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悅讀 I 與其通讀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

悅讀 I 與其通讀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

馬爺火了,紅的很;當今文化圈、娛樂圈都有他的身影;古董圈更是沒人不識馬爺。前兩年聽過馬爺開的一檔音頻節目《觀復嘟嘟》,也見過馬爺上電視節目鑒寶。可終是差了年代,一直不識馬爺廬山真面目。

馬爺什麼來頭?讓他自個兒說也沒啥,就是一老炮兒。年輕時寫了篇文章應了景兒,嗖的成了當時的大作家;後來進了編輯部,捧紅了幾個像劉震雲、王朔一類的「小作家」;不玩兒了拍陣兒電視劇,賺了個600來萬,尋思這事兒也不稱心;便啥也不幹專心研究古董,騎個破車挨著衚衕兒的轉;物件兒多了,便自個兒辦了個博物館,後來覺得這事兒的國家來,馬爺就這麼牛,嘿?一生心血,就這樣捐給了國家......

寥寥數句,雖略帶調侃,可馬未都就是這樣的人。幹什麼都認真,幹什麼又全不當回事兒;心也細,眼睛毒,度量兒大,思想先進。別人不會玩兒的時候他玩兒,眼見著人們都來玩兒了,又沒個規矩,便摔了不跟丫玩兒了。你總也跟不上馬爺的步子,沒那份精明,更沒那份兒洒脫......

馬未都從小兒吃了太多苦,小學二年級時鬧社會運動,這學就不讓上了。馬爺心想不讓上就不讓上,就嘚什麼學什麼。只要帶字兒的紙兒,他都的看看,瘋了樣兒的學;就這樣一直到進工廠,馬爺不說學富五車,也是一肚子墨水兒了。

中國六七十年代鬧文學熱,中國十個年輕人里有九個寫作。馬爺借著多年來積累的文學功底,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從此一炮走紅,馬未都大作家的名號傳遍了大街小巷。

馬爺懵了,寫個文章也沒想怎麼著,這呼啦抄成了名人,以後在工廠干著都飄;那時的人單純,一個機會,報社讓他過來當編輯;試了試,經他手中改的稿子不用再看就能發表。馬爺的才華不是蓋的,同意讓去,馬爺給廠里打個招呼,說走就走了。

在編輯部他負責審稿,那時莫言、劉震雲、余華等等人的稿子都的通過馬未都的手才能發表。馬爺的獨道之處,就是一眼便能辨出文章是壞是好。後來一個小年輕找馬爺發稿,馬爺一掃,開篇第一句便是:「這篇小說,要從我第一次遺精開始說起......"馬爺當即一拍大腿:「好.....!」。報社的老頑固們不肯給發表,嫌露骨低俗;馬爺桌子一拍,他看中的,誰阻攔都不成。小說發表了,小年輕火的一踏糊塗,而他,正是王朔。

馬爺的世界咱看不懂。他看著文學圈兒髒了,各種比賽內幕重重,只一句:「明兒我不來了啊」就裸辭了。辭了就跟馮小剛、劉震雲搞了個影視公司,拍了那部著名的《海馬歌舞廳》。馬爺掙錢了,覺得影視圈更他媽臟,就又不幹了。想來想去還是古董好,有里兒有面兒,踏實厚重。

人們開始換新時,馬爺騎車子收古董;人們開始玩兒古董了,馬爺家的古董已經多的堆不下了。2010年,馬爺自個兒掏錢建了第一個不用國家花一分錢的博物館——「光復博物館」。馬爺精心設計的門票,幾年來,遊客沒有一個人扔掉。

馬爺說我收古董不為錢,它們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見證;我真是從心底兒里那麼的愛,不吃不睡光讓我瞅著都成。

馬爺愛古董,卻突然宣布把博物館捐了,統統兒給國家,自己個一件兒不留。要知道博物館中的收藏,隨便拿一件兒出來都值個成百上千萬的,說捐就捐了。那時馮小剛、王朔、海岩跟馬爺吃飯,說起裸捐的事兒,都覺得心疼。馬爺講:人年輕時逐利;中年了求名;名利都有了就想求個地界兒安放靈魂。要說不心疼是假的,那是我一輩子的心血。可我總不能學地主老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讓後世兒孫為我這點兒家產打出熱窯來,犯不著......只有給了國家,我這博物館才長久,才讓我內心的靈魂得以寧靜......。眾人聽了大拇指一豎,齊聲讚歎:馬爺,牛啊......

馬未都說人生有三級:求利、求名、求己。太多人一輩子第一第二級都跨越不過去,沒幾個能領悟到內心靈魂歸宿的問題。

馬爺一生交友無數,心懷坦蕩。馬爺就是馬爺,是俠客也好,英雄也罷,誰也學不來,也著實沒他那腦袋瓜兒,更沒他那度量兒.....

與其通讀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馬爺有貨,還都是真貨;那就學唄,有樣兒學樣兒;慢慢兒就會看的清楚,馬爺真乃大善之人。想磕頭拜老師,或者偷著學,必先的把自私的臭毛病改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七天匯 的精彩文章:

悅讀 I 寫點兒你看不懂,電視台不播的……
悅讀 I 令人難以抉擇的二胎問題……

TAG:悅讀七天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