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年歷史話滄桑,行走中看時光印跡

千年歷史話滄桑,行走中看時光印跡

余寒未消,北風仍勁,在這冷颼颼的空氣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酷冷、乾燥也許就是這個季節里河南天氣所有的特徵,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來河南過年的熱情,在這片土地上四處都瀰漫著歡樂的節日氣氛。

河南地處中原,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湟湟千年華夏文明,正是從這塊黃土地上發源流淌,繼而漫延,它既保留了傳統的春節習俗,又具有深厚的文化氣韻,八代為州的鄭州、八朝古都的開封、十三朝古都的洛陽……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散發著獨特的風情。

天下功夫出少林,千年古剎在鄭州

自古以來,祖先就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絢麗多彩的古代文化,黃河之南,華夏之中,文明的源頭,五千年的興衰,在此一覽無餘,這裡就是鄭州。

前段時間,中央電視台的《國家寶藏》一經播出,便立刻引發轟動,位於鄭州的河南博物院甄選出的文物,每一件背後都深藏著一個歷史故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賈湖骨笛,英姿颯爽、雄壯威武的婦好鴞尊都備受青睞。時光流轉,從神話到歷史,從陶器到青銅器,從契刻符號到成熟文字,從祖歸進化成禮制,從聚落壯大成王朝,文物幫我們找回關於祖先的記憶,這就是河南博物院的魅力。

高山為嵩,其實嵩山並不算高,在這嵩山之上,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地方,那就是少林寺,「天下功夫出少林」,它的名聲自然不用多說。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影視劇,太多的故事都是以少林寺為背景進行創作,而它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而得名,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院,這一個個名字早已耳熟能詳,一草一木更是深入人心。晨鐘暮鼓,千年焚香,無一不呈現著時間的厚重、歷史的凝重。

開封有個包青天,九朝古都觀歷史

歷史的千年沉澱,王朝的更迭變換,一幅清明上河圖勾勒出了開封曾經的盛世。

大相國寺整座寺院布局嚴謹,巍峨壯觀,而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則是那尊千手千眼佛,佛像的細節、造型、刀法和線條準確而精緻,安置那麼多手眼依然不零不亂,毫無荒謬怪誕之感,而且還會讓人產生美好的想像,實在是天下罕見。悠悠歲月,幾經滄桑,大相國寺遭受兵、火、水患,甚至「僅露殿脊丈余」,也唯有他歷經天災人禍,卻安然無恙。

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有一種力量,如霧裡的一縷陽光,千年時光,溫潤依舊,那就是開封府里令旅遊者趨之若鶩的府尹包拯的魅力。「開封有個包青天」這句話或許表達了很多人對於開封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紅牆碧瓦的宋式建築群,氣勢恢弘、巍峨壯觀,那就是當年包龍圖治理京師的地方。這種冬日裡獨有的肅殺更吻閤府衙莊嚴的氛圍。今日在開封府內,大家只是為看一段傳奇,聽一段故事,賞一方美景而來......

乘時光機,穿越千年回洛陽

洛陽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這個春節不妨到洛陽,與千年的歷史來一場邂逅。

「齊雲古塔連霄漢,殿閣山門歸釋源。暮鼓晨鐘聞赤縣,馱經白馬惠黎元。」洛陽白馬寺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而得名,紅磚雕砌的莊嚴山門,掙脫古樹枝椏透出的崢嶸殿閣和高聳的玲瓏寶塔,在靜謐、蕭瑟的冬天,凝神聆聽,似有清凈梵音隨風而來。這一切使得寺院的禪意更濃,上香、拜佛,佛音裊裊在空中迴響,香客、居士靜心伺奉三寶,坐守的僧人也手持經卷輕吟默念,目不斜視,旁若無物,沉浸在十方光明的凈土世界。

從龍門峽谷第一聲斧鑿聲到現在,龍門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佛像滿山,福瑞吉祥,龍門石窟東、西兩山上雕刻有十萬尊佛像,漫步其中,欣賞栩栩如生的佛像,聆聽千百年前的歷史故事。山壁上,洞窟毗連,層層疊疊,佛像莊嚴,寂寂沉沉,在歲月的流逝中,不知有多少人用刀斧錘鑿把自己的心與念雕刻在其中,一千多年過去了,一尊尊大佛俯視眾生,見證時代的變遷。(本文摘自 《旅遊世界》2~3月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世界雜誌 的精彩文章:

紅葉谷:萬樹寒無色,唯有梅花香
中國古代神獸中的四神、四靈、四凶,個個法力無邊

TAG:旅遊世界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