我是一個挺幸運的人。我搞收藏是興趣所致,開始購買喜歡的東西時候,正是中國藝術最不值錢的時期。

那時我收入不高,可當時東西也便宜,我把抽煙的錢省下來也就夠滿足收藏癮了。

那時候的人根本沒有價值觀,有些東西你喜歡,人家說你拿走就行了,根本就不要錢。那時候我還是文人呢,恥於談錢,收藏時根本沒想到什麼增值不增值的,那時要想到錢上就覺得很跌份兒。

上世紀80年代整個這十年漲價有限,我手上的大部分文物都是那個時候在北京地攤上「撿」來的,幸運地買到了很多廉價的珍品。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里,到底我買了多少文物,我也說不清,大概是目前藏品的80%。

上個世紀,70年代是破壞的時候,80年代是淡漠的時候,90年代是關注的時候,到了21世紀就是蜂擁而起的時候。今天看起來清清楚楚,80年代恰恰是我最好的時間,所以說我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年輕的時候看什麼都激動,但是現在我什麼都見過了就不那麼愛激動了。那時候,有些東西想買買不起,我回家後急得直轉腰子,茶飯不思。而現在就比較平靜,得與不得全在緣份。一件文物不管多麼喜歡,你有多大能力,你也不可能全部擁有。在文物面前不是你擁有他,是他擁有了你,對文物而言我們就是匆匆過客。

對文物而言我們就是匆匆過客。

可1992年打的報告被槍斃了,到了1996年才算批下來,名字叫「觀復」。我覺得博物館的教化是對全民族的,會有一種長期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的收藏熱集中於這樣幾個時期:北宋,宋徽宗本身就酷愛藝術,他個人的興趣影響了全國的收藏。收藏成為熱潮,北宋是第一次。在北宋以前也有些人收藏,但沒有形成大氣候。第二次收藏熱是明朝的晚期,當時中國的社會情況使得江南地區許多知識分子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對美器的追求上,收藏方面的專著明末出的很多。第三次收藏熱就是清朝的康乾盛世了,尤其到了乾隆時期;最後一次是清末到民國初年。這幾個時期對中國的收藏史有重大的作用。

今天的收藏,我說不管懷有什麼樣的目的進來,最終是殊途同歸,最後它會走到文化這一點上去

未,代表陰曆乙未年(1955年);

都,代表首都;因為生在北京;

這就是馬未都名字的來歷。

再進一步說,馬未都的名字還寄託著父母的美好祝願,他們希望他「成為未來首都的建設者」。

(參考資料:《馬未都說》,馬未都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光榮綻放》節目,2009年7月2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二戰影像,未曾公開的機密照片
世界十大著名宮殿,豈止是奢華!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