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麼喝酒更科學、更健康?

怎麼喝酒更科學、更健康?

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但酒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喝酒可以放鬆助興,但過量飲酒又傷肝傷身,還容易斷片誤事。所以怎麼喝酒才最科學、最健康呢?

遵循科學飲酒量

酒精的分解與代謝幾乎全在肝臟中進行,通過酶的作用,由乙醇轉化為乙醛,再由乙醛轉化為乙酸,最終被人體吸收。

正常人肝臟每天所承受的酒精代謝能力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內。

但各人對酒精的耐受量與遺傳因素有關,酒精過敏者即使少量飲酒亦可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肝臟機能變弱,每天攝入的酒精量要比以上標準再酌情降低。

選擇健康的酒類

常見的酒類,如白酒、啤酒、黃酒、葡萄酒等,從健康的角度來講,葡萄酒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葡萄酒普遍度數偏低,而且其中含有的原花色素能起到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功效,酚類物質、白藜蘆醇等有抗氧化、防治腦血栓等作用。

科學飲酒時間

每天下午兩點以後飲酒較安全。上午幾個小時,胃中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脫氫酶濃度低,飲用等量的酒,較下午更易吸收,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升高,如此對肝、腦等器官造成較大傷害。

最好不要每天都組酒局。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酒後機體恢復正常,一般需要3天左右。人飲酒後,脂肪容易堆積在肝上,酒精會刺激胃黏膜使之遭到損傷。所以,要給自己的身體一個「喘息」的時間。

不要一直喝到深夜。酒精在肝臟中完全分解的時間約需6小時,因此即使少量飲酒,深夜12點之後也不要喝了,否則容易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不要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會快速降低人體血糖;並且加速血液對酒精的吸收速度,更容易醉酒;空腹時,酒精會刺激胃中胃酸增多,長期如此,會引起潰瘍,危害胃腸道健康。

預防空腹喝酒。在喝酒前,應該先吃一些東西,如牛奶,脂肪類食物,面類食物等,避免空腹飲酒刺激胃粘膜,損害身體健康。喝酒期間可以多喝水,利於酒精隨尿液排出體外,但是不要喝可樂等碳酸飲料,因為碳酸飲料會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飲酒的幾個禁忌

喝酒不抽煙:煙與酒碰到一起,危害更大。因酒精而擴張的血管又因為吸煙而收縮,會給心臟帶來負擔,而且溶於酒精的焦油會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

吃藥不喝酒:部分鎮痛葯等強力藥劑和酒一起喝下之後,會破壞胃黏膜,引起胃潰瘍;而酒和糖尿病葯一起喝會引發低血糖;服用頭孢類藥物喝酒甚至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從而引起面紅耳赤、心率快、血壓低等表現,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驚厥及死亡。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只要吃了葯,就盡量不要再喝酒了。

喝好酒,好喝酒,掌握更多科學健康的飲酒方法,才能享受更多天下美酒。今天的小知識你都get了嗎?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棹涵杯酒釋人生 的精彩文章:

春節倒計時,今年該給父母送什麼?

TAG:棹涵杯酒釋人生 |